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泸州市的支柱产业,在“三大千亿产业”中,白酒产业是最有希望率先突破千亿门槛的产业。“力争到2020年,白酒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按照既定目标,距离千亿产业的实现,时间紧、任务重。
回望2019年,白酒市场逐渐呈现回暖态势,政策逐步放开,白酒行业迎来新的“春天”。这一年,泸州白酒产业抓住机遇,全面发力。
国宝窖池内,传统酿酒技艺传承至今
年底冲刺 酒企全面发力多点开花
赤水河流域,孕育出优质酱酒。古蔺县境内,各酱酒生产企业正加足马力,为实现今年的生产销售目标而努力。
在古蔺县永乐镇的川酒集团酱酒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酿酒所产生的大量蒸汽从楼顶溢出,映衬着车间内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去年,川酒集团并购红军杯酒业,让原本停产的企业重新开始生产。今年,川酒集团酱酒公司满负荷运行,目前已具备年产能1万吨的能力,预计到今年底将实现3亿元销售。
位于太平镇的仙潭酒业,今年在战略部署、市场布局等方面作出了调整,从散装酒销售逐步转向瓶装酒销售,1-10月实现销售额近8亿元。
郎酒也在奋力冲刺。“今年,郎酒二郎酱香基地优质酱酒年产能已达3万吨,预计销售将在120亿元左右。”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四川省古蔺郎酒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毅说。郎酒已将市场布局到全球,目前,红花郎、青花郎、小郎酒、郎牌特曲等产品已出口27个国家和地区。
赤水河沿岸的酱酒交出了亮眼成绩单,长江流域的浓香型白酒同样发展态势良好。“浓香鼻祖”泸州老窖今年1-9月实现销售额115亿元,同比增长24%,未来还将做好谋划,继续将品牌做大做强做优。
好成绩背后彰显的是白酒市场的回暖。近年来,随着白酒行业政策不断放开,各个企业在经历了深度调整过后,逐渐找准了自身产品特征及市场定位,开始迎来了新的“春天”。
提速发展 项目为王奠定产业基石
聚焦“打造千亿白酒产业”工作部署,泸州市相继出台了《泸州市加快建成千亿白酒产业的意见》《泸州市千亿白酒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一系列政策,确保目标如期顺利实现。
川酒酱酒生产基地,呈现满负荷生产状态
在市场春风与政策红利的加持下,今年1-9月,泸州市规模以上酒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10亿元、同比增长13.3%。预计2019年全年实现规模以上酒类企业营业收入910亿元,同比增长13.0%。
千亿目标,近在眼前。泸州白酒,仍在发力。
项目建设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位于泸县经济开发区城西工业园的汉唐酒业生产车间内,228口窖池正在“酝酿”,预计下个月即可投产。汉唐酒业是泸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一个重点工程项目,计划建设成为一个集白酒生产销售、科技研发、旅游观光、博览为一体的新型白酒产业园。
汉唐酒业项目的顺利推进为酒业壮大奠定了良好基石。泸州老窖则实现了生产线的智能化和全自动化。为了更好提高生产效率,2018年泸州老窖特曲引进一条国产全自动化生产线,于今年春节后开始调试试运行,整体设计速度为12000瓶/小时,原来100多人才能达到的生产效率,现在只需要20人左右即可。
郎酒集团跨界发力旅游,正在加紧建设郎酒庄园。郎酒庄园集参观、度假、品酒以及销售等功能为一体,力争在2020年基本形成接待能力。立足于白酒生产销售,同步做好糯高粱种植、文化旅游等,推动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将给酒城泸州赋予更多内涵。
优化结构 壮大龙头精准培育中小酒企
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川酒振兴计划”以及泸州打造千亿白酒产业的机遇,目前,泸州市白酒生产企业梯队式发展格局逐渐成形。以泸州老窖、郎酒、川酒集团为“龙头”的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泸州老窖国窖1573单品实现销售收入突破百亿;郎酒青花郎酱香系列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同比增长40%;川酒集团对叙府、二峨、三溪等国优品牌进行梳理,整合四川“六朵银花”,品牌结构不断优化,预计到2020年实现酒业营收35亿元。
针对全市中小酒类企业,按照“扶持一批、重组一批、转移一批、关停一批”思路,进行细分梯次差异化、精准化培育。力争2-3年内,形成20亿级的仙潭、10亿级的三溪、玉蝉、沈酒、巴蜀液,5亿级的山村、名泉、羽丰、桂康和若干户1亿级酒类企业梯队。同时,大力规范中小企业产销经营,突出产品个性,走“专、精、特”发展之路。
白酒行业好消息不断。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其中“白酒生产线”不再列为“限制类”。泸州市酒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放开不意味着全国酒业遍地开花,而是对能够生产优质酒的优势产区和名酒企业极大的利好。
政策调整,给予了企业发展足够的信心。对于未来,泸州白酒企业已经做好准备。
现场一
1小时装12000瓶白酒 泸酒包装生产智能化
11月25日,在泸州老窖特曲生产线上,一瓶瓶特曲酒被快速灌装、装盒、装箱,整个过程都在一条生产线上,从一个空玻瓶到最后装箱存放,全程只需20分钟。而全线仅有少数的人在线上操作仪器。
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内,已使用泸州老窖特曲实验全自动生产线
这是泸州老窖的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去年泸州老窖引进该生产线,于今年春节后开始调试试运行,整体设计速度为12000瓶/小时。
据泸州老窖特曲生产实验线项目经理赵丙坤介绍,该生产线是一条国产的生产线,也是目前行业内最完整,盒装生产线速度最快、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一条生产线,主要用于泸州老窖特曲生产。
据介绍,瓶装酒的装盒过程一直是行业的难点和痛点,以前只能依靠人工一瓶一瓶地装,但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机械化运作来实现自动装瓶。使用了该生产线后,原来100多人才能达到的生产效率,现在只需要20人左右即可。为了确保产品品质,全线还配置了自动检测和自动防伪关联追溯系统。“未来我们将实现全公司的智能化,这也是下一步的方向。”赵丙坤说。
现场二
“泸州造”包装 白酒也带“身份证”
11月25日,在泸州启航科技有限公司内,运营中心总监吴萌拿起一个白酒包装盒,将包装盒“啪”的一声摔到地上,整个人站了上去,还剁了两脚。“你们看,它一点都没坏。”吴萌说。
吴萌手中的盒子正是目前泸州老窖特曲生产实验线上所使用的纸塑防伪包装盒,今年已经提供了几百万个,用于老窖的自动化生产。
启航科技于2015年入驻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是园区内唯一一家拥有三种包材元素的企业。在吴萌看来,“智”是他们产品的最大特征。“我们年产智慧瓶盖8亿只,年产高档塑料礼盒1亿个。”
之所以为“智”,是因为每个瓶盖都带有身份信息,当瓶盖与酒瓶结合时,这瓶酒也就有了身份信息。“酒企可以通过这种数字瓶盖连接消费者,在系统里可以关注这个酒流向了哪,在哪消费的,对酒企数字化营销拓展、产品信息管控、包括防伪防串的管理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吴萌说,目前所售的纸塑礼盒则有着防伪功能,这些外表坚硬且带着“智慧风”的纸塑礼盒不仅为泸州老窖提供,也为江小白、洋河、古井贡等企业选用。
近年来,得益于各级政府及白酒产业园区的支持,吴萌和同事们一道,在产品的创新上铆足了劲。
泸州日报记者 肖婷/文 牟科/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