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共叙鱼水情 同创模范城

2020年10月21日 10阅读 来源:淮北日报 2014/8/4 8:36

淮海战役期间,淮北地区有160多万民众和13万多辆小推车参战支前,“车轮向着炮火飞转”的感人场景系起军民间牢不可破的纽带;和平年代,这里的人民传承“红色”血脉,2741平方公里土地上,处处书写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新篇章。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市党政军民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相互支持,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密切配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携手共进,在抵御各种自然灾害中风雨同舟,军政军民团结显示出了强大力量,为我市改革、发展、稳定和驻淮部队的全面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省级双拥模范城”评比中,我市连续4次荣膺这一称号。

高层给力,营造拥军优属浓厚氛围

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双拥工作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地方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市各级党政领导视拥军优属为政治责任,着力健全双拥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制度保障机制、考评激励机制。

我市成立了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为主任、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双拥工作委员会,形成上下贯通、军地相连、权责明确的组织领导体系。健全完善双拥工作例会制度、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党委议军制度、军事日制度、走访慰问制度和考核评比制度,并编撰出版《淮北市双拥工作手册》,使双拥工作有章可循。各级党委、政府和驻淮部队都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全局、涉及长远的大事来抓,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进行综合考量,评先评优。

以主题性宣传、经常性宣传、典型性宣传为代表的教育形式,贯彻于双拥工作全过程。围绕淮海战役胜利65周年、延安双拥运动70周年等重大节点开展系列活动,依托“淮北双拥”网络平台展现独具特色的淮北双拥文化,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淮北矿业集团、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叶红平、“拥军优属模范”好军嫂邵瑞华、段园镇退伍军人大庄葡萄协会会长裴新存等一批先进典型纷纷涌现。

不久前,散落市域各个乡村的烈士墓集中迁进新建的市烈士陵园,共计6048位烈士英魂“入园归队”,这里也成为我市一处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小朱庄战斗烈士墓等17个国家级和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李家庄、文昌宫、双堆集等战场旧址20余处,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淮北红色文化长廊。

支持部队,服务军人军属不遗余力

2007年,《关于进一步做好驻皖部队干部随军家属子女就业就学工作的意见》出台,我市及时跟进贯彻,落实了未就业随军家属的生活补助待遇,并为其子女就学提供了最大便利。

在各大医院、博物馆、车站、公园等服务行业普遍开设了军人军属服务窗口;设立双拥法律援助工作联络站和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为官兵开设免费创业技能培训班;开展“援建军营图书室,共建学习型军营”活动,支持部队军(警)营文化建设……目前,全市以优抚安置、科教服务、后勤保障、依法维权、社会拥军等服务军人军属为主的  “五大体系”,已初步形成。

我市积极落实优抚、安置各项政策,多次提高各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提高残疾军人护理费标准,为企业军转干部发放特困救助金,建立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机制,平均每年补助资金200余万元。

对于军转干部,坚持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为主,做到编制优先、岗位优先;对于城镇义务兵和转业士官,一方面提高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偿金,一方面安排工作岗位与自谋职业相结合。近4年来,共安置军转干部90人,城镇退役士兵2251人,并妥善安置随军家属11人。

打造“双拥示范街”,培育“两新组织”双拥示范点,各级政府、部门在服务军人军属领域中创新探索,将对优军优属的概念不断予以扩展。淮北市江苏商会、淮北市绿源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以提供就业岗位、赠送慰问物资等实际行动高调唱响拥军主旋律。

全市还在土地、资金、政策上给予部队建设大力支持,军分区指挥中心、武警教导队、消防灭火救援中心、公安局武警中队监管中心顺利建成投用;位于烈山镇华家湖的红色文化公园,也已启动建设。

回馈“家乡”,尽显拥政爱民真情

驻淮部队在完成军事任务、搞好战备训练的同时,主动融入地方建设,参与应急抢险,投入社会公益,他们可亲可爱的身影也总能被群众“点赞”。

武警淮北支队主动配合地方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参与处置突发事件以及 “严打整治”“打黑除恶”等专项活动,为我市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淮北市消防支队向社会推出“有急、难、险事找消防”的承诺:增援连霍高速24辆车连环相撞事故展开生死营救,奋战20小时扑灭渠沟镇黄里仓库千吨着火饲料,火速救援蚌埠八一化工厂爆炸;

今年年初抗旱保苗期间,淮北军分区领导带头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挥打井灌溉,组织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2万多人次,浇灌麦苗近80万亩,并为受灾较重的双堆集镇村民送去价值2.6万元的灌溉农机具;

……

结合我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淮北消防支队先后开展“义务劳动、植树造林”“扶贫帮困、爱心助学”,以新绿为荒山着色,用爱心换学子笑颜;淮北军分区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我市绿色长廊、退耕还林、塌陷区回填、文明城市、美好乡村、精致淮北等重点工程建设,建成“双拥林”“爱民林”“拥军林”“国防林”等4处示范基地,栽种苗木102万株,完成绿化面积8500多亩。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在这块鱼水情深的热土上,广大军民正携手奋进,向着双拥工作的最高荣誉——“全国双拥模范城”,不懈奋进,力铸新时代的崭新丰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