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老上海街区吃顿饭,逛个街;去书店买本书,喝杯茶;去美术馆看个展,拍拍照,这是多少上海人周末放假的理想状态。然而疫情之下,这些曾经游人如织的地方门可罗雀,书店、美术馆都不得不闭门谢客。随着复工复产复市的进程,这些地方现在又恢复了往日的人流。除了人们脸上的口罩,疫情的影响已逐步散去。
线下稳扎稳打,线上另辟蹊径,企业不断努力,政府大力支持。疫情是一时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会停下脚步。
春天里的愚园路
今年102岁的愚园路是上海中心城区12个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从静安寺一直延伸到中山公园附近,不到3000米的愚园路上,有着一百多家店铺,餐饮、文化、休闲,古今中外应有尽有。它仿佛是一个不停更新的上海黄历,记录着上海这座城市最细微的变化。兼具老上海慵懒风情和现代都市轻快节奏的愚园路,如今也是众多旅客来上海必到的打卡圣地。
疫情之下,2月份,游人如织的愚园路也曾冷冷清清,然而随着复工复产的节奏越来越快,踏着春天的步伐,愚园路似乎也逐渐了它往日的风采。
4月份的一个工作日的下午,记者来到愚园路上,发现街边的店铺均已开门迎客。路上行人游客不断,虽然戴着口罩,也遮挡不住他们脸上喜悦的笑容,进入店内,测温戴口罩是基础必备,咖啡店等餐饮店铺都会提供免洗洗手液和酒精等,做好进一步消毒,服务员还会引导顾客尽量坐得分散些。
最近在在愚园路上,引得不少市民前来拍照打卡的,还有一片坐落在市中心的油菜花田。这片占地面积约为130平米的油菜花田,位于“愚巷”的中央。据悉,随着愚园路的逐渐复苏,愚园路街区运营方CREATER创邑想到了在这里种植油菜花的创意,让周边的居民和过往游客,在家门口、在闹市,就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于是,他们从长兴岛精心挑选了3000棵油菜花,在其开花之前移植到此处。在愚园路,经历了大约两周的生长,这些油菜花终于绽放了。
记者走进路边一家装饰精美的花店时正是午后,花店内只有一名店员小野在忙碌着包花。“花店的营业额已经恢复到往日的五成。”她告诉记者,“花店只有两个人,所以工资倒不是大问题,房租才是大头。”不过小野对未来预期显得十分乐观:“现在已经慢慢恢复了,我们快要熬到头了。”
记者从创邑了解到,目前愚园路已经100%复工,所有店铺均已开门营业。但除了线下的开足马力全面复工以外,创邑也在积极探索愚园路复苏的另一条路——搭建云上愚园路。他们开发了小程序、直播空间、公众号等众多线上平台。点开小程序“侬好愚园路”,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愚园路的人文建筑、时尚店铺的详尽图文信息,更可以选择一条路线,足不出户逛街区。商户们也会在小程序上记录愚园路上发生的点滴。不仅如此,愚园路的商户们还在疫情期间开展了大大小小的直播活动,打破了地域空间的隔阂,使更多人通过手机直观体验到愚园路上的生活。
除此之外,为了帮助街区复苏,他们还推出“BuyLocal行动”,倡导周边居民和白领在本地商户消费,创邑还将愚园路上不同店铺的特色产品打包成“福袋”出售。特殊时期,街区复苏的同时,依然维持着严格的防疫措施。
除了“常规动作”,愚园路所在的江苏路街道向商户和消费者都送上了安心保障——沿街商户全覆盖签署疫情防控承诺书,记录、报备店内消杀和人员测温情况;愚园路出品的外卖产品也都附上“安心卡”,标注食物制作者、包装员和送餐员的体温;街道还联手美团推出商户“安心码”,提供安心的消费环境。
线上线下齐发力的阅读圣地
书店,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场所。被誉为“上海最美书店”的钟书阁徐汇店,1月23日闭店,1月30日就已经开门营业。走进书店,几位店员正在忙着将新书分门别类规整好。几名读者戴着口罩,自发地相隔着很远地坐在书架旁,专注看着书。旁边的咖啡区,几名读者错落而坐,或看书或办公。一名女读者进门后径直走到新书速递区,不到2分钟干净利落地选好书结账。原来她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有新书到货,自己很喜欢,就直接过来买。“平时我们家也都爱来这边看书买书,这里环境很好,书又多。”她表示自从开店以来已经来买过几次书了。
应对疫情,钟书阁也开始寻求书店线上经营的突破,尝试做直播带货、公众号推荐好书等一系列线上分享活动,寻求活跃,壮大读者群,让书店在困境中集聚力量。最近一段日子,钟书阁几乎每天都会直播,邀请不同领域内的专家在线上直播带货。例如,邀请儿童文学作家讲解自己的创作,邀请创业者分析哪些书对职场有用。在之前的上海春季图书大联展中,书店还整合各类推荐书单供读者选择。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前,钟书阁徐汇店还特别推出“深夜书店,书享六折”优惠活动,并对在徐汇区的医务工作者给出更优惠条件。从4月17日到5月10日,每天20:00-22:00,书店图书以及文创类产品全部六折。据悉,这个活动是“徐汇区促进文化消费十项举措”补贴项目。作为上海市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区,徐汇区率先出台一系列鼓励文化消费的政策举措。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刺激市民文化获得感和需求。实体书店在政策刺激下,推出更多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加快复苏。该项目将会对今年4、5月期间,总营业收入达到或超过4万元的实体书店运营单位,给予同期营业额20%的补贴,每家书店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疫情之下,也有逆市开张的书店,位于徐汇区木桥路上的海派书房,近日已装修完毕,进入了试营业期。书店的负责人叶女士告诉记者,店铺准备用试运营的时间不断调整优化,为的就是给读者最好的体验。目前,海派书房还进驻了外卖平台,为周围几公里想要买书和文具的居民提供便利。在叶女士看来,疫情期间,居民的购书需求反而是有所上升的,书店也可以抓住机遇好好发展。而在书店隔壁,他们经营的琴房也即将开门营业,给予市民阅读音乐的双重体验。
重启看展打卡路
逛书店,看展览,是每个摩登上海人的周末行程。由于疫情的影响,上海的博物馆、美术馆纷纷闭馆了。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很多场馆都已开始复工。
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无界美术馆也已于3月底重新开馆,该馆采取了预约制和限流的方式。参观前,游客必须先在公众号上预约参观日期和时段,入馆前出示本人有效证件和实时绿色“随申码”,并登记个人信息。同时,美术馆将严格控制人数,规定不超过正常接待人数的50%。此外,还倡导游客在参观过程中保持1.5米以上距离。参观结束的刘小姐一脸兴奋地和记者说:“这还是我一月底以来第一次出家门,感觉美术馆里面的人比我想象的多,不过大家都戴着口罩,进馆前需要预约和测温,还是挺安心的。”然而,戴着口罩看展也给她带来了个“小麻烦”——拍照留念时不能露出脸,但刘女士表示非常理解。此外,无界美术馆也尝试用直播的方式,和爱展人士线上约展,带领大家云体验云打卡。
据悉,上海市委宣传部于2月14日发布了《全力支持服务本市文化企业疫情防控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了为文化企业纾困的具体措施。对抗疫期间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表现突出的文化企业以及演艺、文旅、电竞、文化会展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文化企业,文创专项扶持资金以及各类服务产品,将会给予优先扶持。此外,市级文创园区、楼宇和空间在抗疫期间扎实推进防控工作,保障承租企业复工复产,通过减免租金等方式主动减轻承租中小微文化企业负担的,文创专项扶持资金也将给予部分补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