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承载精致淮北梦 开启发展新征程——淮北市推进高铁项目建设综述

2020年10月21日 10阅读 来源:淮北日报 2014/12/31 8:25

12月30日,全市220万人民梦寐以求的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项目顺利开工。2017年,淮北高铁项目建成后,先期将开行十多对客运线路,远期可根据需要逐步增加车次。这样从淮北站出发,两个小时可通达合肥,三个小时能抵达北京、上海、杭州等地。

“2014年12月30日”,对于淮北这座城市来说,这一天是值得每一个关心、关注淮北发展的人们铭记于心的。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项目顺利开工建设,高速列车将会很快承载着“精致淮北梦”疾驰而来。

顺应群众呼声 积极谋划争取

在全国高速铁路的规划网中,我市是安徽省唯一未通高铁的地级市。

2012年12月,国家高速铁路“四纵四横”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徐客运专线正式开工建设。建设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对于迫切希望打通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城市交通联系的淮北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机遇。

曾几何时,“被边缘化”的恐慌与忧虑笼罩淮北。因为,建成通车的京沪高铁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郑州到徐州客运专线正在紧锣密鼓加快建设,220万淮北人民急切盼望有一条高铁经过自己的城市,哪怕仅仅是一条联络线。

为此,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借助郑徐客专新建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项目,从而使我市能够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

从前任市领导到现任市委书记肖超英、市长黄晓武,决策者们一直奔波在争取高铁项目的路上。但没有几人知道,淮北的高铁梦过程一波三折、何其艰辛。我们经历了铁路政企分开、投融资体制改革,铁路建设投资从高峰期跌到底谷期,再到新一轮建设发展期。

直面压力、挑战困难,肖超英、黄晓武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高铁项目是全市最大的民生工程,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坚决兑现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机遇稍纵即逝。一年多来,市领导带领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多次到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不遗余力地推进符夹铁路扩能改造,千方百计争取建设郑徐高铁淮北联络线。

2014年5月4日,作为省部共建项目上报的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和符夹线扩能项目,获国家铁路总公司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建设。该项目同时被列入今年全国铁路建设的64个项目之一。

发扬钉“钉子”精神推进前期工作

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可谓来之不易,但一纸批文仅仅标志着项目建设拿到了“路条”,能否最终落地并尽快开工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项目可研批复有12个前置要件,部分要件如规划选址、环境评价、稳评、水土保持、土地预审等需要安徽省或国家发改委进行批复,时间紧、任务重。为加快工作推进力度,我市进一步加大与上海铁路局、郑西客专公司、中铁上海设计院等建设、设计单位的工作对接和协调。

为了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我们在与时间赛跑。

9月23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铁路总公司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

10月28日,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获得铁路总公司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

11月11日,郑西客专公司领导来淮实地踏勘客车联络线项目现场,与我市就工程招标及下一步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协商。

今年以来,针对重要批复节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时赴铁路总公司协调,加快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进度,各节点工作得到了很好衔接,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安徽省今年计划开工的铁路项目中,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项目进展最快,前期工作周期最短。

追逐梦想 放飞希望

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新建线路全长27.1公里,速度目标值为每小时250公里,工程总投资26亿元,建设工期30个月,预计2017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线路南端利用既有符夹线引入淮北站,并预留南延建设皖北城际网,北端通过萧县北站接入郑徐客专,沟通京沪高铁。该项目的建设将使我市融入全国高铁路网,对我市扩大开放,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意义重大。

淮北高铁项目建成后,先期将开行十多对客运线路,远期可根据需要逐步增加车次。

更可期待的是,淮北高铁联络线建成后,向西南方向延伸的淮北—宿州—阜阳城际铁路呼之欲出。届时,我市将完全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络,进而实现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从根本上改变淮北对外铁路交通联络不畅的窘境。

高铁不仅可以改变淮北人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更有利于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优势。缩短时空距离,节约投资成本,京津冀、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源源不断地涌向淮北。

有梦想,就有希望。一个人如此,一座城市亦是如此。

伴随高铁梦的实现,淮北的未来更加充满希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