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滨海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2020年1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盐城市人民政府 2017/12/18

初冬时节,探访滨海县各个项目载体建设现场,处处感受到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工业园舒马克电器、矽润电子等重点项目正全面加快建设;医药产业园凯龙药业、吉泰肽业等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即将试投产;滨海港一类独立开放口岸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国家电投2×100万千瓦火电项目并网发电,储配煤中心建成运营……一个个项目的快速推进,为滨海经济发展新添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滨海县牢牢把握“产业强市”发展导向,坚持以项目扩总量、提质量、促转型,纵深推进“项目载体突破年”活动,项目载体攻坚热潮持续升温。全年累计开工产业项目112个,其中超亿元项目68个,超5亿元项目12个,新竣工产业项目48个,预计全年千万元以上税收工业企业达35家、星级以上企业达27家,工业用电量、规模工业增加值、规模企业开票销售增长面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项目突破势头强劲

12月14日,在滨海工业园吕巷后视镜项目现场,18万平方米厂房已全部完工,部分车间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项目总投资10亿元,年产500万套汽车后视镜,是滨海助力盐城‘一部车’战略的重点项目,也是此次全市项目观摩‘两重一实’项目之一。”园区负责人介绍说,滨海同时引进汽车排挡、横梁系统、高速电动轿车等上下游产业项目,致力打造全国汽车后视镜生产基地。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和支撑。致力项目招引,滨海精准发力,紧盯世界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主攻日韩港台等重点区域,先后组织开展春季“百日竞赛”、夏季“百日攻坚”、秋季“百日冲刺”等系列活动,同步推进领导招商、产业招商、专业招商、驻点招商和以商引商,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全年举办境内外各类重大招商活动80多场次,签约各类产业项目144个,总投资320多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90个,外资项目12个。

项目请进来,更要留得住。滨海突出项目开工、建设、竣工三大节点,发扬“店小二”精神,推进“两重一实”项目审批代办帮办,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首批15个部门49个事项不见面和见一次面清单,为项目快速推进开启“绿色通道”。围绕品牌服务,滨海四套班子按条线挂钩服务亿元以上项目,县主要领导挂钩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实施项目服务“一把手”工程,对项目服务单位实行单独考核,竭力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优良的“软环境”为项目推进提供了“硬支撑”,创造了舒马克汽车能源项目一个月签约勘探、8个月设备安装,超威新能源电池项目一周进场、一年投产等一个又一个“滨海速度”。全县100个“两重一实”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41.8亿元,平均每天投入3885万元,每周新签约项目3个、新开工2个、新竣工1个。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近日,总投资3亿元的矽润半导体项目落户滨海电子信息智慧园,投产达效后可实现年开票销售5亿元,税收超8000万元,将成为智慧园的龙头项目和支柱企业。为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该县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集聚各类电子信息项目40家以上,打造一个10平方公里现代化、智能化的高科技智慧园区。

在提高总量的同时,滨海经济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型。今年来,滨海紧紧围绕“产业强市”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打造“1+2+3”产业体系。即滨海港开发区重点打造综合能源产业,沿海工业园重点打造新医药、新材料2个产业,工业园重点打造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和先进机械制造3个产业。

滨海结合园区定位和产业布局,依托存量资源,加速产业项目突破:全县新能源企业发电11.49亿千瓦时,占全市15.7%;投资20亿元的海南海药、10亿元的创诺成品药等项目已成功签约;万恒公司跃升为全国核电阀门领导者,核电阀门铸钢件产品占国内市场“半壁江山”;苏盐集团建成全国最大的长输管线阀门生产基地……短时间内,一批体量大、结构优、层次高的新兴产业项目在滨海持续发力,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主角。

产业壮大源于项目的支撑,也源于企业抱团取暖、集聚发展。滨海结合园区定位和产业布局,依托存量资源,加速产业项目突破。通过龙头带动、以企引企、强强联合战略,成功引进一批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项目,推动产品链向前后道拓展、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并形成综合能源产业基地、新医药新材料产业园、电子信息智慧园、滨海?深圳南山智汇园等多个产业集群,项目“蜂聚效应”日益彰显。

载体建设成效明显

普信公司的抗艾滋病原料药、八巨药业的萘普产品等28个企业57个单体产品占全球市场50%以上;科利、德纳、清泉等23家企业36个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个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产品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依托园区平台,滨海新医药、新材料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升级之路,正是滨海强化载体功能、加快项目突破的真实写照。

园区作为产业项目集聚的有效载体,若不能推动产业向高端演进,那只能将产业由一家家小作坊变成一个大作坊。基于此,滨海在载体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注重引进更多高端企业,加快“区中园”建设,推进快增快转,力争把园区打造成推动产业升级的平台。

“在原有厂区规模的基础上,一期启动区4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10平方公里,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被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型制造业所代替。”滨海县医药产业园负责人自豪地说,目前投资10亿元的美康药业、昂利康药业、瑞孚信成品药、脉动科技、韩国名门制药等项目正在“扎堆”入驻,发展路径也由原料药向成品药延伸,一个新医药产业集聚群呼之欲出。

滨海围绕打造“实力园区、创新园区、品牌园区、绿色园区”,深化推进“五大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园区等级创建,进一步推动园区产业集聚、增强创新能力、放大特色优势。高标准打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产业、超威新能源产业园等特色明显的区中园。按照建设绿色园区、打造千亿产业总体目标,积极策应滨海新区发展,大力度推进沿海工业园绿色平台建设。按照“一镇一园一特”发展理念,以开展全民创业园等级创建评比活动为抓手,快节奏推进全民创业园服务平台建设,努力丰富产业业态,集聚新动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