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宜宾市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拟批准3A级旅游景区公示

2020年10月21日 10阅读 来源:宜宾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7/10/27

宜宾市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

拟批准3A级旅游景区公示

经宜宾市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审核,现将拟批准的3家3A级旅游景区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5天(2017年10月25日至30日),若对公示景区有异议,通过电子邮件(电子邮箱373368515@qq.com或电话0831-8234955)反映情况。

附件:1. 长宁县藕花洲景区基本情况

2. 翠屏区凤垚香谷水世界景区基本情况

3. 翠屏区茶园牧歌景区基本情况

宜宾市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

2017年10月25日

附件1

藕花洲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

一、景区基本情况

位于四川省长宁县桃坪乡境内,比邻国家AAAA级风景区—蜀南竹海,距县城12公里,距宜宾市56公里,距离成都395公里;桃坪乡幅员面积31.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8%,海拔320米至62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桃坪乡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是县内有名的鱼米之乡,素有“粮仓”之称。近年来,桃坪乡以“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借助产业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为产业发展思路,以“农旅融合”、打造“田园综合体”为载体,以“醉美丘陵、迷人荷乡”为形象定位,以“藕花洲”景区建设为发展重心,打造以藕花洲景区为核心的全域乡村旅游。

公 路:长宁县桃坪乡现有交通条件便利,外部宜叙高速的建成通车、竹海到桃坪乡公路畅通、长宁县城至桃坪乡快速通道的建成,大大缩短桃坪乡藕花洲景区至长宁县城、宜宾、成都、重庆等周边大中型城市的距离。

客 运:桃坪乡内有客运站,县城开往省内外的各类客运车辆已达日百余班次。到景区周边有公交车每日20余班次、且出租车等交通工具进出方便,交通较为便利。

景区介绍:藕花洲旅游景区位于桃坪乡中坝村,景区面积2.9平方公里。据文献记载,藕花洲始建于清朝年间,因四面被水包围,成一小岛,有一小桥进入岛上,水中布满荷花,故得名藕花洲。清人名士刘香亭在洲上建起了藕花洲书院,时常邀请一些文人墨客到洲上游览唱和、吟诗作赋。自此,藕花洲上有了爽亭、柳堤、板桥、水榭、草堂、秋黛、桃浪、竹溪等八处景观,每一景都对应有一首诗词吟咏、流传,形成了著名的“藕花洲八景”,每到夏天,藕花洲山青、水绿、竹翠、花红,与炊烟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

藕花洲“八景点、一书院”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八景点:爽亭、柳堤、板桥、水榭、草堂、秋黛、桃浪、竹溪,一书院:藕花洲书院。藕花洲景区已成为了集历史人文、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

旅游景观景点:已建成以荷花为主题的花园景观,现荷花品种达20余个,面积1200余亩,另建成500余亩的栀子花园区和100余亩的紫薇花园区,并在景区公路沿线、农户房前屋后大量栽种各类花卉,使景区成为四季花园。藕花洲八景和藕花洲书院,荷廊、爽亭、柳堤、桃浪、水榭等景点在荷花观赏区,并与青瓦白墙的藕花洲书院遥相呼应,仿佛让游客们听到当年文人墨客的吟诗诵赋声和孩童们的朗朗读书声。

旅游传承文化:在藕花洲书院收集整理本土历史名人苏继川所作《虫虫歌》120篇,并成功将虫虫歌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立了“虫虫歌”传承表演队,传承人定时教授学生,培养新一代传承人,民间艺人还将“虫虫歌”与三句半结合向游客表演。在藕花洲景区组建牛牛灯、舞龙、舞狮等民俗文化表演队伍,做到老中青队员不断层。每年重阳、元旦、春节开展文艺演出、“虫虫歌”演出活动,使游客、群众得以娱乐并传承民俗文化。

旅游廉政文化。以“莲”喻“廉”弘扬廉政文化,打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建设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以我乡因公去世的优秀纪委书记彭孝忠同志的廉政事迹和古今廉政故事及警示案例为主题,建设了廉政文化展示厅,打造了爱莲池、观莲桥、文化墙、展廉屏等一批廉政文化景点,通过展示书法、摄影、漫画等多种形式,体现润物无声,让廉政作为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根植于民众心中。

旅游活动:自藕花洲开展荷花观赏、荷花廉政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活动、“为荷而来,醉享龙虾”美食活动、“藕花洲”一日游活动、吃西瓜比赛、“藕花洲”摄影比赛、亲子龙虾垂钓比赛等,提升乡村旅游活力,不断检验景区建设成效。通过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藕花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创建情况

2014年初,桃坪乡党委、政府就提出了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构想,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若干个业务工作小组,对景区进行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和集中打造。市县有关领导和专家,多次来景区进行检查、指导我们的创建工作,县委、县政府把“藕花洲”景区建设纳入了全县的旅游总体规划,把创建国家A级旅游区写进了县党代会、人代会的报告当中。同时,我们还通过会议、简报等多种形式,向全乡群众特别是景区群众宣传景区建设和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凝集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项目资源,支持和投资景区建设。

2015年以来,桃坪乡党委、政府把“藕花洲”景区按照3A标准进行建设,不断整合各方资源,投入近4000千万元,打造藕花洲景点、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景区环境条件、完善景区内部建设,力争把藕花洲景区建成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建成为宜宾境内、川渝线结合部旅游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三、主要成效

创建工作启动以来,藕花洲景区围绕“以人为本、游客至上”的质量方针和“景观特色化、设施标准化、管理现代化、服务人性化”的“四化”质量目标,对景区软硬件进行了全面整改提升。

改善交通条件:景区内部建设乡村旅游公路20余公里,加宽改造10公里,外部交通竹海至景区11公里、县城到桃坪乡快速通道建成,景区距县城12公里,距宜叙高速入口15公里,景区的可进入性显著提高。新建硬化停车场、生态停车场4处,景区停车场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以上;完成了景区内游步道提升;规范设置了专用外部交通标识牌。

完善游览设施:新建了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完善了游客中心内部设施,配备了景区讲解员,规范设置了景区标识标牌,新增和完善旅游休憩设施。藕花洲旅游景区的保护管理遵循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依据《藕花洲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方案》的要求,在保持景区现有总体布局、形式、风格特点的前提下,对景区进行必要的开发、打造。

强化安全保障。成立了专门的藕花洲景区管理委员会,并设置了专门的景区安全保护部门,建立健全了景区安全保卫、消防制度和应急指挥中心,构建了紧急救援联动机制。

优化环境卫生:建立健全了景区环卫体系,加强了藕花洲景区环境卫生管理,实行垃圾流动清扫,确保日产日清。在景区共设置分类的垃圾桶80余个,固定垃圾池24处,在游客中心等处建设旅游厕所7处。

提升邮政服务:在游客中心设置了邮政服务点,可为游客提供纪念邮票、明信片购买,盖纪念戳及办理快递等服务。游客中心内还设置了可直拨国际长途的公用电话1台及WIFI服务,设置了手机充电等便民服务点。

健全购物管理:在游客中心设购物区,售卖本地特色商品,重点为桃坪乡本地土特产品,如莲藕系列产品、农副土特产大米、菜油等;加强了购物场所管理,严格推行诚信服务公约。

规范景区管理:成立了藕花洲景区管理委员会,统筹管理藕花洲景区旅游资源,形成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保护、统一管理、统一运行的管理格局。加强了游客意见收集和投诉处理,投诉处理率和游客满意率均达100%。

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近年来,景区依托新村建设,统一农村建房风格,拆除不协调建筑,对景区及周边建筑进行了风貌整治,隐蔽美化处理电力、通讯设施;加强了景区环境保护,加大景观的保护投入,对景区内的园林、书院等设施等进行了保护性修复维护。

2015年景区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0.035亿元,人均每年增收0.18万元。2016年景区共接待游客3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0.09亿元,人均每年增收0.22万元。2017年景区接待游客已突破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0.12亿元,人均每年增收0.3万元。藕花洲景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极大了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附件2

凤垚香谷水世界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

一、景区基本情况

凤垚香谷水世界地处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各类物产丰盈的宜宾市明威乡平岩村,宜宾城区17公里,距离成都250公里;项目一期投资3.8亿元,占地800亩。建设以花卉种植观赏、水上运动娱乐旅游为主的“生态运动游”。二期和三期预计投资3亿元,打造以彰显茶文化、拓展香道文化、乡村酒店业为载体,着力打造成集生态循环农业、低碳康养、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度假区。

公 路:景区现有交通条件便利,凤垚香谷水世界依托高速公路主要是渝昆高速,高速出口(象鼻出口或宜宾北出口)与景区连接线为Y016,交通十分便利。

客 运:明威乡境内有客运站,市内可在北门车站乘坐线路班车直接到达景区的正门,且出租车等交通工具进出方便,交通十分便利。

景区介绍:凤垚香谷地处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各类物产丰盈的宜宾市明威乡平岩村,占地2800亩,由宜宾凤垚香谷水世界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全力打造,广州智立方旅游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用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顾问管理。是集凤垚香谷水世界、花海、山水瀑布、温泉 SPA 养生保健、峡谷漂流、茶叶沉香种植观光、旅游餐饮酒店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景区。

景区一期投资3.8亿元,占地800亩,主要包括凤垚香谷水世界和花海两大项目。凤垚香谷水世界是川南地区首家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亲子互动性最强的室外主题水上乐园,项目包含随波逐流的休闲漂流河、大人和小孩戏水互动的大型亲子水寨、惊险刺激的梦幻海啸池、速度与激情完美结合的四彩竞速滑梯、感受自由落体的高速滑梯、水上滑行的超级大喇叭等大型游乐设施,给游客一个清爽愉悦的夏日体验。景区内的花海观光基地由品种多样的花卉组成,五彩缤纷的花海呈现出空前的视觉美感。花香四溢的花海与水世界仅一河之隔,遥相呼应,带给游客一个释放身心的“生态运动游”。

旅游活动:景区先后开展了水上狂欢节、乡村花卉节,等主题旅游活动,提升旅游活力,不断检验景区建设成效。通过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创建情况

翠屏区委、区政府、区旅游局高度重视凤垚香谷水世界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作,区领导多次听取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亲临凤垚香谷水世界指导督促创建工作,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领导齐心抓,责任单位具体抓”的高效创建工作格局。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将景区创建工作纳入区政府工作目标,倒排工期,明确职责,共同推进项目建设,为创建3A提供了保障。同时,我们还通过会议、简报等多种形式,向全乡群众特别是景区群众宣传景区建设和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凝集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项目资源,支持和投资景区建设。

2015年以来,景区按照3A标准进行建设,不断整合各方资源,投入近3.8亿元,打造水上游乐设施、花海景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改善景区环境条件、完善景区内部建设,力争把景区打造成为集生态循环农业、低碳康养、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度假区。

三、主要成效

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景区各项资金总投入3.8亿元,为创建3A奠定了良好的坚实基础。在创建工作中,紧紧围绕3A目标,按照规划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对景区软硬件进行了全面整改提升。

旅游交通便捷畅通:为方便游客顺利抵达景区,在各高速路出口、通往旅游区道路沿线主要交叉路口增设了外部交通标识牌。景区内建有自配停车场1个,总面积10000余平方米,符合生态停车场标准,完成了景区内游步道提升。

游览设施规范完善:新建了游客服务接待中心,面积达4300平方米,完善了游客中心内部设施,规范设置了景区标识标牌,新增和完善旅游休憩设施。

旅游安全保障到位。设有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有专职安全巡查部门,制定有《凤垚香谷水世界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消防演练,景区至今无安全事故发生。在景区内安装监控探头23个,配备消防器材30套,灭火器100余个;在危险地带设有防护栏,安装安全警示牌60个。医务室有专职医护人员2名,配日常药品、急救箱、担架、氧气瓶等设备;建立有紧急救援体系,与明威乡卫生院签署了绿色医疗协议,能就近运送伤病员。

景区卫生干净整洁:景区在游客的密集地段建有厕所4处,共有40个厕位,其中无障碍厕位2个。在游客中心及游线上设置垃圾箱30个,垃圾随时处理、日产日清,垃圾转运点远离景区;游客就餐环境服务良好,菜式具有景区及宜宾特色,食品卫生符合国家标准。

邮电服务方便快捷:在游客中心提供邮政纪念服务和信函邮寄等邮政业务,设计有纪念信封、明信片等;景区全域实现了wifi覆盖;景区内设有移动、联通、电信信号全覆盖。

旅游购物特色突出:在景区主入口设置旅游购物商店1个,在景区内还设有购物点2个,环境整洁,秩序良好,提供特色旅游产品10余种。景区对商店具有统一管理措施和手段,商品码放整齐、明码标价,无过期和伪劣商品出售。

综合管理措施有力:景区管理机构设置合理,制定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每年组织员工全员培训,培训内容涵盖质量、安全、导游、卫生、环保、统计等,确保员工在各自岗位充分发挥作用,为游客提供舒适贴心的服务。

景区设计有凤垚香谷水世界形象标识logo,广泛用于宣传资料、旅游产品,已被游客熟悉和认同;投诉机制健全,游客中心设有投诉室,开通投诉电话,设有游客投诉意见箱和记录簿,游客投诉能及时有效得到妥善处理,至今未发生重大质量投诉。

景区重视宣传工作,开通了景区官方网站,可实现网上游览,网上餐饮、住宿及旅游产品的查询,为远程游客提供了方便。

社会效益明显,景区内员工98%上为本地居民,为当地直接增加了40多个就业机会,同时带动了周边三产业的发展,为周边居民收入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有效促进了翠屏区旅游的快速发展。

资源环境保护完好:景区坚持保护优先,保护与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有各种具体的保护措施和规范的保护制度。

景区出入口环境整洁,秩序良好,有相应的游客集散场地;建筑设施格调统一、环境氛围浓郁;污水统一达标排放,没有污染水源等,景区的空气、噪声及地表水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

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2016年景区共接待游客30.4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80万元,带动当地居民增加就业人数1300人,人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景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极大了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附件3

茶园牧歌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

一、景区基本情况

茶园牧歌位于宜宾市翠屏区明威镇境内,距明威场镇4公里,距宜宾市中心20公里;明威镇幅员面积66.7平方公里,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9%,平均海拔360米左右,绝对高度差约100米,属亚热带温湿润性季风气候类型。明威镇水资源丰富,林木苍翠,土地肥沃、地理位置优越,有着“天然氧吧、秀美山乡”的美誉。近年来,明威镇以“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借助产业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为产业发展思路,以“农旅融合”、打造“田园综合体”为载体,以“醉美丘陵、迷人茶园”为形象定位,以茶园牧歌景区建设为发展重心,打造以茶园牧歌景区为核心的全域乡村旅游。

公 路:翠屏区明威镇现有交通条件便利,与市区,通过象明公路(县乡连接道)和内宜高速,与宜宾城区紧密相连;还有通往其他乡镇的大交通网与各中心村之间的交通联系网,大大缩短茶园牧歌景区至宜宾、成都、重庆等周边大中型城市的距离。

客 运:明威镇内有客运站,县城开往省内外的各类客运车辆已达日百余班次。到景区周边有公交车每日20余班次、且出租车等交通工具进出方便,交通较为便利。

景区介绍:茶园牧歌景区位于明威镇燕山社区,景区面积4500亩(其中核心区面积3000亩),辐射带动面积2.3万亩。茶园牧歌建于2013年,作为农旅融合的典型代表,茶园牧歌主要有以下4个景点:低山茶园喷雾景观、廉政文化长廊、燕山民居、茗缘茶厂。在打造景区过程中,燕山社区探索出了“三转一引”建共赢长效机制、“三位一体”建生态农旅融合发展基地的新型特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观茶、品茶、吃茶餐、看茶艺表演,目前集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茶园牧歌吸引着八方来客。

旅游景观景点:已建成以茶叶为主题的茶园景观,主要有4个景点: 低山茶园喷雾景观、廉政文化长廊、燕山民居、茗缘茶厂。面积4500余亩,并在景区公路沿线、农户房前屋后大量栽种各类花卉,使景区成为四季花园。

旅游传承文化:挖掘传承“把以民为先作为行事规矩”的“先民矩矱”文化和“侯岗精神”,形成民俗文化表演队伍,每年重阳、元旦、春节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使游客、群众得以娱乐并传承民俗文化。在游客中心修建4个品茗亭,可欣赏宜宾早茶茶艺表演。

旅游廉政文化:以茶叶弘扬廉政文化和明威寓意“公生明,廉生威”主题,打造了茶廉文化长廊,通过展示书法、摄影、漫画等多种形式,体现润物无声,让廉政作为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根植于民众心中。

旅游活动:自茶园牧歌开展观茶品茗、茶廉文化长廊为主题的大型活动、“最美燕山”摄影活动、“烤薯节”游活动、宜宾早茶节活动、亲子龙虾垂钓比赛等,提升乡村旅游活力,不断检验景区建设成效。通过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茶园牧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创建情况

2014年初,明威镇党委、政府就提出了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构想,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若干个业务工作小组,对景区进行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和集中打造。市区有关领导和专家,多次来景区进行检查、指导我们的创建工作,区委、区政府把茶园牧歌景区建设纳入了全区的旅游总体规划,把创建国家A级旅游区写进了区党代会、人代会的报告当中。同时,我们还通过会议、简报等多种形式,向全镇群众特别是景区群众宣传景区建设和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凝集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项目资源,支持和投资景区建设。

2015年以来,明威镇党委、政府把茶园牧歌景区按照3A标准进行建设,不断整合各方资源,年均投入3000万元,累计投入1亿元,打造茶园牧歌景点、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景区环境条件、完善景区内部建设,力争把茶园牧歌景区建成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建成为宜宾境内、川渝线结合部旅游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三、主要成效

创建工作启动以来,茶园牧歌景区围绕“以人为本、游客至上”的质量方针和“景观特色化、设施标准化、管理现代化、服务人性化”的“四化”质量目标,对景区软硬件进行了全面整改提升。

改善交通条件:景区内部建设乡村旅游公路20余公里,加宽改造10公里,景区距场镇城4公里,距宜叙高速入口10公里,景区的可进入性显著提高。新建硬化停车场、生态停车场3处,景区停车场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以上;完成了景区内游步道提升;规范设置了专用外部交通标识牌。

完善游览设施:新建了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完善了游客中心内部设施,配备了景区讲解员,规范设置了景区标识标牌,新增和完善旅游休憩设施。茶园牧歌旅游景区的保护管理遵循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依据《茶园牧歌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方案》的要求,在保持景区现有总体布局、形式、风格特点的前提下,对景区进行必要的开发、打造。

强化安全保障:成立了专门的景区管理委员会,并设置了专门的景区安全保护部门,建立健全了景区安全保卫、消防制度和应急指挥中心,构建了紧急救援联动机制。

优化环境卫生:建立健全了景区环卫体系,加强了茶园牧歌景区环境卫生管理,实行垃圾流动清扫,确保日产日清。在景区共设置分类的垃圾桶80余个,固定垃圾池24处,在游客中心等处建设旅游厕所2处。

提升邮政服务:在游客中心设置了邮政服务点,可为游客提供纪念邮票、明信片购买,盖纪念戳及办理快递等服务。游客中心内还设置了可直拨国际长途的公用电话1台及WIFI服务,设置了手机充电等便民服务点。

健全购物管理:在游客中心设购物区,售卖本地特色商品,重点为明威镇本地土特产品,如早茶系列产品、手工芽菜、林下鸡、无花果、炕花生等;加强了购物场所管理,严格推行诚信服务公约。

规范景区管理:成立了茶园牧歌景区管理委员会,统筹管理茶园牧歌景区旅游资源,形成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保护、统一管理、统一运行的管理格局。加强了游客意见收集和投诉处理,投诉处理率和游客满意率均达100%。

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近年来,景区依托新村建设,统一农村建房风格,拆除不协调建筑,对景区及周边建筑进行了风貌整治,隐蔽美化处理电力、通讯设施;加强了景区环境保护,加大景观的保护投入,对景区内的园林、书院等设施等进行了保护性修复维护。

2016年景区共接待游客3万人次以上,其中入境游客约100余人。同时,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将闲置的老村级阵地作为茶加工厂房入股茶叶专合社,实现每斤鲜叶提取1角钱的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旅游综合收入0.01亿元,人均每年增收0.22万元,茶园牧歌景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极大了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