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南滇中新区税务部门牢固树立落实减税降费是政治任务、是硬任务的理念,在全面贯彻落实以往年度出台现行有效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先后出台的7批28项支持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税费优惠政策,为服务“六稳”“六保”,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经统计,1到6月,滇中新区累计实现减税降费8.96亿元,其中2020年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6.21亿元,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2020年继续实施形成的减税降费2.75亿元。
疫情防控有保障
“我们消杀产品的顺利生产离不开增量留抵退税税款的快速到账。”云南省昆明云能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部史经理回忆说。疫情爆发后,该公司提前复工,成为云南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之一,及时组织生产消杀产品,切实保障市场供应。
据史经理介绍,公司被列在第二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内后,税务部门第一时间告知企业可享受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的税收优惠政策,并通过电话辅导企业通过“云南省电子税务局”申请退税,及时为企业办理了增值税留抵退217.10万元。
据了解,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云南滇中新区税务部门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简化退税审批流程,确保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全面落实到位。此外,通过税控设备解锁方式的调整、“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推进,为纳税人提供“发票网上申领、邮政免费邮寄上门”服务,做到让纳税人安心生产、全力防疫。
复工复产有支持
随着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税费政策相继落地生效,为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提速注入了更多的“动能”。
雅仕维信息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户外广告宣传的公司,业务涵盖昆明长水机场、火车站、地铁等范围,致力于通过交通运输枢纽的广告运营,将云南的好客户、好资源带到全国。在税务部门走访中,公司负责人孔先生介绍道:“受疫情影响,云南省旅游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导致整体行情低迷,广告签约客户终止合约或者推迟合约履行居多,导致业务数量锐减,第二季度首次出现公司成立以来的收入负增长,销售收入同比下滑40%,差不多减少了1.8亿元收入。”
为了让企业能够“活下去”,雅仕维公司不得不通过贷款展期以及纳税信用无抵押贷款等方式与客户共克时艰,公司现金流一度吃紧。
“刚刚在网上刷到国家出台文化事业费减免的政策,第二天就收到了滇中新区税务局的政策推送和辅导,公司每年光文化事业建设费平均需要缴纳800多万,2019年的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减半征收已为企业大大减负,没想到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国家政策直接进行了免征,简直是帮我们企业喘一口气,一季度我们公司文化事业建设费已经退了143.42万元,预计全年年可节约570万元的文化事业建设费,填补了企业的贷款成本和运行资金。”公司财务总监张女士对税务部门的政策执行力表示满意。
滇中新区税务局社保费和非税收入科的主要负责人介绍,经初步测算,滇中新区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的企业全年预计减负超690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全年预计减负2013.54万元。
发展成长有底气
近年来,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在疫情期间,这些优惠政策的效应显得愈发明显。其中,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国家给企业的一份含金量十足的“减税大礼包”,对扶持发展重点企业,刺激企业扩大投资,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有很好的助推作用。
某化工公司主营业务为过磷酸钙(化肥)、磷酸二铵(化肥)、尿基高浓度复合肥、磷矿粉等产品的生产销售,因主营行业属于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可享受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对设在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2019年减免企业所得税1,513.93万元。“近几年,我们将国家给的税收政策红包用在了加大复合肥的研发投入、增加环保设施的投入等方面,在扩大市场份额、减少化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发展绿色产业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年,受疫情影响,销售遇到了困难,在得知西部大开发政策延续后,为我们企业发展吃下了定心丸。”企业财务人员说道。
为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落地,滇中新区税务部门提前部署,主动与农业、科技部门对接,全面了解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情况,精准锁定、对接政策受惠群体,及时辅导纳税人享受优惠政策。
经济回暖有生机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让云南滇中新区旅游行业遭遇了“数九寒冬”,滇中新区税务部门及时深入相关企业,了解企业经营困难,辅导企业享受减税降费政策,以政策红利和办税便利为旅游市场注入新动能。
某运动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安宁市温泉街道办温泉半岛国际网球中心,主营业务为网球职业、业余赛事的组织及培训,网球文化推广。公司自成立以来,多次承办各类网球赛事。今年受疫情影响,多项赛事、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维持企业正常运营所需的人工成本、场地日常维护保养费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了解到企业的实际困难后,安宁市税务局及时组织工作人员成立政策宣传辅导小组,为企业送上最新税费优惠政策。据悉,2020年1至7月该公司享受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减免增值税及相关附加税费0.7万余元,享受社保费减免4万余元,共计享受税费优惠近5万元。
“非常感谢税务局工作人员的耐心辅导,犹如雪中送炭及时为我们排忧解难。税费优惠政策及时落地为我们在疫情防控、场地准备等方面提供了资金,为8月的国际网球赛事的顺利举办提供保障。下一步,我们将再规划建设一个拥有更大规模、更高标准的红土网球训练中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随着便民办税服务的持续优化和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在滇中新区的落地深根,滇中新区税收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市场主体的信心指标总体稳定。经统计,2020年1至9月累计新注册纳税户8,520户,同比上升7.96%;办理注销登记纳税户数2,267户,同比下降26.89%;申报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261,315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0,454人。(秦明娟)
今年以来,云南滇中新区税务部门牢固树立落实减税降费是政治任务、是硬任务的理念,在全面贯彻落实以往年度出台现行有效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先后出台的7批28项支持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税费优惠政策,为服务“六稳”“六保”,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经统计,1到6月,滇中新区累计实现减税降费8.96亿元,其中2020年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6.21亿元,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2020年继续实施形成的减税降费2.75亿元。
疫情防控有保障
“我们消杀产品的顺利生产离不开增量留抵退税税款的快速到账。”云南省昆明云能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部史经理回忆说。疫情爆发后,该公司提前复工,成为云南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之一,及时组织生产消杀产品,切实保障市场供应。
据史经理介绍,公司被列在第二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内后,税务部门第一时间告知企业可享受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的税收优惠政策,并通过电话辅导企业通过“云南省电子税务局”申请退税,及时为企业办理了增值税留抵退217.10万元。
据了解,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云南滇中新区税务部门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简化退税审批流程,确保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全面落实到位。此外,通过税控设备解锁方式的调整、“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推进,为纳税人提供“发票网上申领、邮政免费邮寄上门”服务,做到让纳税人安心生产、全力防疫。
复工复产有支持
随着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税费政策相继落地生效,为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提速注入了更多的“动能”。
雅仕维信息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户外广告宣传的公司,业务涵盖昆明长水机场、火车站、地铁等范围,致力于通过交通运输枢纽的广告运营,将云南的好客户、好资源带到全国。在税务部门走访中,公司负责人孔先生介绍道:“受疫情影响,云南省旅游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导致整体行情低迷,广告签约客户终止合约或者推迟合约履行居多,导致业务数量锐减,第二季度首次出现公司成立以来的收入负增长,销售收入同比下滑40%,差不多减少了1.8亿元收入。”
为了让企业能够“活下去”,雅仕维公司不得不通过贷款展期以及纳税信用无抵押贷款等方式与客户共克时艰,公司现金流一度吃紧。
“刚刚在网上刷到国家出台文化事业费减免的政策,第二天就收到了滇中新区税务局的政策推送和辅导,公司每年光文化事业建设费平均需要缴纳800多万,2019年的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减半征收已为企业大大减负,没想到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国家政策直接进行了免征,简直是帮我们企业喘一口气,一季度我们公司文化事业建设费已经退了143.42万元,预计全年年可节约570万元的文化事业建设费,填补了企业的贷款成本和运行资金。”公司财务总监张女士对税务部门的政策执行力表示满意。
滇中新区税务局社保费和非税收入科的主要负责人介绍,经初步测算,滇中新区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的企业全年预计减负超690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全年预计减负2013.54万元。
发展成长有底气
近年来,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在疫情期间,这些优惠政策的效应显得愈发明显。其中,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国家给企业的一份含金量十足的“减税大礼包”,对扶持发展重点企业,刺激企业扩大投资,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有很好的助推作用。
某化工公司主营业务为过磷酸钙(化肥)、磷酸二铵(化肥)、尿基高浓度复合肥、磷矿粉等产品的生产销售,因主营行业属于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可享受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对设在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2019年减免企业所得税1,513.93万元。“近几年,我们将国家给的税收政策红包用在了加大复合肥的研发投入、增加环保设施的投入等方面,在扩大市场份额、减少化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发展绿色产业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年,受疫情影响,销售遇到了困难,在得知西部大开发政策延续后,为我们企业发展吃下了定心丸。”企业财务人员说道。
为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落地,滇中新区税务部门提前部署,主动与农业、科技部门对接,全面了解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情况,精准锁定、对接政策受惠群体,及时辅导纳税人享受优惠政策。
经济回暖有生机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让云南滇中新区旅游行业遭遇了“数九寒冬”,滇中新区税务部门及时深入相关企业,了解企业经营困难,辅导企业享受减税降费政策,以政策红利和办税便利为旅游市场注入新动能。
某运动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安宁市温泉街道办温泉半岛国际网球中心,主营业务为网球职业、业余赛事的组织及培训,网球文化推广。公司自成立以来,多次承办各类网球赛事。今年受疫情影响,多项赛事、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维持企业正常运营所需的人工成本、场地日常维护保养费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了解到企业的实际困难后,安宁市税务局及时组织工作人员成立政策宣传辅导小组,为企业送上最新税费优惠政策。据悉,2020年1至7月该公司享受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减免增值税及相关附加税费0.7万余元,享受社保费减免4万余元,共计享受税费优惠近5万元。
“非常感谢税务局工作人员的耐心辅导,犹如雪中送炭及时为我们排忧解难。税费优惠政策及时落地为我们在疫情防控、场地准备等方面提供了资金,为8月的国际网球赛事的顺利举办提供保障。下一步,我们将再规划建设一个拥有更大规模、更高标准的红土网球训练中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随着便民办税服务的持续优化和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在滇中新区的落地深根,滇中新区税收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市场主体的信心指标总体稳定。经统计,2020年1至9月累计新注册纳税户8,520户,同比上升7.96%;办理注销登记纳税户数2,267户,同比下降26.89%;申报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261,315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0,454人。(秦明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