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守护蓝天碧水擦亮“绿色丹北”的金字招牌?

2020年10月14日 10阅读 来源:镇江市人民政府 2020/9/28

近年来,丹阳市丹北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263”“116”专项行动,推进全镇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绿色崛起、绿色惠民,实现生态“高颜值”和经济“高质量”。

一脉山水 绿了人间

太平河是丹阳市和镇江新区的界河,在丹北境内长10.7公里,途经5个行政村,流域面积21.87平方公里,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排洪。

曾经传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让太平河一些水域断面的水质一度恶化。全面退养、全面截污、全力清淤……该镇党委政府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修复水环境:排查整治沿线排口29处,畜禽养殖场16户,休耕农田1794亩;先后投入200余万元,累计清出淤泥23500余方,沿线河道平均加深1.5米;投资5000余万元完成后巷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总投资2500余万元、建设总长5750余米的集镇区域污水管网建设,目前已全面投入使用;沿线栽种9公里落羽杉,新建垃圾储蓄池40个,安排1~2名专职人员每日清理各级河长加强巡河管控,强化河道清淤、岸线保洁工作,进一步完善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太平河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2019年10月份通过镇江市现场核查验收。

这是该镇水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这些年,该镇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施行河长制管理:三年来先后投资近亿元开展集镇污水管网建设,主要集镇区域实现管网覆盖;投资5500万元完成丹阳市电镀集中整治园区电镀尾水处理提标升级改造项目;对镇区太平河、跃进河等重点河流开展重点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来镇区主要河流基本达到Ⅲ类水质,国考断面林家闸稳定达标。

蓝天白云 美不胜收

“现在蓝天越来越多,空气质量越来越好,我都懒得在朋友圈晒蓝天了。”居住在我镇西丰村的市民王涛周末经常会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去爬水晶山,感受我镇环境质量的改善。

时间拨回2018年初,丹北镇积极落实中央、省委、镇江及我市市委决策,吹响了“蓝天保卫战”号角,全力以赴打赢“蓝天保卫战”。

中冶东方江苏重工有限公司是该镇金属冶炼重点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先后投资8320万元开展环保设施改进和超低排放改造,建设6000㎡封闭式渣库、10000㎡封闭式废钢库,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和实施220吨电炉除尘系统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目前该公司各项治污设施运行正常,厂区废气和噪声检测达标。

近年来,该镇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度治理工业大气污染,完成江苏省亿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物质锅炉在线检测安装;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先后完成45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改造工作。建立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制度,分类制定应急预案和大气管控措施;对重点企业建立“一厂一策”大气管控减排措施,有效防范应对重污染天气。有序开展秸秆禁烧工作,坚持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全面防控与重点清查相结合,全面完成秸秆禁烧工作任务。

蓝天常驻。“蓝天保卫战”收到了明显成效,优良天数逐年提升。截至2020年8月23日优良天数193天,全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2%,PM2.5指数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面达到丹阳市年度指标。

四野青山 厚土载物

该镇持续开展各种“清废行动”和强化固体废物倾倒管控,加强涉重企业土壤污染管控,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方案。同时建立健全了固体废物长效管理制度,规范各类工业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工作,全镇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得到规范化处置。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镇多家重点企业每年组织开展土壤采样检测和信息采集,并落实动态管理。

总投资6.13亿元的丹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与餐厨垃圾协同处置项目按期完成建设并于2019年12月28日点火运行,实现年处理生活垃圾36.5万吨,年处理餐厨垃圾8万吨,项目发出的绿色电力可满足3.5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严守生态红线,加快生态环境修复,建立管山宕口修复管控区,投资近1500万元开展七峰山二级管控区综合治理,已完成区域建筑物清理整治工作。

今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丹阳市丹北镇将保持定力,全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更加擦亮“绿色丹北”的金字招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