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莫非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2020年11月10日 10阅读 来源:泰州新闻网 2014/6/18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兴化残疾人莫非因勤奋学习、自主创业、帮扶他人……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据了解,莫非是此次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残疾人。

从北京载誉归来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兴化城区的莫非家中,他正在书房里用电脑设计装修图纸。

莫非的妻子袁有年说,莫非去北京获得了荣誉,受到了习总书记的接见,朋友们都替莫非感到高兴。

袁有年说,莫非是5月初接到人民大会堂发出的邀请函的。为了这次赴约,他特别准备了一套深色西装。表彰大会结束后,莫非激动地跟她说,见到习总书记了。习总书记平易近人,微笑着跟他们一一握手。大家还一起合影留念。

在莫非家中,一张2.73米长的相片弥足珍贵,这就是他这次去北京跟习总书记合影的照片。

心灵手巧的失聪男    初次见莫非,他跟妻子小声地“聊着天”,只有少量的手势,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位聋哑残疾人。

莫非的母亲周尧云是一位退休教师,她告诉记者,原本莫非是一个有正常听力的人。不到一周岁时,由于高烧不退,又染上了百日咳,使用了过量的抗生素后,他的耳神经被损坏了。从此,莫非走进了无声世界。

虽然莫非听不见了,渐渐长大的莫非却是心灵手巧,常常做出一些让母亲意想不到的事情。

周尧云说,由于没有听力,莫非上不了学,她就带着孩子到学校上班。有一次,她发现莫非的口袋里有好多硬币。

“硬币哪来的?难道是儿子学坏了?”周尧云的心一下紧绷了起来,于是她去问跟儿子一起玩的孩子,这些硬币是怎么来的。

“这些钱是莫非卖哨子赚来的。你看,这是他卖的哨子。”学生们的话,让这位母亲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周尧云说,原来,儿子看到村里有挑着担子卖糖人的老艺人,便跟在后面,看着老艺人用熬化的蔗糖做成各种造型,一吹还会发出阵阵声响。莫非很好奇,于是用泥巴来做哨子,然后用红色、蓝色、绿色的颜料画上图案。村里的小伙伴看到莫非的“成果”后,都很羡慕,花上几分钱买来玩耍。

更让母亲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有很多人还特地到学校找莫非刻章,说莫非的篆刻手艺很厉害。而儿子的这些特长,周尧云这个做母亲的一点都不知道。

“虽然没上过学,但儿子真的很聪明,什么事情都是一学就会。”周尧云说,从小,莫非就喜欢画画。现在家里挂着的颇有大家风范的画,都是他画的。他创作的国画《虾》,获得过泰州市残疾人书画大赛三等奖。《红梅》获全国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鼓励奖。16岁时,莫非被送到兴化中堡学木匠手艺。刷油漆、打家具、雕刻……别人花3年才学会的技艺,莫非1年就全部学会了。

妻子是他的“发言人”    在妻子袁有年的眼中,莫非是一个“不会说话却比会说话的人还强的人。”当初跟莫非结婚时,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个青春、漂亮的大姑娘,怎么嫁给了一个聋哑人。袁有年说,之所以同意跟他结婚,主要就是觉得这个小伙子人非常好,聪明好学有上进心。

嫁给莫非后,袁有年成了“卖画匠”。袁有年说,莫非画得一手好画,他画好后装裱起来,每天一大早就由她出去卖。一套梅兰竹菊80元,在20多年前来说,也算价格不菲了,不过生意还不错。后来,卖画的地方被拆了,他们只好另谋出路,跟着别人做木工手艺。

凭着精湛的手艺,找莫非做活的人越来越多,生活渐渐好了起来。当他看到一些聋哑人因为没有一技之长、生活困难后,便琢磨着为他们“做点事”。上世纪90年代末,在妻子的支持下,一家以莫非名字命名的装修服务中心成立了。中心成立之初,莫非就定下“规矩”:招员工首先考虑聋哑人!很快,兴化城区以及附近垛田、海南、钓鱼等乡镇的10多位聋哑人纷纷加入。没有技术不要紧,莫非手把手耐心地教。目前,在中心的所有聋哑者,人人都成了技术能手,收入也有了保障。

袁有年说,装修服务中心成立之初,非常困难,买设备、买配料……什么事都得花钱,而手上的启动资金仅有几千块。另外,莫非与别人交流不方便,装修房屋时,她都必须陪同过去,做翻译。

“刚开始创业是艰难的。”袁有年说,有些业主见装潢的是聋哑人,直摇头。不过在看了莫非装潢过的房子后,又竖起了大拇指。

对于每一个业主,莫非很耐心地听户主的要求,装潢设计图纸也是一遍一遍地改,直到户主满意为止。时间长了,莫非装修服务中心的信誉做出来了,都是老客户介绍新客户,公司渐渐走上正轨。

“如今我们俩已经合为一体了。”袁有年说,莫非想说什么,她一看就知道。因而,他们在家里都是用语言交流的,莫非能看懂她说的话。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莫非现在的听力也恢复了一些,声音大一点,跟他交流基本没问题。

帮4位聋哑人成了家    上周,莫非的一位图纸设计师陈红梅40岁生日,特地邀请莫非一家去做客。席上,陈红梅、仇山宇夫妇特地给莫非敬酒,感谢他这些年来对自己的帮助。

袁有年说,除了在莫非的服务中心做工外,陈红梅、仇山宇的这段姻缘也是莫非撮合的。1996年,仇山宇跟着莫非做油漆工,小伙子踏实肯干,可由于残疾,没有姑娘看上他。后来,莫非把他在福利厂认识的聋哑姑娘陈红梅介绍给了他。两人情投意合,婚后不久后生下了可爱的女儿。

仇山宇做油漆工,陈红梅跟在后面做小工,非常辛苦。莫非见了,又教会了陈红梅制图,并让她在服务中心专门设计装潢图纸。

前不久,莫非又教会了仇山宇一门手艺——装裱字画。现在,仇山宇除了做油漆工外,还承包了一个厂,专门帮人裱字画。

“没有莫大哥,就没有我的今天。”仇山宇激动地用手比划着,莫大哥就像“家长”,照顾着每一位残疾工人。

2008年,32岁的聋哑青年骆奎军,与吴江市24岁的聋哑姑娘张小芳,在兴化举行了隆重的订婚仪式。喜宴上,骆奎军向来宾感激地打着哑语手势:“我有今天,全靠莫非大哥!”

来自中堡镇农村的木工赵字来,6岁时患脑膜炎致聋哑。莫非成立装潢队,将他带来学做木工。10多年前,经莫非撮合,赵字来与同是装潢队油漆工的聋哑女石红党喜结良缘。如今,赵字来夫妻在兴化城区买了两室一厅的商住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经了解,目前为止,莫非已经帮助4位残疾人建立了自己的小家,他们都有了自己的事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