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集区环保工作有序推进

2020年10月21日 10阅读 来源:淮北新闻网 2016/3/1

近年来,杜集区以污染减排、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大检查为重点,以环境安全为核心,以环保目标责任书为主线,全方位、有重点地推动环保工作有序开展、取得成效。

重落实,全面完成全年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去年3月,该区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实施细则,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区领导多次带领相关部门对镇(街道)和相关单位进行现场督察,区政府每周一调度,区大气办和各镇(街道)及相关单位每天调度。区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区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报告,并提出了相关建设性意见。多次开展大型联合执法行动,取缔非法石料厂17家,将105个治理项目按照条块结合的原则,实施挂图作战,完成一个,销号一个,现场检查、验收,确保整治效果和质量。充分做好夏、秋二季秸秆禁烧工作,做到“盯机、盯人、盯田块、盯重点时段”,不留隐患、不留死角,有效遏止了秸秆焚烧现象,实现了“零火点”既定目标。

抓重点,有效推进污染减排。该区编制了2015年度总量减排实施方案。通过治理,共削减化学需氧量40.35吨、削减氨氮2.88吨,提前完成市下达的减排任务。同时,该区大力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促进企业减污增效。2015年,共有13家企业被强制进行清洁生产,全年可实现经济效益约83.3万元,节约用电168.3万千瓦时,节约用水32万立方米,回收粉尘8919千克,减少COD排放量7.4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53.212吨,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保水源,加强对已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指导和监管,由区环保局统一制作并集中安装水源保护标示牌、界桩及警示标志47个,确保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饮用水安全。协同开展了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相关工作并按时上报调查清单。先后对矿山集朱北水井、蒋台水井等6个已划定的集中式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再次进行了全面清理,制定了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管理实施方案,全区46个在用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强监管,环保执法更加严格有效。该区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区政府成立了大检查领导小组,印发了《杜集区环境保护大检查实施方案》,认真落实新《环保法》。对石料加工企业设备拆除实行跟踪执法,积极探索规范化关闭的环保监管方式。实行“日巡查”长效监管机制,严防各种违法排污现象,做到每个化工企业一套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铁腕”治污,排查企业118家,要求12家企业停产整顿,对47个储煤场及物料堆场依法关停取缔,接受和处理环境污染纠纷投诉63件,受理率、处理率和回复率达到98.3%。

严准入,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企业的排污行为。去年共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35个、“三同时”竣工验收4个,否决选址不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5个。开展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完善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危险废物重点监管源动态清单。规范危险废物转移,认真执行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制度,对接受单位资质、运输单位资质、同意接收证明进行“三核实”,去年共处置转移危险废物77.71吨。开展放射源、射线装置大检查,及时核实更新了全区辐射、放射源档案资料和射线安全装置,全年未发生辐射安全事故。

抓示范,加强生态创建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示范项目工作,积极推广南山村农村环境整治示范项目的典型经验,加强南山、沈集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有序推进生态示范创建,申报国家级生态村2个、申报省级生态村2个。积极协助天盛南山、高岳农业示范园等项目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工作。

浓氛围,广泛开展环保宣传动员。该区结合大气污染整治主题,深入乡镇、社区、学校等举办环保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环保宣传教育“五进”活动,举办环保培训班,发放新《环保法》读本,使社会公众对环保认知度有了进一步提高,参与环境保护热情进一步提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