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坚定信心追求卓越 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普陀区人大代表评议区政府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罗勇伟参加

2020年10月29日 10阅读 来源:新普陀报 2018/7/23

7月17日下午,区人大常委会委托各代表组分别召开代表分组会议,近260名区人大代表围绕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敏浩所作的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进行分组评议。罗勇伟等区领导参加分组会议。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下,区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照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以及区委、区政府118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书和88项政府目标管理事项,以只争朝夕、奋力攻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持续加强城区建管和社会治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城区转型,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

当前是普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如何以更强烈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新的时代坐标中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着力构筑新时代普陀转型发展的战略优势,切实增强城市的核心功能,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标准管理,加快“三个转型”步伐,全面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代表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坚持“高质量发展”

从普陀当前情况看,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并重。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围绕市委要求,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高质量发展引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普陀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找到新的突破点。对此,代表们进行了认真深入地讨论,积极踊跃提出建议。

听了报告,瞿志军代表感到,“区政府上半年的工作十分不易,同时,也看到了普陀的发展趋势。”报告中提出的“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标准管理……”等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找到新的突破点,让我们对普陀的未来充满信心。

“报告全面总结上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体现了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对下半年工作作了详细部署,围绕提升普陀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总体目标,聚焦重点、深化改革,体现出普陀区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怕困难、爬坡过坎的决心和信心。”陈琦华代表表示,“目标既定,长征作为普陀区重点地区之一,要对照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发展新理念、对标新要求、拿出新举措,深入推进‘两长’联动,着力推动长征工业区和新曹杨地区的转型升级,聚焦重点产业,为全区乃至上海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区政府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陈德华代表对此的感受很深:一是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加大走访企业力度,听取企业呼声,针对企业反映的堵点、痛点和难点,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二是实施全面取消区级自设行政审批事项,为新办企业提供“网上申请、网上批准、网上预约、当场办结”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双厅联动”,制定“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新举措,制定“3+5+X”产业政策体系,推出“才聚普陀”计划等系列政策措施,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三是通过“楼长制”沟通平台,进一步加深与企业的交流互动,加大服务企业的力度。“我相信,在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下,普陀经济必将迎来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创造“高品质生活”

“普陀区通过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旧住房综合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开展,以及在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大胆探索,全面推进‘美丽家园’建设,以进一步精准对接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这个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创造高品质生活”话题成为各代表组热议的重点。

来自桃浦的代表顾惠明对该议题深有感触:今年以来,区政府结合地区转型发展,积极开展走访调研,组织专家对桃浦道路交通开展专项规划设计,加快智创城土地收储和区域内企业调整,桃浦中央绿地北三块基本建成、初具形象。稳步推进真南路、景泰路、武威路等城市景观道路建设,深入开展俞店浦水系河道、张泾河、新河南浜等中小河道综合治理,落实了莲花公寓、紫藤苑、香樟园等老旧小区综合修缮工程,城市精细化管理“三个美丽”建设、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片区建设等方面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家普遍感受到,桃浦的河水清了,空气纯净了,天空蓝了,草地绿了,生活在桃浦的居民也越来越开心、舒心、安心。”

关于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工作,石泉的陈幸年代表建议,把创建工作重心从“拆”逐渐转移到“建、管、美”上来,进行整体规划,逐条马路、逐个街区、逐个小区进行系统设计。要注重“后拆违阶段”社区品质的提升,既要环境面貌的“留白增绿”、焕然一新,又要社区人文环境的优化重塑。加强社区资源整合,挖掘历史底蕴,创建特色品牌,切实增强区域内居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

肖丹代表对城市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区政府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全面推进长护险试点工作,不断完善老年人照护服务项目、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养老服务体系,营造孝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切实提升了老年人健康水平,增强了生活幸福感。

实施“高标准管理”

上半年,普陀区积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启动实施本区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轨交14、15号线站点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编制《普陀区城市管理导则》(2018版),推进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片区建设,确保城区管理有序推进。实施“高标准管理”,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也成为代表们一个热议的话题。

来自曹杨组的章洁代表表示,今年上半年,区政府围绕“促公开、促管理、促服务”,积极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成效斐然。3月份中国社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8)》中,普陀区以82.82高分位列全国县级政府透明度指数第一;6月15日,普陀区举办的全市首个区级“政府开放日”,受到了市民代表的广泛好评。这些都体现了我区在实施高标准管理方面做出的努力,对于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目前,普陀区已建成长征镇新城片区、万里街道颐华片区、石泉街道兰田片区等,对此,石健代表认为,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片区建设是区政府创新社会治理的一大举措,建议区政府结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和《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对接社区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在深化调研、反复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探索构建空间集聚、功能复合“小而全”的综合服务管理片区。同时,与“智联普陀城市大脑”平台、“雪亮工程”等对接,建立多元受理、联席指挥、信息共享的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与效能。除此之外,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整合工作力量,综合相关部门的业务,探索建立“全科式”“一岗通”综合治理机制。

区政府统筹推进“智联普陀城市大脑”平台、“智慧公安”和“雪亮工程”,是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的积极尝试。李锐代表建议,要推动城市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