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撑起精致淮北建设“半边天”

2020年10月21日 10阅读 来源:淮北日报 2014/3/6 10:27

去年以来,市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推进“四项行动、一项建设”,工作思路清,服务效果实,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妇女为建设精致淮北做出了新的贡献。2013年,市妇联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单位、全国农村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全省妇联系统先进集体等全国、省、市荣誉十余项。

妇女创业深入开展。市妇联培训新型女农民4980名,为568名农村妇女办理贷款3519万元,培育全国、省、市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和巾帼致富带头人42个,以妇女名义注册成立家庭农场4个,帮助农村妇女实现了增收致富。出台《关于扶持创业女性、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举办省女企协来淮考察交流暨招商引资恳谈会,助力打造精良产业,成立巾帼创业顾问团诊断企业发展难题,开展“春风行动”缓解企业用工荒,创建巾帼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创业女性贷款4320万元,延伸“皖嫂”基层站点至50个,推动城镇妇女创岗就业450人,转移就业700人。开展“巾帼创新业,建功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岗位练兵、职业竞赛和“微节约”活动,激发了在岗女工的建功热情。

妇女绽放文明风采。市妇联举行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暨“精致淮北幸福绽放”文艺演出,举办首届十大“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表彰活动,组织巾帼文化队美好乡村行巡演,开展巾帼书画精品提名展、巾帼画会采风活动,引领妇女为建设精深文化做贡献。

实施“美丽家园”行动,开展“低碳家庭时尚生活”系列活动,组织“百户家庭栽种千棵幸福树”活动,引导妇女植绿护绿,树立节约环保理念,共建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实施快乐“4:30”儿童公益项目,组织少儿现场绘画、优秀少儿事迹宣讲、经典诵读比赛、“文明上网、绿色承诺”等活动20余场,开展舞蹈、书画、乒乓球等特色培训,受益儿童达1000多人,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成立“巾帼志愿爱心联盟”,实施“玫瑰芬芳”行动,开展帮扶助困、心灵关怀、文明倡导等活动百余场次,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妇女维权扎实有效。市妇联发挥“锦心”工作室品牌效应,开办专题心理知识讲座,开设“与幸福有约”课堂,开辟“锦心护航”访谈专栏,调适婚姻家庭纠纷,帮助50人走出心理阴霾。组织“三八维权月”“平安家庭乡村行”“国策一法两纲”等普法宣传,参与“法院开放日”活动,推动解决一批“两纲”重点难点问题,妇女源头维权的力度不断加大。完善妇女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矛盾调处机制,推进平安家庭创建,发起“敲门行动”制止家暴行为,开展村规民约调研,加大离婚调解工作,办理9起法律援助案件,挽回经济损失21.3万元。全年接待妇女信访案件228件,办结221件,办结率达97%。

妇女关爱落到实处。市妇联组织“童心缘”关爱行动,机关企事单位和社会爱心团体,通过助学、助困、助教等多种形式帮扶174名困境儿童,17人享受孤儿救助政策,引发了社会对困境儿童群体的持续关注。实施“微暖”关爱项目,对特困家庭每天提供爱心早餐,每月发放100元救助金,帮助50名贫困女学子圆梦大学。2013年共救助贫困妇女儿童1042人,救助金额86.97万元;“1+4”(妇联主导,个人、机关、企业、社会组织联动)模式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爱心护学”“小小志愿者”等活动,实施“母亲邮包”“母亲健康快车”项目,给予妇女儿童心灵关怀和健康呵护。

自身建设巩固优化。市妇联建立妇女工作评价体系,探索“1+1+1”社区妇建模式,投入120万元用于“美丽家园”“农家乐”“妇女之家”等省、市项目点建设,项目点“一村一品”效应充分显现,全市基层妇女工作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新建非公妇女组织25家,依托“红雁之家”组织“爱心小课桌”、“寸草心”、摄影比赛等活动,联合党政军群部门举行寻找“好军嫂”“最美新娘秀”等活动12场,扩大了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开展“百名妇干联百村走百户访千人”活动,深入基层专题调研11次,全年开展活动82项,为基层妇女儿童办理实事好事100余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