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规划展馆内,“中国黄舣·国酿半岛”的沙盘模型向前来参观的人们描绘着酒业园区未来的美景——几年后,这里将打造出一个酒业新地标。
酒谷湖效果图(园区供图)
泸州老窖酿酒工程技改项目,是这沙盘里的一部分,2018年9月底,项目主体工程即将完工。项目建成后,这里将形成集白酒酿造、制曲、科研创新、基酒储存、生产配套设施为一体的产业中心。
一个沙盘模型和一处在建工地展示了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从1.0版本大步迈向4.0版本的自信。
泸州老窖技改工程施工现场
1.0到4.0的过程,是园区从“搭框架”到“精装修”的过程。用一个空间概念来形容的话,1.0是点,园区建设选择最适宜地区;2.0是线,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发展延伸出产业链;3.0是面,园区打造出全产业并整体推进;4.0是体,追求更高的技术和运营业态。
酒业园区的发展是泸州酒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缩影,为白酒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
从1.0开始打造泸州白酒行业主战场
风过泸州带酒香。联合国粮农与教科文组织的专家说:“在地球同纬度上,只有沿长江两岸的泸州,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的蒸馏酒。”
泸州白酒(资料图)
发展白酒产业,泸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小而全、小而散、品质参差不齐和竞争力差、资源浪费等问题。
2006年,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成立。10年的时间,白酒行业在经历了黄金期后,进入深度调整。怎样从逆境突围?作为泸州市白酒行业发展的主战场,园区开始谋变,着力从专业化生产型的1.0园区向全产业的2.0园区转型。
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218家,涵盖原粮、酿造、基酒储存、灌装、包材、物流、会展、旅游、金融等酒业全产业链,成为集结白酒上下游关联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配套特色产业园区。
步入2.0形成白酒良性产业链
在徐年涛看来,园区的全产业链,是企业最为看中的硬件条件。
徐年涛是泸州海普制盖股份有限公司人资行政部经理。徐年涛说,公司2008年7月入驻园区,9月投产。2009年产值5100万,现在产值已经达到1.8个亿。
即使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白酒行业进入“寒冬”,但徐年涛仍认为,这个“寒冬”对公司的影响并不大,这其中除了企业自身的技改增效外,还得益于借助园区这个平台,老窖公司给予企业的份额并没有减少。
“上下产业链都在园区内,对我们来说,便于信息沟通,企业效率高得多。”
从高粱种植、基酒酿造、基酒储存,再到灌装生产、包材供应与物流配送,这种产业集群让白酒产业链上的各种企业“聚指为拳”,形成了1+1>2的合力效应。
对泸州白酒产业来说,园区除了是一个平台,还发挥“智脑”的作用,智脑不断升级,带动泸州酒业良性发展。
2012年,园区建成中国白酒产品交易中心。这个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主的白酒产品电子交易服务平台,是泸州酒业以“互联网+”助推产业提质升级的生动诠释。2015年,由该交易中心打造的国内首个散酒网上商城——分装U酒散酒商城正式上线运行,填补了国内散酒电商平台的空白。
如今,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已经成为泸州的一张名片,也让园区名声大振。2016年酒博会期间,参会企业多达700余家,涉及25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会展业、旅游业、金融业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了三大产业的联动。
2015年,中国酒业协会固态白酒原酒委员会在泸州成立,并制定了原酒质量标准体系。同时设立的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是全国首支以原酒为标的物的投资基金。同年,泸州白酒酒庄文化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通过国标委评估。
全产业链形成的合力效应不仅只显现在酒业的发展,还有产城融合。黄舣镇永兴村的村民们变身为园区产业工人,村里也由原来的一片片土坯房变为了川南民居样式的二层小洋楼。项目区内,农民人均收入大大增加,“一瓶酒”带动了一个镇的发展。
3.0来了完成转型升级战略目标
5月15日,邢国峰像往常一样,在泸州老窖酿酒工程技改项目工地上忙碌着。这个占地3000余亩的酿酒工程技改项目,是中建一局所承接过的最大的酿酒工程类项目。
泸州老窖酿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平说,该项目是根据泸州老窖“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提前布局生产的,主要围绕制曲、酿酒生产、基酒储存、粮食处理、能源等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升级,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生产优质白酒10万吨、曲药8万吨、储酒能力30万吨的生产基地,提升公司优质固态白酒酿造能力。
施工现场,一车车黄泥从远处转运过来,堆在一起。指着脚下几乎堆成小山的黄泥,杨平告诉记者,该工程与其他工程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要先把选好的分散在各处的优质黄泥转运出来,一部分用来筑窖墙,一部分用来培养窖泥,人工老窖(窖泥老熟)技术是泸州老窖的核心技术,这次的窖泥培养将通过扩大培养400年以上国宝窖池的微生物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保证建成后窖池的微生物群系丰富多样,投产后能够产出优质白酒。
在这个施工现场忙碌着的有四五百人,他们来自中建一局和中国五冶集团。“6月中下旬,可以开始现场厂区最早的单体建筑施工。”中建一局泸州老窖酿酒技改项目一标段项目执行经理孙超说,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土石方作业和窖泥挖运施工工作。
同样,中国五冶集团的工人们也在紧张地工作着,他们负责的是整个项目的二标段工程,主要包括酿酒车间、基酒储存、粮食加工车间等。
泸州老窖酿酒工程技改项目是今年园区的26个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的目标是建成“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酿酒生产园区,实现传统酿酒“低耗、高效、绿色、循环”发展,是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酒业园区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性项目。
据杨平介绍,去年来,白酒行业持续复苏,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一线白酒企业“回归”。尤其是泸州老窖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83.04亿元,同比增长20.34%,实现净利润19.28亿元,同比增长30.89%,远超白酒行业同期平均增速,主要体现在中高端产品上,其中国窖1573同比增长89%。酿酒生产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泸州老窖酿酒工程技改项目就是为发展奠定基础。泸州老窖“十三五”战略是回到第一集团军,虽然目前的销售收入与第一集团军的茅台、五粮液、洋河差距还很大,但是相信通过一系列调整后,公司能够实现战略目标。
企业要转型升级,园区要腾笼换鸟,离不开创新。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热播以后,市民杜梅几经周折才买到了一瓶“桃花醉”。她说,从来没想过,在泸州买酒会这么费工夫。
企业的创新在于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桃花醉”是泸州老窖的一次成功尝试。泸州老窖在发展传统白酒以外,还抓住一老一青两头市场,推出了葡萄酒、预调酒、养生酒等。杨平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反响比较好,尤其是养生酒,预计会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
向4.0进发让园区与城市融为一体
如何抓住酒业回暖的时机?园区在战略思路上提出创新——升级至3.0版的绿色工艺生产型园区,再向智慧化生产的4.0版转型。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代继波说,在前10年的发展基础上,园区提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战略规划,致力于打造1000亿园区的宏伟构想。
围绕这一目标,园区按下“快进键”,泸州老窖智能化包装、园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酒谷湖景区、人才公寓、工业技师学院迁建等项目建设得如火如荼。
代继波告诉记者,力争通过5年至10年的努力,建构园区4.0系统,将园区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的智慧化园区,建成世界级酒文化集中展示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打造“中国黄舣·国酿半岛”的酒业新地标。
4.0的园区是什么模样?按照“一园三区,三香并举”空间规划,园区将包含以黄舣半岛为核心的浓香、清香产区,赤水河二郎、水口的酱香产区,以及纳溪大渡口镇的酒镇酒庄文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形成“浓、酱、清”三种香型并举发展的酒业园区新格局。同时,酒谷湖、酒城酒镇区等项目也将打造出一个集文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特色黄舣镇。可以说,未来的4.0园区,工作、生活、休闲将形成“三位一体”,园区即城市,城市即园区,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未来,这里既是产业基地,又有美丽小镇,还有旅游风景和文化交流,将是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最佳诠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