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接地气 创特色 添亮点——我市基层党组织建设聚焦

2020年10月21日 10阅读 来源:淮北日报 2014/7/1 10:10

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是今年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一件大事,通过“扶软、治散、整乱”,27个软弱涣散村全部实现转化升级,为新一届村“两委”换届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整顿软弱涣散村,扩大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覆盖,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开展“勤劳善良党员先行”主题活动……今年以来,我市基层党建工作注重谋划创新,一批接地气、有实效,在全省叫得响、排得上的党建工作特色品牌纷纷涌现。

镜头一:因承包者突然离世,遗留的诸多债务问题成为铁佛镇道口村的上访“老难题”。被列入整顿村后,“发掘”种植能手周开令对村土地进行重新承包,与农户一一签订土地租赁协议,农民气顺了,心舒了,创业致富的劲头也更足了。

背景:以配强班子、化解积案、建章立制为要素,我市对症下药整顿软弱涣散村,并在全省率先完成整顿工作。

全市构建上下联动工作格局,全面摸排确定整顿对象,因村施策制定整改方案,分类施治进行集中攻坚,以“钉钉子”精神强力推进整顿工作。27个整顿村中,5个班子配备不齐的村全部配备到位,8个班子不和谐的村“两委”关系明显好转,10个矛盾纠纷突出的村逐一化解矛盾隐患,4个财务管理混乱、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村全部公开村务财务、较好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制度。

镜头二:“现在村干部集中到大厅里办公太好了,以前不知道要跑多少趟才能办成的事,俺今天一趟就办完了……”在百善镇黄新庄村的为民服务代理大厅,一名刚办完事的程姓妇女高兴不已。村干部搬出“单间”,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热点、难点问题还能现场沟通、解决,群众看在眼中,受惠其身。

背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2008年大胆拆除影响干群关系的一堵墙后,我市在各村(社区)启动全面拆除影响干群关系的一张桌,让干部走出“单间”办公室,集中到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大厅办公,释放出来的空间全部用于建设服务党员群众的阵地。村(社区)干部轮流带班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定期回访沟通制等机制同时建立完善,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周到的服务。

镜头三:暑假即将来临,杜集区各镇(办)留守儿童之家、少年宫等基地热闹了许多,其中,党员志愿服务网点和窗口的标识尤为引人注目。孩子们尤其是留守儿童前来,都有“红色”志愿者陪伴左右,兴趣阅读、督促学习、娱乐玩耍,他们的参与让这个暑期充实、丰富。

背景:志愿服务轰轰烈烈,全市党员干部再作表率,积极投入“勤劳善良、党员先行”主题活动,引导带动全市人民参与创建第四批全国文明城市活动。

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大力弘扬“淮北好人”精神,把创建中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精神延伸至日常工作。广大党员采取集中与分散、定期与经常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日集中服务、基地设点服务、诉求受理服务;通过深入村(社区),在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好乡村、建设平安校园、促发展保稳定中建言献策,推动发展。

镜头四:“我以前大学毕业,党组织关系就放在人才市场,去了好多地方都不愿意接收我”,今年4月,濉溪县精英职业培训学校经批复成立支部委员,教师小韩感慨“终于回家了”。党支部成立后,学校随即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结合全县的文明创城活动,和共青团等部门协商配合开展志愿服务9次。

背景:拓展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今年再见新成效,市委非公工委突出抓好非公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建设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两支队伍”,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两个作用”,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动态保持在95%左右。通过国企带建、选派党建顾问,创建“党建面对面”活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起,社会组织党组织集中组建进一步推开,在前期排查摸底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双找活动(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并分类制定组建方案,力争实现有党员的社会组织全部建立党组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