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决算管理有关规定,部门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宜宾市旅游和外事侨务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其主要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旅游和外事侨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开放和外事侨务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拟订全市旅游和外事侨务发展的政策意见和规范性文件,为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决策提出建议。负责本系统、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2)负责统筹协调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工作,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制订并组织实施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旅游专项规划、旅游跨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评审各县(区)旅游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对本市旅游规划进行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旅游资源开发、重大旅游项目规划建设、旅游安全、旅游应急救援、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假日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推进旅游体制和机制改革工作,指导重点旅游企业发展、旅游新业态的规划和开发以及招商引资工作。会同财政部门管理和使用旅游产业发展资金。
(3)制订全市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市场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宜宾整体旅游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推广活动,推动宜宾旅游国际化。
(4)负责全市旅行社的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旅游投诉处理、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指导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诚信体系建设和行业组织的业务工作。
(5)负责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并组织实施旅游人才规划,指导旅游教育培训工作,推动人才兴旅工作。监测旅游经济运行,负责旅游信息化建设、旅游统计和行业信息发布工作。
(6)拟订全市外事侨务工作规划并监督实施,审核县(区)、市直部门报请市委、市政府审批的涉及外事工作的文件,审核报批在宜举行国际会议的有关事宜,牵头协调全市外事侨务工作和重大涉外、涉侨活动。
(7)归口管理全市因公出国(境)工作,编制因公出国(境)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因公出国、赴港澳相关事宜的审核报批及证件管理。组织开展涉侨经济、科技、文化合作与交流及涉侨宣传、华文教育工作,协调涉侨经济投诉工作。
(8)负责来我市访问或进行公务活动的国宾、党宾、外国驻华外交人员和重要港澳人士、重要侨领、华侨华人社团的邀请报批和接待工作以及接待中相关的礼宾事宜,统筹安排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的外事活动。
(9)统筹协调我市与外国驻华使领馆和港澳特区政府驻川机构的联络交往事宜,开展对华侨华人及其社团和港澳地区侨界的联谊服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侨务对台工作。
(10)负责我市国际友好城市的交往及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关系的报批事宜,指导全市民间对外交往工作,为全市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提供外事服务。
(11)依法开展归侨侨眷和华侨华人在市内的合法权益保护工作,承办归侨侨眷身份、侨资企业资格认定工作,组织开展涉侨捐赠并参与监督检查,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归侨、侨眷代表人士的人事安排工作,联系指导市内涉侨社团工作。
(12)负责来宜采访的外国记者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牵头协调相关部门管理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宜活动和市内民间组织涉外活动,指导有关部门管理外国专家工作,协调处理我市公民在国外的领事保护事宜及外国人、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宜涉案事宜,参与处理全市重大涉外、涉侨、涉港澳案(事)件。
(13)指导全市外事侨务部门进行对外政策、外事纪律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监督检查外事纪律和保密制度的执行情况,协助处理违反外事纪律和保密规定的重大案件。
(14)承担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2015年主要工作:
一是安全有序成功举办文旅节。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按照文旅节筹委会安排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和县(区),齐心协力,借势发展,全力抓好2015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筹办工作,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加强景区景点建设,推出旅游精品线路,宣传展示旅游形象。邀请460多名中外嘉宾参会,开展主要活动、配套活动、县(区)分会场活动30余场次,开发低空旅游、水上旅游等新产品。黄彦蓉副省长和国家旅游局杜江副局长等领导及亚太旅游协会首席运营官马里奥·哈迪等外宾出席重要活动并给予充分肯定,参与报道媒体160余家,签约项目24个、总金额达169.81亿元,其中我市签约项目15个、总金额101.1亿元。二是文旅融合加快发展。深入挖掘长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宜宾特色文化,打造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李庄古镇、五粮液等文化旅游景区和《长江之头》《五粮印象》、长江公园水影声光表演等文化演艺产品,举办了南溪古街汉式婚礼、兴文石海大坝高桩、筠连清溪沟苗彝风情会等民俗文化活动,推出了宜宾文化生态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以及川南文化生态三日游和白酒金三角旅游、南丝绸之路文化旅游、长江经济带旅游、红色旅游、自驾游等9条文化生态旅游线路。三是宣传营销成效显著。制作了“美丽中国、山水宜宾”形象宣传片在央视、四川卫视播出,编印了宣传画册、旅游地图、自助手册和《宜宾文化》等宣传品,组织中省市及海外媒体宣传宜宾旅游160余家(次),成功举办欧洲熊猫粉丝四川探亲之旅收官活动、文旅节旅游洽谈交易会,精心组织参加了第二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第四届全球旅游网络营运商合作交流会等重大营销活动,赴青岛、深圳开展了旅游专题营销活动,利用网络媒体等新技术宣传宜宾旅游20万余次,推广应用了智慧旅游手机APP和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举办了红色文化旅游节,极大提升了宜宾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品牌创建成果丰硕。对李庄古镇、蜀南竹海、兴文石海、五粮液、夕佳山民居等景区进行了升级改造,七洞沟、南溪古街、流杯池公园3家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兴文石海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天池公园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长宁县成功创建四川省旅游经济强县。五是项目投资强力推进。包装、筛选旅游项目近100个、总投资400多亿元,利用中国(四川)旅游投资大会等平台开展项目推介、洽谈和签约活动,举办了川滇黔渝结合部旅游联盟推介会,低空旅游、水上旅游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对上争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782万元,比上年增长78.5%。全年实现旅游招商签约170.95亿元,同比增长246.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3.24亿元,同比增长52.7%;完成旅游项目投资55.87亿元,同比增长66.1%。六是旅游商品开发实现突破。包装推出了“全竹宴”、“苗家菜”、三江河鲜等特色旅游餐饮,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商品100多个,评选、包装、设计了20大优秀旅游商品和30个入围旅游商品。五粮液、川红红茶系列、南溪孝善坊手工豆腐干3个商品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金奖(全国评选金奖95个,全省获金奖9个,我市占全省金奖数的三分之一)。五粮液集团、川茶集团成功创建四川省旅游商品示范基地,长宁县温州商城成功创建5A级旅游购物点。七是基础设施明显提升。对机场路、兴文县城至石海景区等9段旅游公路进行了全面整治。新建了覆盖各县(区)的智慧旅游综合监管平台。大力实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85个,其中3A级8个、2A级25个,其余均达到A级厕所标准。旅游标识标牌系统建设全面完成,安装旅游标识标牌306块。扶持建设改造鲁能皇冠假日酒店、世外桃源度假酒店等高品质酒店3家。八是依法治旅深入推进。狠抓旅游安全、应急管理和市场整治,与县(区)、企业签订了旅游安全责任书,修订完善了应急预案,联合公安、安监、工商、质监等部门开展了旅游安全检查、应急演练和市场整治行动,举办了“文明旅游从我做起”演讲比赛,持续开展了游客满意度调查整改工作和节假日志愿者服务活动,确保了旅游安全,规范了市场秩序,提升了服务质量。先后开展旅游安全检查30余次、旅游执法检查10余次、旅游应急演练2次、志愿者服务活动5次。九是乡村旅游扶贫扎实有效。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扎实推进旅游扶贫工作,打造梯田花海、花漫水乡、西部农庄、大雁岭、花千谷等一批乡村旅游特色休闲景点,强化贫困区域内景区、线路、产品宣传推广,举办栀子花节、梨花节、李花节、荷花节等特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30余场次,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000余人次,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模范户2个、金牌农家乐26个、致富带头人20人,筠连县成功创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申报创建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1个、特色乡镇2个、精品村寨5个、特色业态经营点38个。全市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102亿元。定点帮扶扎实有效,为定点扶贫联系村兴文县僰王山镇太安村解决资金65万元,帮助编制了发展规划,修建通畅公路2.8公里、图书室1个,改造贫困户危房3户,邀请专家培训干部群众120人,送出培训村组干部和贫困户28人,班子成员定点帮扶贫困户15户、走访慰问贫困户90户,并为村小建立微机室1个、安装健身路径1套、捐赠教学器材1套。
(二)外侨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外事管理严格规范。严格落实中、省、市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定,把好审核审批关口,提升了出访实效,党政干部出访人数控制在省上下达的控制数内。抓好境外非政府组织、外国记者管理,强化敏感期间管控,引导外媒全面、客观、真实反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营造了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做好海外领事保护工作,建立了境外人员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持续开展海外风险常态化安全教育,依法妥善处置涉外事件,确保了安全稳定。二是对外交流务实有效。组织6个自组团赴俄罗斯、德国、韩国、乌干达等国开展经贸、投资、人才、旅游、友城等交流合作,邀请俄罗斯原第一副总理、俄罗斯奔萨州代表团、韩国潭阳郡政府代表团、香港驻成都经贸办事处等10个团组来宜访问交流,签署合作协议、谅解备忘录6个。邀请15个国家46名外宾成功举办2015年宜宾早茶品介会,组织企业参加世界竹博会、川法农业中小企业高峰会等国际交流活动6场次。邀请俄罗斯、法国前政要和外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官员及侨商、企业代表在中国西部(四川)进口展暨国际投资大会期间,开展外事会见、商务洽谈、考察访问和参加“宜宾市产业投资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宣传推介了宜宾,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主动参与中俄两河流域地区合作,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与俄罗斯奔萨州对接机械制造、养殖种植等合作项目,中俄茶产业链合作项目积极推进。三是侨务工作不断拓展。邀请海外华商、侨领、商会来宜考察洽谈项目10批次,促成新加坡天府商会与丝丽雅集团金喜来酒业公司签署东南亚市场开拓合作协议、与宜宾模范电子商务咨询公司签订1500万元投资协议,一医院与北美医学专家开展第四届医学交流活动、签订“中美皮肤医学培训中心”合作意向书并在印第安纳大学开设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组团参加了世界华商大会、东盟华商会、海科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西洽会等活动,指导成立了宜宾市华侨华商联合会,与浙江乐清市外侨办结为友好单位,搭建了侨务引资引智新平台。争取侨心工程捐赠40多万元。
二、部门概况
宜宾市旅游和外事侨务局为市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属一级预算单位。
三、收支决算总体情况
2015年宜宾市旅游和外事侨务局收入决算总额为2593.27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1782.96万元,上年结转收入758.92万元,其他收入51.39万元。收入决算总额较2014年增加330.53万元,主要原因我局承担了2015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会务工作。
2015年宜宾市旅游和外事侨务局支出决算总额为1762.20万元,其中:商品服务等支出1570.4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4.84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9.6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7.32万元。支出决算总额较2014年增加300.57万元,主要原因是我局承担了2015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会务工作。
四、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宜宾市旅游和外事侨务局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保障该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承担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相关工作。
基本支出,是用于保障宜宾市旅游和外事侨务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项目支出,是用于保障宜宾市旅游和外事侨务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商品服务业等支出1570.40万元。主要用于项目支出和人员工资、日常运转等支出。
(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4.84万元。主要用于机关单位退休人员工资支出。
(三)医疗卫生支出19.64万元。主要用于机关单位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及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
(四)住房保障支出37.32万元。主要用于机关单位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五、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宜宾市旅游和外事侨务局2015年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履行一般行政管理职能、维持机关日常运转而开支的机关运行经费合计37.77万元。
(二)政府采购情况
2015年我局办公设备购置费支出7万元,通过政府集中采购台式电脑8台,笔记本电脑2台,复印机1台,传真机2台,共计6.35万元,节约采购资金0.65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2015年我局固定资产年末数为322.02万元,分别为:
1.门面1间共计11.83万元
2.汽车7辆共计200.09万元,分别为轿车6辆,中型客车1辆。其中轿车2辆已报废,待完善手续后下账。
3.其他固定资产110.1万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