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第六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宜宾峰会——首届文旅融合创新品牌高峰论坛暨文旅融合创新品牌(2019)理论研讨会开幕式在宜举行。
近年来,搭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快车,宜宾文化旅游发展画卷不断延伸,资源价值越发凸显,宜宾持续加大对当地文旅品牌的创建力度,在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不断作出创新实践。
本次文旅融合创新品牌发展峰会在宜宾举办,既是对宜宾文旅产业发展成效的肯定,也是对宜宾文旅融合发展的一种鞭策,宜宾也将以此次峰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彰显文化资源优势,传播特色文化,丰富宜宾优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旅游业优质高效发展,推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文化旅游强市建设。
开幕式上,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委员蒙曼,腾讯文旅总经理宋可心先后作主题演讲,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院长、人民文旅智库首席研究员张国洪发布课题成果;与会领导专家为“2019首届文旅融合创新品牌50佳”部分出席代表颁发证书。
副市长王力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教社团部部长李殿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开幕式后,先后举行了“新时代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圆桌论坛、“文旅融合的产业布局与品牌创新”圆桌论坛及“农文旅融合与供销合作社品牌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宜宾日报记者 黄铄然)
相关链接:蒙曼谈文旅融合:眼睛看着水云乡 心里想着名胜流
蒙曼在论坛上发言。
“向者名胜流,经兹水云乡。”谈到文旅融合,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委员蒙曼引用了宋代诗人白麟的这句诗。她说,其实文化旅游的融合就是如此,眼睛看着“水云乡”,心里想着“名胜流”。“眼睛有一个广度,心里能有一个深度,眼里有好奇,心中有回味,这个应该是旅游达到的境界。”
如何达到这样的境界呢?蒙曼的回答是:要懂自己、懂游客、懂情谊。
“懂自己,我觉得要知道自己的文化背景是什么,知道自己的自然背景是什么,然后以现在的人文精神和能力,去为这个深厚的背景服务。千万不要把自己的东西丢了,也不能把自己的东西搞砸了,然后变成一个自己都不认识的地方。”蒙曼认为,在这一过程中,要重点做好“选择”与“协调”。“比方说五粮液能代表我们这个地方,蜀南竹海也代表这个地方,怎么样让它协调起来?这是真正考验人们文化力和城市发展力的。”
“现在是自由行的时代,你的心得跟着游客走。”蒙曼以宜宾为例打了个比方,“游客来到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喜欢酒的,带他去看五粮液集团;喜欢茶的,让他去看宜宾的早茶;喜欢历史的,去看李庄古镇;喜欢美食,带他去吃燃面、白肉……有这样一些文旅方案存在,有这样的线路系统存在,有这样的服务保障存在,这样的话才叫做懂游客,才能够让游客心甘情愿地跟着我们走,然后走出来,觉得有趣味。”
“情谊其实是文旅产业的最终基础。”说到“懂情谊”时,蒙曼提到了宜宾李庄古镇,“代表我们宜宾情谊的经典的表达,应该是抗战烽火中李庄发出来的声音,一切需要的地方都有供给。”
李庄,有万里长江第一镇之美誉。在抗战时期,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李庄人用博大的胸怀和气量接纳了国立中央研究院、国立中央博物院、国立同济大学等著名学府、学术机构,为傅斯年、董作宾、李济、梁思成、林徽因等一大批学者安置了一张安静的书桌。
“李庄现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我没去看‘山清水秀’,先就要看看李庄。其实这也就是我们内心,对那份情谊的一个回馈。这个地方人和人相互之间是有感情的,所以我觉得把这份情义,发扬出来,也是现在特别需要的一个东西。”蒙曼说,“懂情谊”的背后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建设,不仅仅要建设有温度的旅游产品,要建立有温度的旅游服务,更要建立一个有温度的大的人文背景。“其实这样的话,就不仅仅是旅游产业的提升了,更是整个城市境界的提升,是我们这个地方最终能够得到的精神滋养。”( 宜宾新闻网记者 李清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