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法治泸州建设在铿锵有力前行。我们在感知法治的力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法治的温暖。从今天起,泸州日报《法治与生活》将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2015,重温那些发自内心“点赞”的温暖画面,共同感受法治的力量和温暖。
乘飞机受阻 “老赖”忙还钱
“法院弄的那个失信名单还真有用,张某坐不到飞机,买不到火车软卧,不得不把钱还我了。”2015年4月,陈某对合江县法院法官激动地说。
2012年,泸州张某因在建工程项目需周转资金向陈某借款,所欠本金加利息共计153万元未还。经合江县法院裁决,限于2014年9月10日前全部还清。张某在签收执行和解协议后,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为此,法院将张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公安机关协助拘留对象,对张某出行、消费、贷款等方面进行限制。
2015年4月4日,张某的儿子主动联系法院,请求就母亲还款方式再次协商。原来,4月初,张某欲乘飞机往新疆,但在网上购买飞机票时却吃了闭门羹。张某不得不主动来法院履行还款义务,由于张某手头一时难以凑齐全部款项,其儿子主动将自己刚装修好的婚房抵偿给陈某,了结了其母在法院的案件。
2015年,中院每季度集中曝光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同时通过在法院官方微博、微信、政务网站公告栏、中国法治客户端及市内主城区9块大型LED显示屏上晒“老赖”,使“老赖”不堪承受曝光压力主动上门履行法律义务。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公布失信被执行人1026人,其中自然人884人,法人及其他组织142个。集中曝光后,已有63人主动上门履行了义务,执结案件63件,执行兑现标的1375.99万余元。
全市法院实施立案登记制
“以往到法院受理案件需要许多审查,至少需要几天时间才决定是否受理,现在变审查为登记,只要是符合规定就可当场立案,节省了不少时间。”5月4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实施的首个工作日,一大早,泸州恒智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谢世才就来到江阳区法院办理立案登记手续,感受立案登记新程序后,谢世才由衷地说道。
当天,全市两级法院正式实施立案登记制改革。为切实解决“立案难”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法院的部署,中院党组三次专题研究,提前培训全市立案庭法官,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详细操作流程,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立案登记制改革相关事项进行全面解读。每个法院立案窗口均增设POS机,方便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等相关费用。纳溪区法院、合江县法院实行“全域立案”,辖区内案件可到院机关或任一派出法庭立案登记,由工作人员按规定移交有管辖权的业务庭室。实施立案登记制当日,两级法院院长和分管院领导值守立案窗口,主动邀请了人大、政协、政法委领导视察指导,确保立案登记改革平稳过渡。改革实施首日,全市法院当日受理当日立案案件数98件,与去年当日同比增加42件。
江阳区“萤火虫”志愿者在行动
5月27日,在力行路小学,一场生动的“萤火虫普法行志愿行六一特别行动”普法演讲正在进行。
上千名学生们整齐地坐满了整个操场,“萤火虫”志愿者中的法官姐姐、法官哥哥们,扎着红领巾,站在操场中央,结合各种案例,绘声绘色地为孩子们做普法宣讲。孩子们被法官姐姐哥哥们精彩生动的演讲深深吸引,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普法宣讲中,法官姐姐不时地向同学们提问,同学们争先恐后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
当天,“萤火虫”志愿者们除了把身边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解读外,还提炼了“防狼六招”,以漫画的形式演示如何避免性侵害。普法宣讲过程中还穿插了有奖问答、做游戏、送普法图书等互动环节,并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法、懂法、知法。
从第一场普法讲演到现在,江阳区法院“校园普法”宣讲活动已经举办了25场。5年来,江阳区法院的志愿者们不断创新求变,每一场演讲都量身订制,精心准备;每一场演讲都轻松活泼、互动不断。5年来,他们走进泸州天立学校、泸州七中、泸州外国语学校、石寨、泰安等全市25所学校进行法治宣讲,受到了6万多老师和学生的好评,也得到了最高法院、省市区法院领导的高度评价。
泸县法院建立全省首个“百姓法律书屋”
7月17日,泸县法院举行“百姓法律书屋”揭牌仪式,这是四川省法院系统建立的首个无偿开放式百姓法律书屋。
“太方便了,正想了解民间借贷纠纷方面的法律规定,一点开电脑啥子都清楚了。”当天,来参观的一群众代表发出感慨。该书屋现有纸质图书2000余册,除1000余册法律专业书籍外,还配置了人文、社科、文学类等书籍。同时,为适应数字化发展需求,书屋内还配备了装有法律法规数据库的电脑,可一键检索轻松获取法律条文。
“百姓法律书屋”的建立是泸县法院成功打造书香法院品牌工作的向外延伸。该书屋将实体图书和电子图书完美结合,为当地群众打造了学法、普法、用法的一站式平台,形成以法律书屋为核心的法治宣传阵地。
自泸县法院“百姓法律书屋”无偿向社会公众开放以来,已接待阅览群众700余人,接待来访和法律咨询群众145名,成为向全民进行普法宣传的重要平台。
专业化审判法庭建设受点赞
8月6日,全市首家“医事法庭”在江阳区法院挂牌成立,该“医事法庭”的启动,拉开了我市由专业法庭审理医疗纠纷的序幕。
挂牌当天,江阳区法院以典型案例点评会的形式,组织我市部分法院、律师事务所、医院、卫生和司法鉴定部门等相关人士共同研讨“医疗纠纷”问题,集各方之力,探寻化解医疗纠纷的最佳路径。
“为江阳区法院在全省率先成立医事法庭点赞。一份专业化的鉴定报告,一份说理性强的司法判决就是化解医疗纠纷的最好教材。”四川五月花律师事务所主任宣明说。
2015年,市中院成立了各种类型案件的专门委员会,并将案件类型化研究落实到具体合议庭及个人,强调专业化。全市法院均建成未成年人综合审判庭或合议庭;江阳区法院于8月6日成立了专门审理医患纠纷的医事法庭,成立3个月来,医事法庭已办理案件45件。《人民法院报》10月12日以《医事法庭,疏解“医”与“患”的纠纷》为题整版对医事法庭进行了宣传报道;纳溪区法院将江宁女子法庭打造为家事法庭,集中处理全区家事案件。自9月10日成立以来,已办理家事案件52件;叙永县法院专设少数民族人民法庭,针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实行巡回审判,上门服务,着重调解,从4月上旬正式办公以来,已办理案件54件。
司法拍卖入驻淘宝网
8月14日10时,市中级法院首批进入淘宝网的“司法拍卖”品首单以18.6万元成交。“太方便了,在家就可以参加竞拍,而且不需要付任何佣金。”参与竞拍的买家高兴地说。
市中院首批进入淘宝网的3件拍卖品从8月13日10时开拍。此次拍卖中,共有2人报名参与成都市金牛区光荣小区金沙路88号2幢负一层32号车库的竞拍,该车库以13.8万元起拍,双方在网上经过39次竞价,一买家最终以18.6万元的价格竞得,远远超过了法院预期。拍卖结束后,成功中标的买家在一周内将付清了尾款,凭法院出具的民事裁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及拍卖成交确认书到相关管理部门办理标了的物权属变更手续。
7月底,泸州中院率先在全省开启网络司法拍卖。继泸州中院入驻淘宝网后,我市7个基层法院相继进驻淘宝网,实现了司法网拍在泸州的全覆盖。司法网拍以“零佣金、大平台、高透明、简易化”的四大优势,从源头上防止串通压价、恶意竞买、低估贱卖等情况发生,实现了涉诉资产拍卖价值的最大化,充分维护了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市中院已成功拍卖出4件标的,包括2处房产、1个车位及1次散装白酒,最高的溢价率达34%,成交率为100%。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