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两区共建“丝路水路”通贯欧亚

2020年10月22日 10阅读 来源:泸州日报 2015/8/6

一个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一个拥有四川水运首港;一个直通“蓉欧快铁”,一个连接长江黄金水道。作为四川最重要的陆路和水路区域交通枢纽节点城市,成都市青白江区和泸州市龙马潭区首度“联袂”,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两区共建“丝路水路”通贯欧亚

“舟 非 水 不 行,商 无 路 不兴。”从古至今,物流通道的建立,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立竿见影。作为四川最重要的水陆区域交通枢纽节点城市,成都市青白江区和泸州市龙马潭区的“牵手”,是必然趋势,也是现实需要。

8月4日,青白江区和龙马潭区共同签署《关于多式联运沟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框架合作协议》,实现两区“铁水联合”无缝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最后一公里”至此打通。

打造低成本国际物流大通道

“一箱货物从青白江运到上海港,公路直达运费约1.3万元,铁水联运不足5000元。”泸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兢用这样的例子道出铁水联运的低成本优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四川已经成为“左手丝路,右手长江”的战略要地,这为龙马潭区和青白江区带来难得的发展和合作机遇。

“成都青白江区和泸州龙马潭区的合作共建,将使长江黄金水道与蓉欧铁路无缝连接,有效实现‘新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充分对接融合,从而建立起一条低成本国际物流大通道。”龙马潭区委书记郑蓉说。

这条新的国际大通道,对于成都来说可利用泸州港已开通的泸—汉—台、泸—宁—韩等外贸航线,沿长江向东至上海辐射东亚;泸州则可利用青白江铁路集装箱站已经开通的蓉欧快铁、中亚列车等一路向  西 连 接 欧 亚,从 而 形 成 一 个 封 闭  的“圆”,急货走铁路,慢货走水运,为企业提供了两个方向的通道选择,大大优化西部内陆腹地的物流环境。

“随着两区的深度合作,这条铁水联运通道将更加顺畅,对物流成本比较敏感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重要的福音。”黄兢说,在规模效应的影响下,不仅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在成泸两地入驻,还可能吸收到欧亚大陆两端的返程货物,促使该通道提供更大价值。

构建一体化开放合作新平台

“龙马潭区与青白江区同属第二产业为主、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优势突出的区县,此次牵手,必将带动双方的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成都市青白江区委书记刘筱柳说。

处在长江上游的龙马潭区,是泸州的商贸、物流、经济、客运中心;是一个以工业经济为主的丘陵区,食品、化工、机械为主要支柱产业;拥有全省第一个水运开放口岸——泸州港,水运直通长江黄金水道。

泸州港已成功获批国家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泸州港现为二类水运口岸,正积极争取国家批准成为对外开放一类口岸,现已建成6个3000吨级泊位,具备集装箱100万标箱、件杂货3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

而同属内陆的青白江区,是国家“一五”时期规划建设的西南第一个工业区,四川重要的冶金、建材和机械制造基地;是四川省唯一的铁路货运型国家对外开放口岸,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蓉欧快铁的起点站。

蓉欧快铁纵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全国4条通往欧洲的铁路之一,也是目前开行速度最快、开行频率最稳定、吞吐量最大的中欧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是连接中国与世界高效运转的欧亚大陆桥。

“两区‘携手’后,必将在铁水联合的制度完善、政策支持、硬件建设等多个层面实现高度融合,构建起双方互利共赢的发展新平台。”郑蓉说。

目前,泸州港已开通了泸州—武汉、南京、上海的集装箱班轮航线每周30班。2014年,泸州港集装箱吞吐量32.06万标箱,约占全省的75%,完成营业收入5631.94万元,同比增长71.86%。2015年1—5月,泸州港集装箱吞吐量14.58万标箱,同比增长45.66%。

实现上中下无缝对接新局面

2014年8月,泸州港—城厢(青白江)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开通。

2015年2月,成都市与泸州市签署《港口物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然而两者之间,尚缺一环。

随着8月4日成都市青白江区和泸州市龙马潭区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有效填补了双方属地管理层面的合作空白。至此,两区“铁水联合”真正实现无缝对接。双方约定:将优化铁水联运,探索开通“泸—蓉—新—欧”和“蓉—泸—汉—台”等铁水联运班列;加强通关合作,降低通关成本,构筑全省水陆空立体通关体系;共同开拓市场,在铁路港和水运港建设铁路货运营销中心,共同出台扶持政策,相互提供货源支撑;在临港商贸物流园的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管理服务等方面密切工作交流,相互借鉴学习;整合海关、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及相关企业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互动;共建国际陆港,在成都国际陆港建设泸州港务区,以一站式服务和一票到底的运输方式,提高陆港和水港的服务能力和保障能力。

“泸州港—城厢(青白江)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自开通以来,共完成集装箱到发量9084标箱,占泸州港铁水联运总箱量的52.5%,目前每周发班列2—4列,主要货源包括青白江周边地区的石材、矿建材料、基础化工品等。”黄兢说。

据悉,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后,将通过市场引导和政策支持,共同做优成泸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力争2015年成泸铁水联运班列每周稳定开行4班以上,并逐年增长;2015年成泸铁水联运到发量1万标箱以上,并保持50%以上的年增长率,到2020年达到10万标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