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地处川、滇、黔结合部,自然条件优越,有发展竹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宜宾大力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日前,记者从宜宾市竹产业办公室获悉,2020年,宜宾市竹产业办围绕市委市政府竹产业发展总体部署,重点推进12项工作。2020年,宜宾将建成“中华竹都·最美竹海”。
龙头山下遍地是竹。(记者 何东 摄)
三产并抓 12项工作推进产业发展
“2020年,我们的竹产业发展按照‘促一产、强二产、拓三产’的发展路径,努力构建竹林景观美、文旅融合强、示范基地水平高、竹加工能力突出的格局。”宜宾市竹产业办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竹产业发展总体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宜宾市竹产业2020年重点推进12项工作。
在宜宾临港龙头山下,遍地是竹。山门前正在修建的一座低矮建筑,旁边全是大的、小的,各种品种的竹。
宜宾竹资源丰富。(记者 何东 摄)
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是竹文化主题公园的大门。“除了竹文化主题公园,这里还将建竹文化博物馆、竹工艺大师工作室等,将在年内开园。”
据了解,建1个竹公园只是12项工作中的其中一项。在2020年,宜宾将办好1次竹文化节、创建1个竹示范县、将蜀南竹海建成以竹为主题的5A景区、打造1条竹特色街区、打造以“宜长兴”百里翠竹示范带为核心的陆路竹林风景线和以长江绿廊为核心的水路竹林风景线,实现“以线串珠”,打造全国最美竹风景线。同时还将在培育基地,推进竹加工目,打造特色示范镇、村等上下功夫,实现“促一产、强二产、拓三产”。
蜀南竹海美景。(记者 何东 摄)
资源丰富 高标准谋划产业布局
宜宾位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是全球最适宜竹类生长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竹资源最富集区之一,是四川竹资源最富集地区和川南竹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域。宜宾市竹产业办工作人员说,目前宜宾市内现有竹种类39属485种,长宁县境内的“中华世纪竹园”集中繁育竹类品种427种,被认为目前世界最大竹种基因库。
从文化上讲,在长宁境内发现几十万年前的楠竹笋化石,江安夕佳山博物馆的竹公神象距今500多年历史,江安竹簧工艺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旅游资源上,蜀南竹海是全国最美十大森林中唯一的竹森林和最具特色的竹类风景名胜区。
宜宾街边的竹文化氛围营造。(记者 何东 摄)
近年来,宜宾加快推进“中华竹都·最美竹海”的建设,高标准谋划产业布局,构建“一海一带三区五园”发展格局,即打造以蜀南竹海、僰王山、仁和百竹海为核心的蜀南大竹海,打造“宜长兴”百里翠竹示范带 ,打造竹产业重点发展区、竹产业协同发展区和竹产业特色发展区,以及翠屏区长江工业园区高端竹产品精深加工园、南溪区裴石竹浆纸工业园、长宁双河竹食品加工产业园、江安阳春竹浆粕竹纤维产业园、兴文县太平竹产品加工园。
到今年底,全市竹林面积达到350万亩,竹产业产值实现300亿元,建成“中华竹都·最美竹海”;到2025年,全市竹林面积达到360万亩,竹产业产值实现500亿元,建成竹产业经济强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