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日上午,以“解放思想见行动 改革开放再启航”为主题的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一周年成果展示在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举行。同时,“多规合一”单一窗口、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中国酒城(川南临港片区)人才网、金融抵质押登记单一窗口、“法E通”手机APP和统计联网直报平台等6个信息平台在成果展示会现场正式启动上线。
据了解,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自2017年4月挂牌以来,紧紧围绕《总体方案》要求,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实现了强势开局。其中,《总体方案》中涉及川南临港片区的141项试验任务已实施138项,复制推广改革经验164项,形成创新成果120项,其中全国首创16项、全省推广7项、全市推广38项。
同时,川南临港片区还成功获批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试点、临时开放口岸,获批筹建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航运物流、港口贸易、智能终端等产业迅猛发展,开通“泸蓉欧”快铁直达波兰罗兹,组建武汉航运交易所泸州分所,开行泸州至上海天天直航快班和“五定”外贸直航班轮,成功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城市群地区30个城市建立合作关系。新注册企业3612家、注册资本300亿元,新签约项目115个、签约金额619亿元。
展示会现场还对一年来对川南临港片区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扬,举行了泸州到广州外贸班列开行仪式,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周年成果汇报片《初航》也在现场进行播放。
相关链接>>川南临港片区6大信息平台
“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主
这个平台主要包含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平台和业务协同共享平台。
其中,业务协同共享平台以国民经济和社区发展规划为宏观依据,统筹衔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林地保护、水资源等各类规划,打造成为“多规”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的信息平台。
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平台以“项目”为主线,整合了建设工程领域相关审批部门12个,建立了“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一套申报材料”的“三个一”工作机制,打破部门之间互为前置、相互审批的现象。实现压缩审批服务时间达到84.8%,其中项目从立项到获得施工许可证为30个工作日,竣工验收为25个工作日。
事中事后监管平台
该平台是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平台以“一清单(监管事项清单)”、“两库(执法人员库、监督对象库)”、“一细则(实施细则)”为核心,采用“双随机、双告知、双公示”等方式联合监管,实现工商、商务、质检、公安等市场主体部门协同监管、数据共享、实时传递、联合执法,有效降低了行政监管经济成本和企业的运营成本。
金融抵质押单一窗口
这是将原属于工商、国土、交通等7部门管理的股权、动产、不动产、机动车、船舶、商标、专利权、著作权、应收账款等9项抵质押登记设立业务,以授权或共享权限的方式整合到金融抵质押单一窗口,实现抵质押登记设立业务全部在线上“一口受理、一窗办理”,工作效率提高50%以上。
“法e通” 手机APP
“法e通”旨在App建立公、检、法、司、仲裁、律师、公证协同机制,为自贸区内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法律服务,构建了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共建共享、线上线下、协同运行的法律服务新模式,自贸区企业可在线预约办理律师咨询、仲裁申请、诉讼监督、公证等业务,也可享受视频通话、定位导航、金融服务等其他服务。“一窗通办”智能法律协同服务平台的移动终端,是自贸区解决企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
统计联网直报平台
这个平台是基于数据仓库理念,采用多层分布式网络计算体系,通过制订统计报表制度、建设单位名录库、搭建监测运行平台,实现统计数据采集、管理、汇总、共享、核查、智能分析和数据发布等功能。平台以自贸区企业为核心,以统计需求为特色,实现政企数据互动,建成全区一体化的智慧统计应用支撑平台。
中国酒城(川南临港片区)人才网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一套涵盖“一门户、一库、两应用、两终端”(一个网站门户、一个人才信息库、人才综合管理和高层次人才两个应用系统、PC/APP两种客户终端的系统)。
该系统能够对区域内人才数量和质量做出全面、动态分析,科学研判人才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及时发布人才需求目录,展现人才工作动态。平台突出线上单一窗口服务职能,开展人才层次网上评定、疑问网上回复、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待遇网上落实等一站式服务,形成包含形象宣传、政策宣传、展示成果、数据分析、信息预警、网上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平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