搜索
 

淮北市立足群众所思所盼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2020年10月22日 10阅读 来源:淮北新闻网 2016/12/22 10:19

“这个停车场建成以后,我们到相山公园游玩再也不用为停车难而发愁了。”日前,在相山公园二号门停车场内,刚把车子停好的市民王芳高兴地说。

经过棚户区改造,相山公园二号门南边原来破旧杂乱的居民楼不见了,一个干净整洁、绿色环保的停车场呈现在大家眼前。

作为工矿城市的淮北,建市以来形成了大量的棚户区,加之城市扩张形成了大量的城中村,影响了城市形象,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短板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市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机遇,坚持把推进棚户区改造与完善城市功能、推进新型城镇化、创建文明城市以及拉动经济增长有机结合,有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特别是充分利用好拆迁出来的空地,建设亟需的项目,弥补老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把旧的棚户区改造成为城市的“新名片”,提升城市建设整体层次。

棚改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惠民行动。相山公园二号门棚户区改造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公园二号门南侧原来的房子大多是上世纪70年代建造,小户型居多,历经几十年雨雪风霜,早已破旧不堪,群众要求改造的意愿比较强烈。”西街道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周崎嵘告诉记者,“公园二号门棚改项目实施以来,经过各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很快就完成了签约、拆除以及修建停车场的工作,不仅解决了社区原来‘脏乱差’的环境问题,而且缓解了附近居民的停车难问题。”

吴刚一家三口原来居住在相山公园二号门附近的一栋四层老房子内。通过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吴刚拿到了70多万元的房屋征收补偿款,并从中拿出59万元,以“购房券”的形式购买了一套房子。和吴刚一样,原来居住在相山公园二号门附近的棚改居民也相继领取“购房券”,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到了“真金白银”,凭借“购房券”买到了心仪的房子,开始了新的生活。吴刚算了一笔账,货币化安置,居民可根据自身经济实力选择满意的商品房,实现即买即住。

不仅如此,我市本着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更好地服务群众、让群众受益的原则,改变“拆旧房建新房”的传统模式,将相山公园二号门棚户区改建成为停车场,为市民提供更多公共空间,缓解老城区停车难状况。

文明创建工作绝不仅仅是为了拿一块“牌子”,更重要的是通过创城这个载体和抓手,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今年以来,我市在文明创建过程中,不仅棚户区改造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老旧小区整治工作也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在年中启动的老旧小区整治中,相山区充分尊重民意,对辖区内一镇九街道共156个老旧小区分期分批实施零星局部修补改造及提升改造,对小区及街巷增补停车线、铺设路面、疏通下水道、增设路灯、修补草坪砖、补植绿化;加大相山家园等5个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力度,完善硬件设施,提高环境卫生水平,实行亮证、诚信经营和产品分区营销,依法取缔露天菜市场,妥善安置经营户入市经营;全面清理辖区内影响公共停车泊位使用功能的各类障碍物524个,集中清理整治长期占道停泊无人使用、无人维护的“僵尸车”74辆,复描停车泊位26583个,新施划停车泊位11809个……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切实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提升了群众对创城工作的满意度。

“政府拿钱来改造我们的小区,这真是为民造福的大好事。”当记者来到曲阳街道电力社区的相山家园小区时,小区居民程玉珍老人正带着孙子在广场上悠闲地散步。谈起小区改造的事情,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和儿子一家在这个小区已经住了好几年了。自从有了小孙子,我经常带他到这个广场上玩。”程玉珍说,“这两年,广场上的地砖有些破损,通行不太方便,尤其是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稍不注意就会被绊倒。现在经过维修整治,小区环境大变样,我们在这里生活更舒适、更安心了。”

从人行道改造到路面修复拓宽,从排水管网疏通改造到规范小区停车位……我市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整治,提升了老旧小区的“颜值”,群众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