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诗”一样的生活,何须再去“远方”。
阳光赋予了攀枝花发展康养产业的蓬勃生命力。按照“养身、养心、养智,避寒、避暑、避霾”理念,围绕“一核一带三谷”康养产业布局,我市全力打造“冬日暖阳、夏季清凉”康养品牌,大力实施“5115”工程,“阳光暖男”成为攀枝花又一张响亮名片。
7月28日,全市抓项目促投资康养旅游产业竞进拉练走进三区两县,实地观摩和督促“5115”工程建设情况,带动全市康养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全力打造成渝地区阳光康养度假旅游“后花园”。
抓项目促投资
康养旅游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在东区阿署达攀西阳光欢乐谷国际旅游度假区,旅游服务中心的装饰装修及周边环境打造有序推进,正在进行综合系统安装和墙体装饰,12亩商业用地场平已进场施工,预计7月底可完成。
走进金杯半山·米易太阳谷康养度假区,绿地、鲜花、蓝天、白云,风景如画。盛装的傈僳族姑娘载歌载舞迎接八方宾客,花海连绵成片,花间笑声阵阵。这个总投资160亿元的康养度假区,将以自然村落为核心,花筑民宿、品牌酒店与艺术家村落共同构建成度假村落体系,最终打造成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特色小镇、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中国营地中心于一体的复合型康养度假旅居目的地。
“这里是全市5个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之一,米易县将全力推进‘5115’工程建设,抓好重点项目投资和服务能力提升。”米易县委副书记、县长班宏说, “我们还要大力推进康养品牌建设和营销,打通线上和线下,纵深推进康养产业,为攀枝花打造成渝地区阳光康养度假旅游‘后花园’贡献米易力量。”
与此同时,总投资约300亿元的红格国际运动康养·温泉度假区建设也在火热进行中。按照计划,预计2022年全面完成度假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完成核心区功能完善,2027年度假区全面建成,打造成为集休闲度假、运动康养、温泉养生、文化体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攀西国际运动休闲胜地。
“目前度假区内太阳湖建设已经全面启动,现在正进行大坝和环湖栈道建设,预计11月底前可全面建成,为我市举办第五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作出贡献。”盐边县委常委刘志强表示,“此次竞进拉练让各县(区)之间有比较、有比拼,也为我们抓项目促投资增添了动力。”
抓机遇促发展
成渝地区“后花园”美不胜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党中央明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其中之一。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支持攀枝花打造成渝地区阳光康养度假旅游‘后花园’”,为攀枝花加快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产业发展要以项目作支撑,“5115”工程就是我市推动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西区金沙画廊康养旅游度假区,鱼跃金沙、金沙观景、洞府明珠、玉泉水都……一系列以“水”为魂的康养度假项目呼之欲出。
“西区的康养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此次竞进拉练可以让我们了解兄弟县(区)的长处,对弥补自身发展不足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西区副区长郭建勋说,“西区将以体育为先导,以旅游为特色,以文化为支撑,以康养为重点,形成产城融合的丰富业态,为全市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出力。”
在仁和区普达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山湖胜境、生态公园、购物中心应有尽有,主题乐园、颐养护理院、星级酒店、低密度康养住宅区一应俱全,全时、全龄、标准化的康养度假产品体系正逐步趋于完善。
“仁和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理念,以‘1239’康养工程回应全市‘5115’康养工程,‘这里仁和’的康养文旅产业方兴未艾。”仁和区委常委张瑞莉表示,“下一步,仁和区将高质量做好十四五康养产业规划,高标准打造150公里的康养文旅环线,全力对标建好一个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20个医养结合点、 30个康养旅居地、9个特色康养村,形成全时、全龄、全生命周期的康养体系,让每一个‘遇见仁和’的朋友都能在康养中找到‘诗和远方’。” (记者 周翼 实习记者 李泽榕/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