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8泸州两会]透过热词 看人大工作如何创新发展

2020年10月21日 10阅读 来源:泸州新闻网 2018/3/1

“去年,是市八届人大常委会开始履行法定职权,加快推进泸州市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市进程,实现泸州人大工作开启新篇章的一年。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全年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7项,作出决议决定9项,组织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监督工作47次,审查规范性文件120件,任免国家工作人员77人次,组织选举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和市监委主任,努力确保地方立法蹄疾步稳、监督工作务实深入、代表履职主动有为、选举任免规范有序、自身建设富有成效,为泸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贡献了人大力量……”2月28日,各代表团在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对市人大常委会去年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脱贫攻坚、地方立法、监督实效、182件代表建议按时办结率和代表满意率均达到100%……市人大代表们围绕报告中的多个热词展开热议。

热词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提供法治保障

去年,全省首部地方性违建治理法规《泸州市违法建设治理条例》和《泸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泸州市物业管理条例》3部地方性法规颁布施行,《泸州市白酒历史文化保护条例》预调研全面完成。泸州市地方立法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被多位市人大代表关注。

去年,泸州市3部地方性实体法规落地见效,标志着泸州市地方立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地方不仅有了立法权,而且越来越注重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市人大代表、龙马潭区检察院检察长王忠杰认为,泸州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推进地方立法,每个立法项目都经过科学筛选、严格论证,组织召开立法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立法听证会等广泛征求意见、凝聚共识,梳理形成立法建议,确保法规立得住、有特色、能落地见效。

正是通过充分听取民意,坚持科学立法,严格立法审议,泸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中,简化维修基金应急使用程序,赋予居(村)民委员会在自治范围内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具体指导和监督职能;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规定群众娱乐健身活动应防止噪声污染,鼓励临街单位在非工作日向社会开放停车场所等特色条款,受到广泛好评。

热词

突出监督重点增强监督实效

“不论是促进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建设,还是强化预算执行监督、审计工作监督、国有资产管理,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市人大代表、龙马兴达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昌宜看来,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紧扣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市委决策部署,采取的一系列监督方式都取得了实效。

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在强化审计工作监督中健全完善审计工作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向人大报告机制,创新开展了审计查出突出问题部门负责人接受人大询问活动,督促政府部门整改审计查出问题196项、建立健全制度机制21项。

另一大亮点是紧扣民生改善强化监督,市人大常委会聚焦食品安全开展监督,在执法检查中深入7个区县、18个乡镇,随机抽查农产品质检机构、蔬菜水果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督促整改问题15个,着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连续六年驰而不息抓食品安全监督的做法,得到省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促进了泸州市加快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步伐。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突出经济发展,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政府全口径预决算审查、国资国企监督管理等专项报告,开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探索建立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实行预算支出在线监督。

热词

脱贫攻坚人大代表主动作为

紧扣泸州市年度脱贫目标任务,市人大常委会以“脱贫攻坚——万名人大代表再行动”活动为载体,发动代表开展结对帮扶、政策宣讲、调研视察、助推矛盾化解“四大行动”,全市近1万名各级人大代表联系贫困户16957户,开展政策宣讲3.5万余次,协调落实帮扶资金3.7亿元,帮助解决就业3900余人,化解矛盾纠纷1.1万余件,建成代表助推脱贫攻坚示范点145个。

市人大代表、江阳区分水岭镇观音阁村党支部书记刘家琴参与了“脱贫攻坚——万名人大代表再行动”。“我在董允坝孵化园成为种植大户,吸纳观音阁、董允坝两个村周边的10余名贫困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6000元左右,使10余个贫困家庭在一年内脱贫。”刘家琴介绍,目前,她牵头组织成立了泸州市喜农耕农业专业合作社,并以此为依托,鼓励贫困户开展创业式的脱贫,还组织董允坝园区内的种植户成立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果蔬协会,大家抱团闯市场,一起发展。

记者 李瑞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