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德龙镍业、天能重工、响水港中心港区物流园以及码头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新年以来,响水迅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牵住重大项目建设“牛鼻子”,快字当头抓推进,增强创新发展动能,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
谋划经济发展,响水县委书记崔爱国思路清晰、信心满满:“实体经济是发展根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奋力跨越赶超的关键。具体就是要落实到产业和项目上,打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创新引领的产业发展路径。”
高质量集聚产业,增强发展新动能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召开的第二天,响水集中开工德龙2550mm高合金钢热轧、巨合冷轧不锈钢板带和江苏大地九丰农业科技等3个项目。
江苏德龙镍业是合金冶炼产业的全国标杆性企业。继“1450”热连轧和不锈钢连铸板坯两个总投资50亿元项目之后,此次开工的德龙“2550”热轧项目,总投资50亿元,采用国际一流的热轧连续退火酸洗工艺,生产国内宽幅最大、应用最广泛、市场竞争力最强的不锈钢产品,可年产350万吨高合金钢卷带材,是“1450”热轧项目“1+7连轧”全自动生产线后又一次质的飞跃。
去年11月28日,国家电投江苏新能源公司150MW风电项目获得省发改委核准。该项目拟安装68台单机容量2.2M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规模149.6MW。
接连的项目开工,体现的是“聚变”效应。“按照‘北连央企、南接沪深、融接苏南、东向出海’的战略思路,专门瞄准世界500强、‘国字号’、‘中字头’企业,招引产业链上的领军项目。”响水县县长单永红的动员犹在耳边。
除了产业新、科技含量高,体量大也是响水开工项目显著特征。去年,响水先后新开工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39个。其中德龙不锈钢板坯、德丰热连轧、“2550”热轧生产线、50万吨钛白粉、天能重工等一大批投资超10亿元项目开工建设,全部投产后年开票销售将突破千亿。
响水工业经济一路飘红,农业项目同样精彩纷呈。目前,响水正与浙江银河集团、美国博德克公司、日本711公司等国内外大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建立海外专供基地,让西兰花等特色农产品走进国际大市场。总投资8亿元的江苏大地九丰农业科技项目,规划建设1500亩高标准连栋温室大棚,4万平方米全国规模最大科技领先的智慧农业展示中心,建成后带动周边农民种植高效蔬菜5万亩。
高质量创新驱动,培育新增长点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响水坚持创新引领,勠力做大做强绿色产业画出的“路线图”。
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计划。通过与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冶金规划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合金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以此推动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以亚邦药业为轴心建立医药研究院,新医药研发中心已投入运行。总投资80亿元的氯化法钛白粉项目,工艺水平国际领先,是国家鼓励的新材料系。围绕这一“龙头”,将建立钛白粉产业研究院,致力打造全国知名的钛白粉产业基地。筹备西兰花等高效农业发展研究院,让科技这支“独秀”开满一、二产“两园”。
科研院所的强力支撑是产业勇立潮头、茁壮勃发的基础。位于响水工业经济区内总投资10亿元天能重工项目,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2项,切割工艺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德国和美国海宝切割系统,卷板工艺进口意大利戴维数控卷板机,卷制精度和效率国际领先,获得西门子、通用电气等世界风力发电前沿技术公司产品制造许可。
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从来都是“孪生”的一对。响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苏荣生电子公司研发部负责人薛海燕,南京大学电子硕士毕业,作为企业高端人才,由她牵头研发的高压、高比容电极箔成功填补国内空白,并顺利进入航天航空、核能、高铁等领域,为企业赢得更大市场。
高质量改革开放,打造发展新高地
“干部把比作为体现在项目推进和服务企业上,部门把比服务体现在为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上。”响水党员干部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这样站位。
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响水对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逐条优化服务方案,顺利实现“3550”目标。县国土局在农商行设立全市首家不动产登记发放服务点,创成全省首批不动产登记便民示范窗口。
推行“三个零”服务,赢得客商点赞和省市领导肯定。在响水,企业办证与部门“零接触”、协调矛盾与群众“零见面”、所有工业项目审批环节“零收费”。“这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节约了时间,增强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旭感受颇深。
陆续推出“进百企、解难题、促发展”、“万名党员干部进万家”、“互联网+”等系列硬着子,响水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频频出实招。
“端起碗来就吃饭,环境杠杠的。”落户老舍中心社区中小企业园内的江苏中天消防董事长刘福权对创业环境很满意。“软环境要‘硬’,硬环境要‘刚’。”这是响水人的追求。该县扎实推进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新入园100家企业“双百”工程,每个镇区都建成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入园企业至目前为止计有108家。
坚持高站位、系统化谋划资源配置和相关设施建设,推动要素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积聚。响水港已成国家一类临时开放口岸。近两年来,该县倾全县之力,奋力打造5万吨港口群,加快迈向亿吨大港步伐。目前,两个5万吨级公共码头建成运行,5万吨级航道整治工程获得交通部批准,响水港保税物流园区开工建设,预计港口吞吐量达3000万吨、全市第二。
重大项目快速集聚,创新驱动劲头十足,改革发展活力四射,为响水决胜全面小康,奋力跨越赶超提供了坚强保障,全县上下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磅礴发展的喜人景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