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五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五年。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所描绘的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和愿景,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普陀各界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代会精神,纷纷表示要深刻把握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主题,深刻把握市党代会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以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精气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改革开创新局面,以开放赢得新优势。
构建更强支撑的重点地区发展格局
普陀区的发展,要努力实现“一轴两翼”布局。“一轴”是“武宁创新发展轴”;“两翼”是“北翼城市转型示范走廊”和“南翼滨河开放活力带”。
据了解,武宁路是普陀连接市中心与长三角的重要通道,也是联动普陀区城市活力区域和产业调整区域的重要纽带。以沪西工人文化宫改造,轨道交通14号线、15号线和武宁路快速化改建为契机,依托武宁路沿线科研院所,实施中信科技财富广场、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百联生活广场改造等重点项目,联动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资源,把武宁路打造成为带动全区转型发展的创新轴线。
“北翼”是建设城市转型示范走廊。桃浦、真如地区发展空间大、可建载体多,是普陀区未来发展极其宝贵的战略空间。主动抓住重大发展机遇,以桃浦转型示范带动全区转型发展,推进桃浦与真如联动发展,打造上海西北部城市更新和创新发展的示范走廊。加强与宝山、嘉定联动发展,成为上海服务辐射长三角、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开放门户。
“南翼”是打造滨河开放活力带。苏州河是上海极其宝贵的自然人文资源,包括长寿、长风、长征等重点地区在内的苏州河两岸是当前本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要抓住“十三五”时期全市加强苏州河两岸地区功能统筹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推动长寿商业商务区、长风生态商务区、中环商贸区发展,着力发展“水岸经济”,加强生态绿地、文化设施、堤岸修缮、滨河空间贯通、慢行交通等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商旅文一体化功能,成为延续历史文脉、展示海派精致、体现城市活力的地标。
集聚科创要素,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革命大趋势、集聚人才大举措,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韩正书记在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上海未来五年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蓝图绘就,接下来就是真抓实干。普陀上下将坚决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对接科创中心建设,集聚区域创新要素、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对照新目标,构建新优势,创造新业绩。
近年来,随着“一轴两翼”科创建设功能布局日渐清晰,普陀区的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后劲也越来越强劲。未来,普陀将继续在发挥武宁轴溢出效应上寻求新突破: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一轴两翼”重点项目建设,并持续跟踪推进市区联动项目建设;以创新要素为重点,通过区创新创业大赛,及时发现区内潜力企业和研发团队,集聚各方资源扶持其发展壮大,并积极落实国家、市、区各类人才计划和政策,对科技企业、研发团队开展科技创新研发攻关活动给予支持;以管理创新为支撑,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创+”平台作用,为区内科技创新主体拓展交流合作平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对接平台。(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服务是普陀的第一资源”。在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上取得突破也是普陀区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进一步优化科创政策,落实好“机器人十条”专项政策、“移动互联”专项扶持政策、园区及众创空间相关政策等,并完善好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进一步强化智慧政务,继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化项目完善工作和智慧城市建设各项工作。
让创新成为一种新动力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是根本目的。未来,普陀将在提升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上再下功夫。一方面,进一步抓好创新主体培育,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做好市、区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工作,加强对区内科技企业的统计与分析工作,协助做好科技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科创载体建设,打造“张江普陀园”品牌优势,并积极提升区众创空间、科技园区能级,从而提高科技产业发展后劲和整体实力。
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提质增效
“增强企业内在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二三产业共同发展、融合发展。”党代会报告中强调,要奋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增强城市核心功能。
学习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区上下将把市党代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普陀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站好位、不缺位、有作为,切实推动产业经济、商贸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提质增效。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做好“产业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在今年区领导牵头的重点课题中,就有“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这一内容。在课题研究基础上,还将编制《推进普陀区产业园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探索建立对园区开发主体的评价机制,倒逼园区转型升级。同时,本区将加快推进新兴科技园区创建,并指导园区明确产业定位和具体空间布局,形成中长期建设规划。此外,将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产业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影响力,强化产业招商。
其次,要加快推进商贸业能级提升。通过能级提升,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更便利、更温馨、更放心的消费环境和体验,打造有温度的普陀商贸。积极推进智慧商圈建设,通过高科技手段提升市民服务体验,使消费变得高效、便捷。推进环球港智慧商圈按照方案开展智能停车等项目建设,争取将中环商贸区智慧商圈项目作为市级试点建设示范项目,扩大商圈影响力;提升商业消费供给品质,打造更有人文底蕴的商业消费环境。推动环球港、长风大悦城落实推进上海市艺术商圈工作,形成文商联动,协调长风大悦城、中环百联等重点项目改造,跟踪推进农工商威尼斯河区域的商业开发,引导企业探索商圈建设新模式。加大推进智慧微菜场建设,切实解决群众买菜难、买菜贵问题,并积极协调食行生鲜、厨艺时代等无人售菜机行业龙头企业在本区加大布点力度。
近年来,外资企业正逐渐成为本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接下来,要继续抓紧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进一步研究、完善总部经济发展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区内设立地区总部,并加强对存量企业的培育,制定服务重点企业方案;拓展对接渠道,搭建项目合作与引资平台,构建招商服务工作网络,围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施精准招商,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完善服务机制,搭建重点外贸企业与中信保等专业机构的合作对接桥梁,切实支持区域重点外资外贸企业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