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至20日,淮北市教育系统结合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传习工作,开展“品味端午习俗,弘扬传统文化”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全市师生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教育引导师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展“迎端午,思善贤”主题教育活动。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了解端午节的民俗起源,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围绕主题开展专题讲座、文化展览、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端午节文化内涵。淮北市首府实验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全校师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有关端午节文化习俗以及相关童谣、诗词,在班级活动中介绍端午节及其习俗的来历,进行“端午知识问卷”,加强对节日知识的学习。举行“品端午味,抒中国情”主题队会课,制作并观看了端午节的微视频,畅谈对端午节的认识感受。举办“粽香飘首小,师生情谊浓”包粽子比赛,师生结对、积极配合、其乐融融。举办主题写作、主题手抄报、主题书画比赛,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勾画斑斓端午,描绘美好憧憬。举行“端午节,爱朗读”活动,同学们精心准备有关端午节的课文并上台表演朗诵,共享端午文化盛宴。
开展“话端午,传美德”主题实践活动。各中小学校以端午民俗诗歌、屈原诗辞、历代经典爱国主义诗文为主要内容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动员教师志愿者、学生志愿者以农民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为对象,组织开展话端午、传美德、献爱心活动。濉溪县百善中心小学党员教师端午节包粽子关爱留守儿童,按照学校新时代传习中心主题活动安排,学校新时代传习中心动员党员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包粽子活动,该校党员教师自己动手包粽子,在食堂煮熟后送给留守儿童,让同学们感受到浓浓的端午节氛围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慰问社区老人。粽子香醇暖人心,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的小雏鹰志愿者们走进体育社区开展慰问活动。活动中,小雏鹰们带着满载爱心的礼物,看望了体育社区的崔巴友、陈若英、杨惠英三位老人。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围在老人身边,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小雏鹰们体贴入微的问候让老人非常感动,使老人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淮北市古城路小学新时代传习中心成员带领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开展“传习文化,粽情端午”主题活动。活动开始,糯米、粽叶、线等必备包粽子的材料被整齐地摆上桌,一对一结对帮扶党员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粽子的种类及包粽子的方法。孩子们一边认真听讲解,一边专注学习包粽子的技巧,“现学现卖”跟着动手包起来。师生一起包着粽子,一起交流端午节的由来、各地不同的传统民俗等。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在一双双巧手下,瞬间变成了一个个诱人的粽子,整个活动现场其乐融融。据悉,此活动为该校“我们的节日端午”和教育扶贫系列活动之一,学校还举行了主题班队会、手抄报评比等活动,旨在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学习端午节相关文化知识,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散发出的浓郁文化气息。
开展“品民俗 爱家国”主题实践活动。寻访端午民俗,感恩体验行动。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寻访、体验淮北端午民俗,开展包粽子、制香囊、画彩蛋、插艾草等民俗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品味、传承民俗。 端午节,爱国家。相山区淮纺路小学开展“端午节,爱国情”主题少先队活动课,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各中队辅导员们组织学生搜集展示关于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和淮北端午节习俗,让全体少先队员们进一步感悟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教育引导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之情。
2018年端午假期巧遇父亲节,烈山区任楼学校开展“端午节,父亲节” 双节同庆主题活动,建设和谐家园,唤起同学们对父爱的敬重,学会理解父母、敬爱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同学们纷纷表示,会积极主动为父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跟父亲说一声“父亲节快乐,您辛苦了!”
濉溪县陈集中心小学体验淮北民俗画彩蛋庆端午。在美术课上,李芹老师向同学们讲解端午习俗和彩蛋绘画要领,同学们饶有兴致听讲,在彩蛋上画出端午印象。
相山区淮海路小学开展2018年端午节教职工包粽子比赛,打造和谐校园。学校工会准备好了比赛需要的糯米、红豆、葡萄干和蜜枣、粽叶等食材。比赛开始后,参赛教师将粽叶卷成圆锥状,放入蜜枣、糯米等,再用细线将粽叶捆牢、扎好,一个个粽子就包好了。尽管大家包粽子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但无论是技术娴熟还是新手上路,每位教师都特别开心。经过大家的辛勤劳作,形态各异的粽子“出炉”了,清爽甘醇的粽香飘满校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