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唱响文旅融合大戏

2020年10月21日 10阅读 来源:宜宾新闻网 2019/6/11

宜宾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馈赠了众多文明瑰宝,慷慨的自然赋予了一片秀美山川,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为文旅融合提供了丰富资源。

从空中俯瞰,宜宾是一块绿色福地:蜀南竹海景区绿阴如盖,翠屏山城市森林公园郁郁葱葱,川茶集团生态旅游示范区秀丽如画;

走进去探访,宜宾是一片红色故土: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故里,中国营造学社、同济大学的旧址,先烈足迹从这里追寻,爱国主义精神在这里传扬;

再细细品味,宜宾又是一方文化沃土,多姿多彩的长江文化,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底蕴深厚的酒文化,独具特色的竹文化,更有李庄古镇、横江古镇,引来游人如织……

而这些,只是我市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9061106260627627

蜀南竹海(资料图)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开发带动战略,以5A级景区创建为龙头抓景区提档升级,以产融结合为引领抓融资能力提升,以品牌招商为载体抓产业转型发展,以大型会展为路径抓文旅宣传推广,以文化惠民为重点抓文化强市建设,推进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和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文化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6535.1万人次、增长25.23%,实现旅游总收入687.28亿元、增长27.58%。

20190611070436543654

李庄古镇席子巷

规划引领 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文化旅游是城市的“软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叫得响、能发光,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如何让“藏在深闺”的原生态景色及文化名胜也能走向大众,宜宾在思考、也在行动。

近年来,宜宾围绕构建以“长江首城、中国酒都、最美竹海、兴文石海、李庄古镇”等为支撑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实施《宜宾市主城区生态三江旅游规划》《宜宾市主城区特色文化品位展示规划》《红色旅游规划》《竹生态旅游规划》《旅游交通规划》《竹生态旅游规划》等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整合要素资源,加快产品开发,推进产业发展,形成了以县域区域为基础、景区景点为重点、旅游功能区为支撑、旅游走廊为纽带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20190611071092689268

大观楼

招大引强 项目建设“好戏连台”

放眼全市,一个个旅游景点宛如一颗颗明珠,在戎州大地上闪闪发光、竞相争辉。

如何搭建好产品推广平台,抓住主体和整体营销,将我市文化旅游“大戏”推上全国乃至世界大舞台?加快推进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突破口。

近年来,我市突出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策划包装推出重点旅游招商项目120余个、总投资1160余亿元,涵盖景区开发、运动康养、产业融合、特色小镇、基础设施等方面。对签约的重点旅游项目进行了专项督查,竹海安缇缦运动康养小镇、翠屏区百虎世界、叙州区天宫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江安县长江竹岛等33个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018年,完成旅游投资108亿元、增长86%。

大力发挥文化引领的积极作用,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让文化旅游比翼齐飞。开启以景点为依托,以节庆等为载体的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开启了以自然景观为依托的生态文化旅游;开启了以革命遗址为依托的红色旅游文化,浓墨重彩打响宜宾文化牌。

此外,积极组织开展外出参展推介活动,组团参加了省内外大型文化旅游展会,在中央电视台持续投放了宣传广告,在宜宾电视台创办《乐游宜宾》专栏,与川南五市开展了联合营销,与省外城市进行合作营销,策划开展南溪古街汉式婚礼、江安夕佳山川南民俗文化表演等特色文化旅游活动180余场次,吸引众多游客来宜旅游。

同时,以品牌创建为抓手,我市精心谋划,作出一系列部署和安排。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李庄古镇、五粮液产业园区创建5A级景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完成创建项目10个、投资10.27亿元;长宁县、兴文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项目98个、完成投资32亿元。先后创建A级景区54家(其中4A级景区1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9家。

20190611071262696269

大型原创杂技剧《东方有竹》剧照。(资料图)

依据特色 开拓发展新路径

当长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红色文化“遇上”旅游,新的经济业态被催生,文化产业价值被重塑。

大型话剧《赵一曼》、大型杂技剧《东方有竹》、长宁竹琴《竹宴》等极具宜宾特色的精品力作,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文艺作品。6部杂技赴加拿大、央视春晚等参加重大演出,音乐专题片《长江之头》等在央视播出,纪录片《宜宾非遗II》被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五粮液窖池群及酿酒作坊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市博物院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苗族蜡染技艺入选国家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制定了《加快竹生态旅游发展的实施方案》和重点工作任务、重点招商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3个清单及特色镇、村创建标准,签约竹生态旅游项目9个57亿元,打造竹生态旅游景区7家,加快推进宜叙高速竹海连接线、高铁站智慧旅游集散中心、双楠文化酒店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围绕龙头产品整合资源,充分结合现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包装推出全竹宴、豆腐宴、乌鸡宴等特色美食,开发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商品120余个,获“首届中国金牌旅游小吃”1个、“中国特色旅游商品金奖”4个。新建鲁能皇冠假日、城市名人、凯尔顿、恒旭国际等高品质酒店,整治了机场路、盐李路等9条旅游公路。新创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经营点123个、民宿达标户175户、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285家。新建改建旅游厕所400余座,获评“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

以文化视角审视旅游,以文化品位提升旅游,以文化传播带动旅游,宜宾通过深度挖掘全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全面激发文化旅游发展活力,扩大宜宾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个个让旅游业持续“生金”的市场经验巧妙“落子”,“吃、住、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交相辉映,不断创新的文旅产品乐了游客、富了百姓,成了宜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手。(陈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