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在市委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各地各单位迅速行动、周密谋划、精心组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
用学习教育淬炼党性作风,以意见听取直面问题。市委始终把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多次召开常委会进行研究部署。市委常委会作为全市活动的领导核心,坚持带头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表率示范作用。
省委书记张宝顺,省委副书记李锦斌,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王炯对我市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高度关注,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给予充分肯定。
精心谋划,领导带头,示范引领促活动
活动伊始,市委常委会带头公开作出反对“四风”、加强作风建设“九项郑重承诺”,并将范围扩大到所有市级党员领导干部。
集中学习中,市委常委坚持带头集体学习,将两场专题报告会参加范围扩大至市直各单位、县(区)、镇(街道)负责同志300余人,同时邀请非中共党员市级领导干部和各民主党派主委参加;所有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县区、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均撰写心得体会,编印成册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交流。
春风化雨润民心。今年2月底和3月初,市委书记肖超英,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晓武分别带队,到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他们进社区、走田间、访农户、拉家常,关注民情民意民生;入园区、进企业、看项目、谋发展,共商兴淮富民大计。
各位市委常委陆续深入基层和各自联系点走访调研,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通过设立网上意见箱、采取征求意见函和个人信函无记名回复等形式,广泛听取各类意见建议。在个别谈心的基础上,市委常委还分别与县区对口负责同志开展了谈心谈话活动。
人民路和濉溪路交叉口骑路劳务市场隐患,主城区河道污染,部分窗口单位办事效率低……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关怀下,一批备受群众关注的问题得到彻底整治。
深学细研,对照反省,淬炼党性夯基础
“三严三实”是严格标尺,焦裕禄精神和沈浩精神是明亮镜子。全市广大党员深学精研,对照先进反省改进,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打牢思想基础。
学原文,学政策,学先进,力促见物见人、落地生根。各地各单位采取专家辅导、警示教育、观看影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研讨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研读、广泛讨论。
烈山区推行 “一刻钟学习法”,利用每天早上点名时间集中学习,组织党员、干部上台讲党课、谈体会、举案例;
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党员干部白天上班晚上集体学,工作日上班双休日讨论学;
各农村(社区)根据党员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开展送学上门、结对帮学,确保学习范围全面覆盖、不漏一人……
“三严三实”要求正式提出后,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以县(处)级党员干部为重点、为期一个半月的“三严三实”集中学习月活动,创新“八个一”活动载体,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自觉践行。
期间,市委10个督导组深入被督导单位,对“三严三实”应知应会知识公开测试;市活动办、市纪委开展多轮暗访活动,对发现的干部“走读”等问题点名道姓通报、从严从重处理,强化警示震慑作用。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先后举办辅导讲座548场、警示教育讲座571场、先进事迹报告会409场;开设专题培训班35个,组织县处级党员干部“三严三实”集中学习3215人次,征文200余篇。
求真务实,立行立改,解决问题动真格
“放下思想顾虑,真心实意提意见。”在写给各县、区委书记和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的征求意见信中,肖超英书记如是写道。
开门搞活动,开放听意见。我市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听“辣味”批评真心实意,给群众坚定回应掷地有声。
早在春节期间,各县(区)就已利用返乡流动党员回家过年之机,采取请进来“谈”意见、大走访“听”意见、金点子“聚”意见等方式,先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征求意见工作。
从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到帮联企业,从服务对象、“两代表一委员”到离退休老同志,从纪检、组织、信访、审计到民主考评百名科(处)长、政风行风热线中,各地各单位党员干部面对面同群众沟通交流,用心倾听群众的真心话。
一对一谈话,大家直奔主题,虚心听取“四风”方面的意见;专题座谈会中,直接点明要查找“四风”问题,防止偏离主题、走神散光。
截至目前,各级各部门先后深入基层走访3578次,召开座谈会436场,入户走访4.7万余名群众,共征求意见建议1361条,其中涉及“四风”问题268条。
问题不遮掩,有病不 “讳医”。为“九个一”重点工程建设指定牵头负责人,全面清理“O牌车”,不签批“条子生”……市委行动直指群众关切。
取消村(社区)干部单独办公用房,专项整治抛洒滴漏行驶车辆,设置便民服务摊点……各地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濉溪县探索建立“党委110”为民服务平台,采取电话咨询、上门服务、结对帮扶、进村居开展“爱心行动”等途径开展服务。
针对因制度疏漏造成的管理松散等问题,通过建章立制“拧螺丝”,用制度固化活动成效。杜集区“联帮保”工作机制、相山区“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等制度先后建立,实施成果广受群众赞许。
活动开展至目前,我市已整改到位464个问题,835个问题正在迅速推进中;先后新建制度55项,修订完善制度38项。
分类施策,对症下药,突出特色求实效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群体党员、干部的特点,决定了分类施策、对症下药的重要性。针对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涉及面广、类型复杂等特点,我市研究制定了1个 《活动实施方案》和7个分类指导文件,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特点设计“1+7”的活动载体架构,着力突出实践特色。
按照 “1+7”路径设计,以市、县(区)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全市部署开展 “三帮三提三树”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通过帮联农村、社区和企业,着力提高抓班子带队伍、钻政策深谋划、出思路抓落实的本领,树立诚信、有为、廉洁的形象。
截至目前,266家市、县(区)直部门与317个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121个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5万余名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服务;29位市级领导、88家市直 (驻淮)单位对口帮联932家企业。
在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提速增效、便民利民”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重点解决推诿扯皮、服务不优的问题;在各类学校,“推进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实践活动有序推动,着力解决乱办班、乱收费等问题;在医疗卫生单位,“改进医德医风、服务百姓健康”实践活动,切实解决了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以及“生冷硬顶”等问题。
根据中央在农村教育实践活动中集中开展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的要求,我市在建立县(区)领导联系点的基础上,29名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又分别联系结对软弱涣散村(社区),全程指导整顿工作,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在基层扎实有序开展。
目前,以“开展六个专项行动、建立六类重点制度”为主题的工作方案正在稳步实施,各地各单位建立健全转作风、治顽症的制度规定,推动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