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和“十四五”规划谋划之年,更是普陀转型蝶变、崛起赶超之年。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普陀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十一届市委八次全会要求,绘就未来发展更加美好的蓝图。
十届区委八次全会刚刚审议通过了《中共普陀区委关于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高水平推进城区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如何做好明年各项工作?如何在“经济发展、城区治理、民生保障、党的建设”等关键领域抓好突破,提升普陀核心竞争力?全会上,区委委员、区委候补委员们竞相发言,围绕做好全区工作提建议、谈谋划。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全会振奋了精神、激发了动力,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建设目标,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抓出新成效。”与会人员们的话语里透着信心和力量。
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驱动引擎”
发展是第一要务。当前,普陀正全力以赴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推动中以(上海)创新园、桃浦智创城等建设,加快培育智能制造、研发服务、科技金融三大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普陀正在打造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新的增长极。“2020年,区科委将聚焦科技创新‘引领力、辐射力、驱动力’建设”,区委委员李文波表示,将重点做优国际化平台,以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接轨全球创新资源,加快科技成果培育和转化。加快机制建设,推动市区相关部门的合作;整合资源,借势借力,孵化更多创新项目。同时,着力构建国际化创新生态体系,加快与国际创新资源对接,持续提升科技产业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
今年,中以(上海)创新园在普陀开园,这里将打造成为中以在科技创新领域交流、合作的典范。围绕这一“创新乐园”的未来建设和发展,区委委员王慎表示,下一步,中以(上海)创新园将进一步做实载体功能,加强园区建设和服务配套;做强科创企业引进工作,通过开展科创赛事等活动搭建互动平台,吸引更多高质量企业和项目入驻园区;做实科创政策,抓紧落实科创园区建设相关细则,促进中以科创合作再升级。
在“科创驱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长征镇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区委委员陈琦华表示,长征镇将牢牢把握“科创”这一关键,依托重点产业园区载体建设,增强招商引资力度,服务重点产业发展,进一步实现经济“稳增长”。长征镇将借助“两长”联动及上海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与桃浦、长风地区科创载体平台之间的联动合作。同时,打造一批重点产业领域的科创平台,助力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工业互联网、信息服务等产业相关企业在长征集聚。
“当前,长风新村街道把服务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区委委员王永俊表示,今后,街道将继续把服务经济工作引向深入,聚焦“科创”,依托上海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打好“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这张牌,吸纳更多企业和项目落地;作为服务经济的主战场,街道要善于、敢于和企业打交道,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服务企业中,街道要联合区人社、教育、卫生等职能部门,主动听取企业诉求,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街道要凸显“服务政府、诚信政府”的形象,对企业的需求要“服务周到”,对企业的承诺要“说到做到”。
走出城区现代化治理“创新路径”
城市治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道路上,普陀对标中心城区定位,着力在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参与主体多元化等方面探索创新,走出城区治理新路。
随着普陀区苏州河沿线综合整治、市政道路建设、水环境治理等工程加速推进,城区面貌不断提升,普陀正迸发出勃勃生机。区委委员刘文奎表示,区建管委将继续推进区重点项目建设,其中,苏州河沿线综合整治工程在断点贯通的基础上,明年将重点进行景观提升和部分一级防汛墙的改建,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力度,做好桃浦、真如等地区的市政道路建设。此外,包括道路积水点改善及大修工程,河道水环境治理等建设项目也正在推进,将为百姓打造更美更宜居的城区环境。
绿化市容工作是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如何提升“美丽普陀”治理现代化水平?区委委员刘古亮表示,区绿化市容局在生态环境建设上下功夫,持续完善普陀特色“点线环面”绿化体系,大力建绿提升全区品质;建设苏州河岸线公园,打造普陀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通过动态管控、微更新、综合性改造方式,打造“一廊两环,四横四纵,两块多脉”的区域景观道路体系;继续做好居住区装修(大件)垃圾清运工作,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石泉凭借一股子精气神,着力改善社区环境,小区面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区委委员宋胜利指出,社区环境直接影响居民的获得感,当前,石泉路街道全面开展社区楼道堆物清理, 92%楼道堆物已经清理完毕。明年,街道将做好“硬”环境建设,通过大清理、大扫除,让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抓好“软”环境建设,积极发动居民参与基层社区治理,逐步推动“社区互动中心”建设、组建“石泉红袖章”志愿队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凝聚合力”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指挥棒”的引领,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就是这个重要的“指挥棒”,本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这是桃浦镇在推进党建工作中牢固树立的理念。区委委员吕将表示,桃浦镇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优化“金融加油站”“雏鹰记者团”等党建共建项目,打造“爱TOP”党建品牌,完善“TOP YOUNG青年成长计划”、发挥梁慧丽、杨兆顺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党群工作充满活力、党群服务更有温度。通过党建引领,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聚焦民生保障服务,建设“美丽桃浦、美丽生活”,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人才是驱动创新的第一资源。区委委员钱晓莉表示,区人社局着力为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中以(上海)创新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人才政策支撑。进一步健全“区人才服务中心-地区人才服务部-人才服务站”三级人才服务网络,完善一体化、零距离的人才服务体系。着力优化HR沙龙、“普陀人才优享卡”、校企招聘等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精准人才服务。
“《实施意见》为未来普陀发展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区委委员姚军指出,区地区办今后将坚决实施“两手抓”。一方面抓“党的领导”,不断完善“1+2”街道党建制度,强化街道、镇党(工)委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主体责任,树立威信和威望。另一方面抓“群众发动”,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在推行重点项目、决策的过程中,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凝聚力量,提升群众满意度。
夯实社会保障事业“民生之本”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普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好与老百姓相关的各项民生实事,不断改善城区环境,化解“急难愁盼”问题,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如何办好家门口的每一家学校?”区委委员吴凌昱表示,区教育局将以“五新”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教育新体系,对标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抓好教育“十四五”规划编制,进一步塑造育人新模式、强化管理新理念、营造发展新生态、扩大改革新成果,加快融合创新,努力把普陀教育打造成为上海教育优质均衡的典范、可持续发展的标杆。
民政工作要对接基层所盼、群众所需、民心所向。区委委员刘义海谈到,区民政工作将在“惠”民生、“慧”治理、“汇”资源、“会”干事四个方面下功夫,以《普陀区深化养老服务行动方案(2019-2022年)》为基调,持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用“绣花”功夫推进社区精细化治理,打造普陀区社会治理工作品牌,通过党建引领,发挥“零距离·益加盟”品牌效应,形成社区治理合力,抓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促进基层队伍提质增能。
“《实施意见》从政治、全局、战略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区委委员严玉鹏表示,曹杨新村街道将结合落实《实施意见》,努力探索“曹杨治理路径”,建设“大美曹杨”,在提升“城”的品质、幸福“人”的生活,构建“城”与“人”融合互动、共同发展新格局上下功夫。街道将探索和创新社区治理新路径,当好“大管家”,着重加强和改进街道服务经济工作,当好“曹小二”,做实和优化“老小旧远”民生,当好“贴心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