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基层有呼 我们有应

2020年10月29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普陀 2017/2/10

2月7日,本报刊登了《鸡年伊始,听基层新语新愿》一文后,本区各相关单位纷纷表态,对社会各界在新开局中的新期盼作出积极回应。

应:完善体系,持续推进民生改善提升幸福感

针对食品协调科、学校、卫生工作者和社区居民提出的“希望新的一年里更加便民利民,做实民生保障与改善”的新期盼,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区卫计委,长风新村街道、万里街道等作出了积极回应。

区市场监管局表示,今年,将认真贯彻中央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全面落实《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担当务实、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努力维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区市场监管局把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把食品安全工作与“同心家园”建设和“五违四必”整治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综合执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积极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了解食品安全、人人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良好社会氛围。

区教育局表示,特殊教育是实现公平、传递关爱的事业。给予特殊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特别的关爱,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普陀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持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进以融合教育为特色的特殊教育引领计划,进一步完善区域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健全医教结合特殊教育工作机制、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提供个性化特殊教育服务。区教育局将始终以特殊的措施保障特殊教育的发展,让党的惠民政策惠及更多弱势群体,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传递到群众的心坎上。

区卫计委表示,本区高度重视区内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目前“西部医联体”在本区稳步推进,获得居民广泛好评。下一步区卫计委将围绕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构建具有普陀特色的同质化医疗服务体系,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进“东部医联体”建设,盘活区域内医疗资源,加强各级医院的协作与互动,促进学科共建,进一步实现人才柔性流动。加强心电图、放射、检验等诊断中心建设,实现诊断服务同质化。同时以开展社区综合改革为契机,探索建立“1+1+1”分级诊疗模式,推进各级医院双向转诊工作,推动二、三级医院下沉社区,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加强家庭医生对居民的健康管理。

长风新村街道表示,公交1227路目前仍处于试运营的状态,关于大渡河路枣阳路站调度室的运营,已与巴士三公司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并提出了申请,目前正处于交接状态中,未来将正式投入运营。同时,针对公交1227路的运行,街道会继续加强与巴士三公司的协调,对调度室和各个站点加强管理,保证公交车准时准点发车,为周边居民提供更为便利的出行服务。

万里街道表示,将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构建15分钟生活圈”目标,结合万里实际,紧紧围绕“同心家园”建设,补短板、强基础,通过在生活圈内配备生活所需的文教、医疗、体育、商业等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优先解决居民紧迫度高的需求,构建宜居社区。今年,街道将落实由售楼处改建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功能,构建邻里之家,为居民增加多样化的生活服务设施,提供更多参与社区治理的场所,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能级。同时,结合周边围墙美化工程,开展“我心目中的邻里之家”愿景绘制比赛,激发社区自治共治的活力。街道将优化“社区慢行步道+社区巴士”的绿色出行方式,推进“悦万里·趣绿道·享社区”为主题的慢行步道体系。

应:改进服务,精心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对上海天地软件创业园、桃浦科技智慧城公司等提出的“紧紧围绕‘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目标,把握改革机遇,贡献自己力量”的新期望,区科委、桃浦科技智慧城公司、区人社局分别给予积极回应。

区科委表示,今年,区科委将按照区第十次党代会的要求,围绕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和形成“一轴两翼”功能布局的目标,精准服务,务实作为,创新争优,进一步改进科技服务、优化政策环境,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产业发展能级,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为本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一是注重创新要素的集聚,促进科技创新环境再提升;二是着眼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再提升。提升重点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聚焦武宁科技创新发展轴,促进科技产业贡献度再提升。

桃浦科技智慧城公司表示,今年是桃浦科技智慧城启动开发建设的关键之年。落实桃浦科技智慧城建设,必须从落实“一轴两翼”发展布局的战略高度着眼,结合上海2040和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特别是要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打造形成职住平衡、生态环保、集聚研发、运营、销售中心科创示范承载区,成为上海市区转型升级典范。具体来说,确保“三个基本”目标完成——基本建成中央绿地武威路以北地上景观工程;基本完成土地收储任务,加快清退和腾地交地步伐;基本明确产业功能定位,加强科技智慧点研究,落实产业结构调整专项,严格产业准入标准。发展要着眼长远,桃浦科技智慧城建设在今年还要适时启动拓展区规划研究,并扎实推进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落地。

区人社局表示,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普陀区正积极推进新一轮创业型城区创建,通过机制建设、载体建设、品牌建设等举措,精心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一是“一体两翼”的联动机制为创业工作凝聚了合力;二是“一带两平台”的服务平台为创业工作搭建了载体;三是“一街一镇一品”的服务品牌为创业工作夯实了基础。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能更好地服务草根创业,让更多创新创业的种子在普陀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使普陀成为助推创新创业企业成长发展的大苗圃、孵化器、加速器。

应:改善环境,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舒适度满意度

对居民、社区工作者、机关干部提出的关于“聚焦短板,完善区内基础建设”方面的需求,长征镇、区建管委、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对此一一作出回应。

长征镇表示,“十二五”期间,长征镇推进老旧小区综合修缮及设施设备专项改造等工作取得了一些效果,通过硬件改造,提升了小区环境面貌,解决了一些“急难愁盼”问题。今后长征镇将积极与区职能部门协调沟通,对老旧小区,特别是早期的商品房小区和村民老宅改造小区,结合“同心家园”建设,加大经费投入,有计划分步骤,通过屋面及相关设施综合改造,雨污水分流改造,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等措施,逐步解决这些小区的房屋渗漏水、设施老化、路面塌陷等问题,打造宜居舒适的住宅小区环境,不断提升居民的满意度。今年街道将率先启动吉镇路450弄、运旺嘉云苑等小区的平改坡综合改造。

区建管委表示,朝阳河是普陀区的骨干河道,全长2.9公里,河道水质原为劣五类,雨后因泵站排水有短时黑臭情况。去年,区建管委、区河道所已采取截污纳管和沿河排污口封堵措施,水质基本达到了五类。为巩固水质,进一步改善水环境面貌,结合“同心家园”建设,今年,区建管委、区河道所将通过河道底泥清理、沉水植物种植、生态浮床和曝气装置布置等一系列生态措施确保水质达标;通过增设亲水步道、木栈道、公共活动平台、景观雕塑,更新河道栏杆,美化桥梁外型,装饰围墙立面等措施,打造亮丽的滨河风景线。目前,朝阳河生态治理工程已开工,底泥清理和绿化迁移等工作基本完成,计划2017年4月底完成主体工程。生态工程实施后,将为市民提供一个融生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公共滨水活动空间,形成“河道·人·环境”和谐发展的普陀河道新景观。

区司法局表示,今年,区依法治区办将积极推动落实区机关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初任培训、在职培训、任职培训的必训内容;积极推动落实全国“七五”普法规划“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的要求。

记者手记:新的一年,是本区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区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迈上转型发展新征程的关键一年。新年伊始,基层一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面对大量民智、民意,相关职能部门第一时间积极采纳、主动回应基层关切的突出问题、焦点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声,激励全区人民同心同向同力,做好每个人该做的事,凝聚各方力量,围绕大局,以敢于担当、只争朝夕、务实作为的精神状态,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开创普陀科学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