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普陀区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2020年10月29日 10阅读 来源:新普陀报 2017/11/22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及体育系统先进表彰大会上,普陀区人民政府作为上海唯一一个区级人民政府,经中国龙舟协会推荐,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区体育局、区教育局、桃浦镇三个单位,区足球学校张翔、曹杨新村街道王华、长征镇季敏芳三位个人,分别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荣誉。

近年来,普陀区以实现区域群众体育新跨越为目标,努力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推动全民健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基础保障有力赛事活动丰富

本区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作为体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重要原则,扎实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着力壮大体育人口,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区体育局积极推进“体育生活化”及15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在基础经费保障方面,人均全民健身经费从2012年的人均7元(按户籍人口计算)逐年上升至2016年的人均21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为构建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区政府还下发《普陀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为落实全民健身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近年来,本区因地制宜开展了各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其中苏州河龙舟赛、10公里精英赛、元旦迎新长跑等赛事品牌效应日益显现。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至今连续举办了十四届,是本市唯一在城市间举办的龙舟赛事。经过多年培育,已形成了精品赛事效应。2016年第二届市民运动会全区共有56万人次参加,掀起全民健身热潮。2017年,本区推出全国桥牌公开赛,拉开了全力培育桥牌等智力运动品牌赛事的序幕。此外,手杖健身操、气排球等特色项目受众群也逐渐扩大。

体育设施健全场地管理创新

结合市政府实事工程,本区对体育场馆实施改建与新造并行。目前,完成全区5个区级体育场馆的综合改造,总投入达2.2亿;完成市民健身步道的“三年百道”建设计划,2016年已建成100条区级百姓健身步道。全区通过政府投入建设的体育场馆遍布各个街道镇,共有1个体育公园、11处社区公共运动场、2家社区全民健身中心、8家百姓健身房、1家百姓游泳池、1家区级体质监测中心、9家市民体质监测站和505处社区健身苑(点)。

区体育局重视市民体质监测工作,2014年,与中山医院合作,开展为期一年的骨质疏松慢性病运动干预。2015年起,拓宽体质测试参与人群,为环卫工人、企业一线职工等区内各类人群进行免费体质测试服务。目前辖区内9家体质监测站常年开放,已完成4次全国国民体质采样工作。普陀区《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总体合格达标率为96.5%。

本区创新建立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机制,该模式走在全市前列,被市体育局评估为“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来统一管理全区公办中、小学校室外体育场地的开放工作”。此外,区体育局开拓体育场馆运作新思路,改建后的真如体育场、普陀体育馆和普陀体育中心采用了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管理的模式,保障场馆开放公益性、运行管理规范性及健身指导专业性,最大程度发挥专业团队市场化运行的优势。

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是对本区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肯定,普陀将进一步围绕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目标,加快推进群众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