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听说过静安国际雕塑展,两年一届的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如今已走过10个年头,成为魔都园林艺术展的标杆,但它背后的大功臣你可能并不熟悉。黄彩娣,长期奋战在绿化一线,被称为“专家型劳模”,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绿化艺术发展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让我们走近黄彩娣,感受那一抹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艺术之绿。
7月的三泉公园,湖岸烟柳疏植,泉水潺潺,一派自然田园风光。同样吸引人的,还有藏身于公园“静安·艺空间”里的“风雨春生”旅法艺术家瞿倩梅艺术展,办展2个半月来,已经小有名气,吸引不少游客近悦远来。
“这已经是瞿倩梅第二次在上海静安办展了,去年,也是由我们工作室策展,在静安雕塑公园举办了她的‘天地源’艺术展,两次展览都获得了艺术界专家和市民的赞誉。”在黄彩娣看来,将艺术引入园艺空间,不仅提升了文化艺术内涵,更能让市民近距离接触艺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艺术的欣赏和熏陶,这才是园林与艺术结合之“大艺”。
将艺术植入园林
10年打造上海国际雕塑展
黄彩娣,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一级调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被同事称为专家型劳模,在城市绿化建设管理、特色绿化、园林科研、雕塑建设与展览上有颇多建树,主持建设了静安公园(改造)、延中绿地、昌平路沿线绿地、蝴蝶湾花园、静安雕塑公园、东茭泾绿地等大型公园绿地。以寸金之地有“尺绿”的精神和胆识,创新发展了屋顶绿化、窗阳台绿化、围墙绿化、花街等静安区“小、巧、高”立体特色绿化,形成了静安经验。特别是两年一届的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如今已走过10个年头,成为魔都园林艺术展的标杆。
黄彩娣认为:“城市,应该让生活更美好。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大家对文化艺术等精神层面上的渴望,大大提升了。这次疫情,我们也发现,市民对家庭园艺、公共绿色空间的需求是激增的。在园林中植入亲民的复合艺术空间,将绘画、插花等免费展览、培训、讲座引入三泉公园等城市园林,服务百姓,扮美生活,是我们对未来艺术绿化发展趋势的洞察。”劳模这一创新理念吸引了很多志同道合的静安绿化人,2017年,以黄彩娣名字命名的绿化艺术发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成员是来自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和静安园林公司的业务骨干。2019年工作室更上层楼,被评为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两年多来,在黄彩娣的带领下,工作室扎根静安,潜心于城市绿化的艺术创新,成为园林技术研究的新平台、新载体,积极推动静安绿化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为静安绿化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栽”下多个经典创新案例
为静安艺术绿化注入新能量
除了让市民在公园游憩中走进艺术,策划举办各类高水准艺术展外,黄彩娣劳模工作室还留下了很多经典的园林艺术创新案例:
——以艺术化、景观化的创新手法,处理市政设施与绿化的矛盾,在石南绿地、雕塑公园梅园、蝴蝶湾等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景观风貌。
——提出老公园改造的模式与方法,坚持“传承历史,调整布局,优化功能,去弊调理,显山露水”,成功将70余年历史的闸北公园改造成具有自然风貌的高品质公共花园。
——打造上海首个集市民游客健身休闲和防涝蓄水等“海绵城市”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公共绿地——东茭泾绿地。在这个“雨水花园”里,绿地种植了香樟、银杏、樱花、桂花等20余种植物,郁郁葱葱,又搭配了大面积植被和草坪;湖内则生长着水生植物;湖边点缀茅草亭、亲水平台和假山等,形成“水中有绿、岸上有绿、绿影映湖面”的景象。此外,还在绿地内辟建了400多米长的塑胶健身跑道、多功能健身苑及休憩长廊等,供市民健身休闲。
“工作室从一开始就准确定位了东茭泾绿地的建设方向:一是考虑周边居民密集,对公共活动场地需求迫切,从服务百姓的需求出发,设置休闲场地、篮球场、塑胶跑道等运动设施;二是结合海绵城市的要求,建设以雨水花园为特色的具有蓄纳雨水功能的景观湖和凹地溪流;三是贯穿生态理念,提出在绿地建设中采用自然生态化的植物栽植方式。
黄彩娣介绍说,东茭泾绿地原是临汾路高压线走廊下一处存在了20多年的违建地块,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严重,市民要求整治的呼声非常强烈。改造后的东茭泾绿地不仅颜值高,而且生态环保,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创新美丽街区项目分层、分类的改造覆盖方式,以“点、线、面”结合方式建设,区分综合整治类、重点改造类、专项类三个层面,采取绿地改造、行道树更新、道路花箱设置等不同措施,大大提升了道路沿线的景观。
——营造庭院文化,将雕塑公园的梅园与古琴艺术相结合,普及推广中国的古琴文化。
特别是,全市首个绿化特色街区的建成,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工作室经过现场调研踏勘,以南京西路、铜仁路、延安路至常德路嘉里片区作为首个绿化特色街区,提出以绿为本,选取新优植物种类,采用花卉和城市公共艺术有机融合的创新思路,精心赋予每条路一个主题风貌,结合城市文化、公共艺术品进行空间渗透,彰显道路绿化特色和街区艺术文化,诠释出静安中心街区的独特城市活力和艺术特色。以艺术发展推动静安绿化形成新高地,将花艺与景观结合,雕塑艺术与城市空间、绿化景观相结合,展现国际化、世界级的城区品质。
这个愿景,是埋在黄彩娣心中的一颗种子。她希望工作室成为创新之根、灵感之源,不断为静安绿化注入新的能量。未来,艺术之绿能在静安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