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沈军同志在第三季度全市旅游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0年10月21日 10阅读 来源:宜宾市旅游外侨局 2017/9/26

(2017年9月22日)

沈  军

尊敬的李敏部长、张平副市长,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对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旅游工作作简要小结,对2017年第四季度全市旅游工作重点作初步提示。稍后,李敏部长、张平副市长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2017年前三季度的旅游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市旅游系统围绕“奋战一年,提档升级,实现旅游发展大变化”的工作要求,紧扣建设旅游强市和国家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奋斗目标,坚持以“重点景区”带动“全域旅游”,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8月,全市旅游总收入377.48亿元,同比增长30%;游客接待量3965.54万人次,同比增长17.79%。

一是突出全域旅游抓规划。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川南经济区”等规划,修改完善《宜宾市旅游发展规划》《向家坝旅游度假区规划》;编制下发了《宜宾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宜宾市主城区生态三江旅游规划》;完成了《大竹海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初稿,启动了《宜宾市旅游交通发展规划》《宜宾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7个县(区)编制产业发展、全域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扶贫等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16个,各县(区)正在编制或完善旅游总体规划和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李庄古镇、五粮液园区、三江口等重点景区发展规划,推动以县域区域为基础、景区景点为重点、旅游功能区为支撑、旅游走廊为纽带的全域旅游发展。

二是突出景区提档抓创建。全市旅游景区专项整治扎实有效,蜀南竹海、兴文石海创建5A级景区通过省级景观质量评估,创建实施方案不断优化提升,基础设施、景点打造、智慧旅游等改造提升项目加快推进,同步开展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李庄古镇、五粮液园区5A级景区创建方案正在编制完善,僰王山创4A级景区通过现场验收,蜀南花海、西部竹石林、横江古镇、龙茶花海、胜天红岩山、春风花海、石菊古地、凉水湾、石李桃花、翠屏山10家景区创建4A级景区通过省级景观质量评估。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3A级以下景区创建工作全面有序推进,蜀南竹海、李庄古镇、两江乡村旅游度假区3家景区通过了省级旅游度假区景观质量评估,全市申请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6家、3A级景区13家。

三是突出项目开发抓招商。召开了全市重点旅游项目推进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拳头”引领全域、“全民”推动全域、“全力”旅游招商、“全速”推进改革、“全员”强化培训、“全面”督查考核的工作要求。统筹梳理旅游项目,完善旅游项目库,新包装推出61 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52亿元,借助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等平台,多渠道开展旅游项目推介、洽谈和签约活动,我市获评2016年四川旅游投资10强领先市(州),有6个项目入选四川重大旅游招商引资项目。1—8月,实现招商签约71.26亿元,到位资金38.29亿元,与四川九鼎新希望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意向投资20亿元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四是突出示范打造抓扶贫。切实实施 “十三·五”旅游扶贫专项规划,召开了全市旅游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开展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创建6个、市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创建10个、民宿达标户创建50个,争取省级专项资金450万元,市级下拨专项资金625万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编制实施《宜长兴现代特色农旅融合示范带乡村旅游规划》,打造七彩翠屏、牧歌竹海、富硒僰乡等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开展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强县创建1个、特色业态经营点创建13家、科技旅游园区1个、五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创建6家,凉水湾、大雁岭、蜀南花海、龙茶花海、春风花海、石菊古地、石李桃花、梦缘山谷、川南休闲谷等一批特色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相继建成,先后举办桃花节、红高粱节、樱桃采摘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68场次。1—8月,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102.4亿元。

五是突出市场拓展抓营销。利用端午、“五一”等节日策划宣传促销活动20余场次,配合话剧《赵一曼》进京演出开展了专题宣传营销活动,组织300多名国内外茶业界人士举办了“美在宜宾”之夜活动,成功举办 “山水宜宾·全域乐游”——2017清凉之旅(长宁)营销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投放了旅游形象广告,设计并实施高客站至李庄城市旅游公交车旅游形象宣传,在省旅游发展委办公楼、华夏航空专属航机杂志、成渝、宜泸、成自泸、宜叙等高速公路及成都市、重庆市的重点区域开展了户外灯箱、户外广告等宜宾旅游宣传,加强了宜宾旅游网和微博微信建设,增设了英语网站、电子商务、虚拟景区、自助导游导览、预警信息发布等服务,在宜宾电视台开办了《乐游宜宾》专栏节目,组团赴西安、重庆、泸州、自贡等地参加了秦岭与黄河对话大型主题活动、第五届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旅游业界达人体验活动, 推介景区景点、旅游线路和特色旅游商品,提升了宜宾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六是突出活力提升抓改革。市、县(区)调整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实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双组长”制,充实了成员单位,形成了党政统筹抓、市县(区)联动抓、部门合力抓旅游的工作机制。完成了市旅游发展委的组建,县(区)旅游发展局的组建正在抓紧进行。市、县(区)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65亿元,蜀南竹海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相关交接工作全面完成,出台了《A级景区创建奖励办法》和《旅行社营销奖励试行办法》。在浙江大学举办了旅游业转型发展培训班,邀请专家举办了宜宾市乡村旅游扶贫专业人才研修班。

七是突出环境优化抓安全。始终把旅游安全抓在手上,先后召开2017年度、重大节日、旅游旺季及汛期旅游安全工作会12次,专题安排部署旅游安全工作。狠抓旅游安全监管,层层落实领导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旅游安全检查、市场秩序整治、隐患排查整改和安全生产培训,先后组织市场整治行动3次,检查旅行社、星级宾馆、购物店、汽车公司、旅游团队252家(个),下架不合理低价游商品26件,行政约谈企业3家、责令整改2家。坚持抓好行业管理,开展了精准指导企业、规范服务标准、文明旅游宣传、假日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八是突出责任落实抓督查。及时向各县(区)、临港开发区分解下达了旅游产业年度目标任务,向“宜长兴现代特色农旅示范区”范围的五个县(区)下达了乡村旅游年度目标任务,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建立了“双月交账制”“季度检查制”“创A通报制”,每个季度召开旅游工作现场推进会,参观学习产业发展、景区打造、酒店建设等特色亮点,强化问题导向、责任导向、目标导向,确保了旅游强市工作加快推进、有效落实。

二、全市旅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市旅游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发展旅游的认识不深。一要解决好怎么抓旅游的问题:1.造声势,2.造人才,3.造景区;二要解决旅游怎么破题的问题:1.什么人来?2.为什么来?3.怎么来?4.来了干什么?5.走了还来不?三要解决好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1.资源基础,2.发展条件,3.高积极性;四要解决怎样推动旅游大发展的问题:1.创新理念,2.狠抓旅游+,3.产业旅游。二是推进落实的力度不大。有的县(区)景区创建工作推进不力,投入严重不足,项目建设进展缓慢。三是要素建设的重视不够。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接待点、宾馆酒店、景区连接线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到位、决心不坚定。四是市场监管的要求不严。旅游景区及至景区公路沿线还存在乱搭乱建等脏乱差问题和强迫消费等市场乱象,旅游投诉时有发生。

三、2017年第四季度的旅游重点工作

第四季度,我们将紧盯 “奋战一年、提档升级,实现旅游发展大变化”的要求,紧扣2017年实现全市旅游总收入530亿元以上、增速25%以上的目标,突出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抓好六项工作。一是抓好项目招商,搭建投资合作平台。在前期策划包装旅游推介项目84个、总投资740多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旅游项目,对接旅游企业,全力筹办“三江邀明月、创业故乡行”知名川商进宜宾旅游项目推介会。二是抓好宣传营销,拓展旅游客源市场。精心筹办“山水宜宾·全域乐游”——神奇之旅(兴文)秋季营销活动,为确保实现旅游经济年增速、国庆黄金周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精心提炼主题,高水平策划并在明年5月推出一个独具宜宾特色的成建制的旅游节庆活动。三是抓好品牌创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以重点引领全域,加快推进蜀南竹海、兴文石海5A级景区创建工作,力争通过国家旅游标评委景观质量评估并进入5A预备名单,李庄古镇、五粮液园区编制完成5A级景区创建规划。全力抓好已通过4A级景区创建景观质量评估的10家景区的整改提升工作,确保全年成功创建A级景区14家以上(其中4A级景区4家以上)、特种旅游景区1家以上、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以上。四是抓好乡村旅游,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全力推进宜长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及核心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景区景点,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强县、科技旅游园区、特色业态经营点、星级农家乐、旅游扶贫示范村、民宿达标户等农旅融合示范品牌。五是抓好安全监管,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坚持不懈把旅游安全工作抓严抓实,在严格落实责任、加强日常检查、排查整改隐患上下功夫,抓好应急管理,精心组织酒店火灾应急救援演练和消防技能培训,筑牢旅游安全防护网。六是抓好考核督查,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对2017年度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宜长兴现代特色农旅示范区”乡村旅游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查漏补缺、督导督查,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加大对建设旅游强市责任分工方案、建设旅游强市工作推进会责任清单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及时谋划2018年度旅游工作,力促全市旅游大发展、大变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