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位于乌蒙山系大娄山西段北侧,全县幅员面积3184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总人口85万。境内山峦耸立、沟壑纵横,“七山一水两分地”,长期以来,“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几乎成了古蔺的代名词。
2月13日,古蔺县法院执行局法官驱车来到距县城25公里的箭竹苗族乡富华村村民龙大爷家里,亲自为老人送来了两个月的赡养费400元。在接到执行局法官送来的赡养费后,龙大爷激动地流下了热泪,连声感谢古蔺县法院的法官。
这是古蔺法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普通的一幕,根据中央、省、市、县委统一安排部署,古蔺法院结合“走基层”,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听取社情民意,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审判工作的重要标准
根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古蔺法院自3月中旬起,由院领导分别带领8个小组,15天之内,跑遍全县26个乡镇,有的乡镇十分偏远,距离县城所在地需要近3个小时的车程。有干警开玩笑说,跑完这些乡镇的路程都可以跑北京两个来回了。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不让活动流于形式,吴江院长要求每一位院领导要带好“民情笔记”,每一个小组走访的群众不少于30户,对于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要认真做好总结,建好台账,督察组不定期会对每一位班子成员的笔记进行抽查。如果发现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等情况,将在院内曝光台进行曝光。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作为审判机关,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检验审判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吴江院长一语道破了“群众路线”活动的“真谛”。
法官下乡“走亲访友”
椒园乡龙凤村是古蔺县法院结对帮扶村。自今年1月起,该院集中开展了下基层“暖冬”行动,该院79名干警对椒园乡79户困难户进行1对1结对帮扶。为帮助他们度过寒冬,置办年货等,干警们纷纷自掏腰包,送去慰问金两万余元。卧病在床多年的龙凤村村民阎某在拿到500元慰问金的时候,激动的握着干警的手说道,“感谢古蔺法院的法官们,让我们过上了一个好年”。
吴江院长亲自率队多次赶附椒园乡看望困难群众,与群众坐下来摆“龙门阵”,唠家常,了解民意,倾听民情。在实地了解到多名品学兼优的儿童因为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的时候,吴江院长亲自带头为贫困学生捐款,在对椒园小学的特困学生王某进行详细了解后,他决定私人资助其读书和生活,并为其送去第一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了解到龙凤村4组留守儿童马某某的父母已经分开多年,并一直在外打工未归,家中仅剩姐弟二人时,他又亲自掏钱为姐弟两购置了大米、油和肉等生活用品,并亲自送到马某某的家里,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用积极的心态战胜眼前的困难,将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人。
一年来,先后有60余人次干警10次到椒园乡开展帮扶活动,为学校捐献篮板等体育用品,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和棉被、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捐赠款物共计6万余元。
乡旮旯来了巡回法庭
3月18日,古蔺法院太平法庭法官驱车穿过坑坑洼洼的乡村公路,颠簸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来到太平镇煌家村4组小地名叫转山的地方,开庭审理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庭审吸引了当地村民30余人前来旁听。在场的群众纷纷表示欢迎,“把庭审搬到我们这种乡旮旯,不用出门就能打官司了”。
今年以来,古蔺法院把贯彻群众路线作为推动法院工作的重要途径,认真落实各项司法为民措施,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参与诉讼,该院大力开展巡回审判,切实减轻群众诉累,同时,通过巡回审判开展法制宣传,审理一案,教育一片一片,增强了基层群众遵纪守法的意识。今年1-3月,共巡回审理案件306件,巡回审判率达32.14%。
有困难找法院,一个电话解心怨
古蔺县共有26个乡镇,但只设有9个人民法庭。为了方便群众诉讼,2011年以来,古蔺法院在所有未设法庭的乡镇设立了便民诉讼点。每逢赶集日,法庭的法官就会到诉讼点接受法律咨询、受理案件和会见当事人。
为强化司法为民,古蔺法院还在全县30余个边远村、10余个园区、矿区设立了巡回审判点。法官们利用巡回办案的机会,以案释法,开展法制宣传,向旁听群众发放“法官联系卡”。
今年春节前夕,该院借助团县委搭建的“暖冬行动”平台,深入到古蔺县汽车客运站开展“转变作风、司法为民”活动,全方位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司法服务。共为返乡农民工发放了2800多份宣传单,接受法律咨询70余人次,调处矛盾纠纷3起,切实为他们提供了便利和实惠,用法律之光照亮了农民工兄弟回家的路。
“有困难找法院,一个电话解心怨。”已成为当地群众的口头禅。
2013年古蔺法院共为60余名家庭困难的当事人减免诉讼费14余万元;共为周某某、王某某等34名受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9.3万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