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10月22日 10阅读 来源:静安区 2020/7/30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静安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重大项目推进暨招商推介活动上获悉,今年上半年静安区引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2家,其中新设注册资本亿元级企业1家。目前,全区已集聚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30余家,其中不乏任仕达、万宝盛华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在区域促进就业和人才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区委书记、区长于勇,区委副书记王华,区委常委、副区长刘燮,副区长张军出席活动,共同见证国际人才合作和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服务沪港合作中心、人力资源产业基金合作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今后,合作双方将在整合优势资源、搭建交流平台,以及促进国际化发展等方面深度融合,充分发力,合作拓展服务市场,共同提升服务价值。上海臣合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英格玛集团战略总部和领航跨国大中华区总部也在当天入驻位于静安的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

王华在致辞中希望广大企业家能够了解静安、喜爱静安、携手静安,共同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沪港合作,

先行一步打造人才汇集地

近年来,静安区依托区域优势资源,不断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加强合作交流,走出上海,联通长三角,走向全国,破解人才流动痛点。上海苏河湾投资控股公司发挥自身优势,支持重点集聚区楼宇改造、功能升级和环境优化,为集聚全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着力做好载体配套等服务。

在当天的推介会上,苏河湾投资控股公司与沪港联合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人力资源服务沪港合作中心”。今后,中港汇静安写字楼将优先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办公场地,同时定期开展沪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项目对接、市场考察、行业交流分享等活动,促进沪港两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交流与合作。

沪港经济发展协会会长、沪港联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姚祖辉表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是静安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人力资源服务沪港合作中心的成立是静安先行一步打造人才汇集地的重要举措,将有利于沪港两地青年人才的交流,为香港青年来沪创业就业带来更多机会。

英格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庄志在当天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主题分享中表示,选址在静安设立集团战略总部,将办公场地落在中港汇,正是看到了静安广阔的发展平台。相信以静安为支点,英格玛将更好地服务全球,走向世界。

筑巢引凤,

推进搭建国际人才服务平台

成立于2002年的江苏领航人力资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苏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领军品牌。从2015年开始,公司在全国发展布局,2017年起,相继在澳大利亚等国注册公司。经过多次考察,公司最终决定在静安区设立领航跨国大中华区总部,并与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达成共建“国际人才合作与服务中心”合作意向,共同推进搭建国际人才交流服务、教育培训及企业国际化发展服务等平台。

把外省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引过来、留下来,静安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

领航集团董事长徐苏安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企业在静安设立领航跨国大中华区总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看到了静安区‘全球服务商计划’给企业全球发展带来的鼓励与便捷。现在,静安区正逐步成为国际化人才服务枢纽平台,成为海外企业登陆中国,中国本土企业走向国际的重要门户。从静安起航,对于我们更好地推广品牌价值,布局全球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据悉,静安区是全国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所在地,一直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发展,将人力资源企业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新动能,在全市率先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发展扶持政策,并在2019年7月推出“全球服务商——人力资源服务专项计划”,在苏河湾区域打造“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共享中心”,不断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能级。任仕达、仕卿人力、万宝盛华等10家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为“专项计划”的首批实施企业,年均服务企业数量近1万家次,推荐中高端人才数量1.2万人次。

提振信心,

做细做实企业服务

国家人社部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人力资源服务领域。静安区在此前的调研中也发现,区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有较好的融资平台支持。

2018年12月设立的上海东浩兰生人力资源产业基金,是目前中国管理规模最大的人力资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一。作为苏河湾区域的服务商和运营商,苏河湾投资控股公司主动对接,与上海外服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上海东浩兰生人力资源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注资1亿元,加紧区域内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资本运作,重点投资人力资源上下游产业,以及生态圈等其他具有较好投资收益的项目。此次合作是静安区资本化运作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孵化上市的有益探索,凸显人力资本的价值,提升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整体效益。

据静安区人社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静安区积极打造“万物互联”的产业发展工作新模式,突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重点,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及时了解把握企业需求,做细做实企业服务,多渠道多举措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积极寻找行业发展和能级提升的新机遇、新突破,在新形势下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