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细雨绵绵,绿油油的麦苗铺满了田野,一片生机盎然。
11月5日至6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超英轻车简从,来到杜集区段园镇大庄村、欧集村、牛眠村等地驻村蹲点,了解基层干部群众所思所盼,共话民生冷暖,同商发展大计。
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段园镇大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基地。蒙蒙细雨中,人们穿行在万亩葡萄园内,仿佛置身于一片世外桃源。“我每一次来大庄村,这里都有新的变化,但最根本的还是让百姓富起来,让百姓共享农村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大庄村葡萄博物馆,肖超英一边参观,一边叮嘱随行的段园镇、大庄村负责同志。
肖超英强调,一定要把产业支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依托大庄葡萄,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
位于段园镇最南部的欧集村是全省闻名的食用菌之乡,也是我省第二批“一村一品”示范村。11月5日下午和6日上午,肖超英来到欧集村、牛眠村走访调研,并在欧集村开放式村部与镇、村负责同志和群众代表座谈交流。“欧集村集体经济发展得怎么样?大庄村怎样才能在卫生保洁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座谈中,肖超英认真听取了与会人员的意见建议。
“要在人流集中的村部、学校、卫生室等地建设公共厕所等服务设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卫生保洁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收取一定数额的保洁费用,进一步增强其环境保护意识”。肖超英在座谈交流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体人民、全部区域、所有领域的小康。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均衡发展,让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肖超英强调,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着力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全部精力用在扎扎实实抓发展上,用在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用在狠抓各项重点工作、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上。
打造“飞地”经济 扮靓城市北大门
精致淮北建设需要精良产业支撑,精良产业的打造更需园区经济助力。
6日上午,肖超英来到位于段园镇境内的淮北市中联机械有限公司、淮北市尚德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淮北市金鑫电动车有限公司、安徽龙太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走进工厂车间,对话企业负责人,实地调研段园工业经济和园区经济发展情况。
由淮北市中联机械有限公司建设的年产1万台套工程机械零部件项目占地95亩,计划投资3.2亿元,建筑面积约76000平方米。该项目于今年8月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完成20000平方米厂房结构工程和临时办公楼,厂区道路正在施工、设备部分订购,一期预计2015年底前建成投产。在听取企业负责人介绍后,肖超英要求企业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产、早日见效。
淮北市尚德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占地120亩,总投资1.8亿元,是一家从徐州迁来的企业。“我们主要为工程机械业和石油机械业生产优质加工件、铸件及出口件,其中“V法”铸造为国内先进的铸造技术,铸件质量好、硬度均匀,有效延长了铸件的使用寿命,受到用户赞誉,成为行业新宠。”在听取企业负责人介绍后,肖超英鼓励企业在段园镇加快发展,努力做大做强。
在淮北市金鑫电动车有限公司,肖超英与企业负责人徐敬华深入交谈,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当得知企业生产的定制电动车全部出口销往欧美等地区,每年可实现30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时,肖超英非常高兴,她鼓励企业负责人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拓宽销售渠道,努力实现超常规发展。
肖超英在走访调研中指出,段园镇地理位置优越,紧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市,要着力推动一、二、三产联动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优越的土地资源、较低的投入成本、灵活的投资环境等优势,全面借助徐州的经济辐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实现与徐州的无缝对接。
肖超英指出,段园镇位于淮北的最北端,要着力做好文明城市创建、“三线三边”治理、美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以实际行动扮靓城市北大门、打造徐州后花园。
倾心关注百姓生产生活
基层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一直让肖超英十分牵挂。11月6日上午,肖超英连续走访了5户老干部、老党员、困难户。每到一处,肖超英都与群众坐在一起,面对面倾心交谈,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征求大家对党委政府的意见和建议,倾听群众的所思所盼。
今年67岁的欧阳林军从1980年便在段园镇欧集村工作,2013年退休后还在村里帮帮忙,协助村里做土地确权方面的工作。
“现在生活过得怎么样?”“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孩子都大了,我和老伴在家带带孙子。”听了欧阳林军的介绍,肖超英希望他多保重身体,继续为村里的事情出把力。
在欧集村致富带头人欧儒清家中,肖超英察看了他开办的家庭工厂。“产品销路怎么样,有多少人在你的工厂做工?”“肖书记,我们主要为徐州、丰县的一些电动车加工企业生产配件,销路很好。厂子里有四五个工人干活。”
肖超英指出,要采取多种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落实国家、省强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全方位、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创新经营方式,使多元化的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切实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走访慰问中,肖超英要求各级各部门高度关注困难群众、困难党员的生产生活,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各级干部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困难群众家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所思所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困难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