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煮千年,入口回到春。3月4日,以“美丽茶乡?品牌早茶”为主题,由四川省农业厅、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泸州市农业局、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四川第六届茶叶开采活动周”开幕式在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开幕。四川省川茶产业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省政府参事、省农业厅一级巡视员涂建华,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封槐松,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鲁成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雄,泸州市领导谭红杰、李锋,纳溪区领导徐利、谭荣兵、詹忠平等出席活动,泸州市有关部门、叙永、古蔺县有关负责同志,采茶大赛参赛队和嘉宾应邀参加活动。开采仪式由泸州市政府副市长熊启权主持。
涂建华在讲话中指出,泸州是四川省11个产业主产区之一,纳溪区是全省20个茶产业重点县之一。希望泸州市和纳溪区在今后的工作中,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在川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全面发展茶产业,持续大力推进培育经营主体,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质量,为我省早日实现千亿“川茶产业”的目标贡献力量。
泸州市委副书记谭红杰指出,泸州产茶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是全球同纬度茶叶萌发最早的产区,尤以纳溪特早茶著名。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茶产业”的战略目标,近年来,全市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大力发展茶产业,着力打造省内外知名的茶叶生产、加工、贸易基地。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已达41万亩,总产量2.2万吨,综合产值超过50亿元。茶产业已成为脱贫攻坚和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纳溪区委书记徐利指出,纳溪区坚持立足于“特早、有机”两大资源禀赋,坚持“品质、品牌、品位”三大发展理念,突出“基地、龙头、市场、增收”四个重点,围绕“生态化、标准化、社会化、融合化、信息化”五化同步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建成了泸州特早茶体验中心、中国特早茶城,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中国纳溪?湿地茶谷”项目正全速推进。“纳溪贡茶”走进人民大会堂,“那溪那山”“瀚源雪芽”“云雾香片”等众多品牌在国际、国内大型茶业博览会上多次夺得大奖,“纳溪特早茶”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成为中国—欧盟地理标志互认产品。我区先后荣获“中国特早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省茶产业重点县(区)”“全国特色茶旅资源区”“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等荣誉称号,成功跻身“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区)”“全省茶产业10强县(区)”行列。目前,全区已建成现代茶叶标准化基地30.5万亩,年产茶叶1.8万吨,带动茶农人均增收3000余元。纳溪区还将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立足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茶叶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全国特早茶第一大县(区)”。
现场还举行了“全国十大魅力茶乡”“中国最好绿茶”“中国特早茶叶科研基地”授牌和“泸州市纳溪区特早茶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以及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活动中还举行了文艺表演、手工制茶展示和茶叶展销,来自叙永、古蔺和纳溪区生产茶镇的采茶队进行了采茶技能比赛;与会人员一行到“中国纳溪·湿地茶谷”现场考察项目规划。当天下午还举行了“四川第六届茶叶开采活动周”茶产业发展专题讲座,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鲁成银和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杜晓就如何进一步提升纳溪特早茶品质、品牌等,为纳溪特早茶发展插上腾飞翅膀积极建议献策。(记者 廖胜春 杨涛 文/图)
编审:赵康明 田梓辛 金其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