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泸州市狠抓实验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2020年10月22日 10阅读 来源:泸州市教育局 2015/4/16

一、强化硬件设备保障。加强市、区县、校三级装备机构建设,全市中小学均设置了教育技术装备处(室)。全市紧紧抓住国家、省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两基迎国检”、“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等机遇,促进市、区县、乡(镇)三级政府加大对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加快了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进程。近5年来,全市用于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的经费达6亿多元。全市中心校以上的学校实验室建设、实验仪器装备基本实现了标准化,为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

二、强化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增加实验学科教师配备。近5年来全市新录用的教师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学科专业教师占到20  %以上,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实验学科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二是职称评聘向实验学科教师倾斜。市教育局明确规定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师评聘一级、高级教师的比例不低于50%,增强了实验学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三是加强实验学科教师应用技能培训。通过骨干培训、全员培训、送教下乡培训,以及建立实验基地学校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实验三年计划培训活动,近三年已培训实验学科教师5000多人次。通过开展“校校交流”、师生实验操作大赛、实验优质课竞赛、实验创新作品展示、自制教具展评,召开现场会、表彰会、推进会、研讨会等,促进全市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三、强化实验教学过程管理。一是规范实验室及器材应用管理。各区县做到“四统一”,即统一实验室、仪器室管理制度;统一仪器管理帐卡;统一实验内容、实验通知单和实验日志;统一实验室文化氛围建设。二是增强实验教学公开透明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目录在学校统一公示上墙,明确应做实验、已做实验、完成教师、完成时间进度,接受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监督,确保实验教学任务圆满完成。目前,全市实验课程开齐率达到100%,中小学校演示实验从2010年的75%提高到98%,分组实验开出率从68%提高到95%。三是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活动。做到“三个一”,即每天一点积累,每周一次交流,每月一次展示评比。把开放活动融于校园文化建设,鼓励班级、社团、小组和个人展示活动成果,进行评比激励。近两年我市学生参加全省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大赛10余人荣获一等奖,泸州老窖天府中学、泸州师范附小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获得国际金奖。

四、强化实验教学测评考核。一是改革高中招生政策,逐年增加理科实验操作在高中招生中的权重。2011?2013年,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在升学考试中的分值逐年增加。2014年,全面实施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升学等级考试,作为升入普通高中的前置条件。二是严格规范高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查,近四年对全市十多万名高二学生实施了实验操作考查。三是启动小学生科学实验操作抽检工作,对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测。2012年教育部和省基础教育监测评估中心对泸州市泸县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泸县小学、初中学生科学学业表现,初中物理、生物、地理学科内容维度、能力维度达到II级及以上的比例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均值0.9?14.2个百分点。

五、强化课题研究成果应用。近5年来,泸州市先后承担9个全国性、30个全省性、60多个全市性实验课题研究,其中:承担教育部“十一●五”重点子课题??“基于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对比研究”已经结题,获得全国优秀等级;参加教育部《关于围绕服务于中小学实验教学开展技术装备管理专题工作研究》的课题研究,已形成结合本地实际的实验目录架构,实验教学“三开三开放“等8个子课题已经结题。

实验教学的强化有效促进了全市理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制约泸州多年的高考理科“短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连续三年泸州市高考理科成绩均大幅提升,2013年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当年全市高考重点本科上线较2012年增长43.4%,其中理科学生增长人数占总增长人数的87%。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