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普陀区人大代表评议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罗勇伟孙萍等参加

2020年10月29日 10阅读 来源:新普陀报 2017/7/27

7月24日下午,区人大常委会委托各代表组分别召开代表分组会议,230余名区人大代表围绕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敏浩所作的上半年工作报告进行分组评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勇伟、区委副书记孙萍等区领导参加分组会议。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重要一年。上半年,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对照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狠抓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落实,各项工作总体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良好开局。当前普陀区域转型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如何把握形势、聚焦重点,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如何聚焦短板、高效整治,建设和谐宜居家园?如何以人为本、创新治理,深化“同心家园”建设?代表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把握形势 聚焦重点 推动经济创新发展

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要准确把握,聚焦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始终把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作为主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才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取得提质增效新进展。对此,代表们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积极踊跃提出建议。

“听了区长的报告,感觉成绩取得来之不易。”宋胜利代表在讨论中表示,“普陀区正处于转型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区政府站位高、工作实,上半年全区经济结构转型取得成效,科技创新不断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提升,所有这些,都聚焦了区领导的决心和全体普陀人的期盼。” 

《报告》中提到了本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做大做强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并购金融、互联网影视、手游、标准化服务等新兴产业。陈琦华代表表示,长征镇作为普陀区的重点地区之一,必须立足大局,在转型升级上更加主动作为,搭好政策的“顺风车”,主动对接武宁路沿线科研院所、长风并购金融集聚区的溢出效应,发挥长征科技产业的集聚优势,不断强化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

宋峥代表来自天地软件园,他欣喜地看到《报告》中先后4次提到了天地软件园的发展,这既是对上半年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容工作取得成绩的肯定,又是对下半年推动加快形成扩园方案等工作的要求和希望。天地软件园将继续聚焦在互联网影视、手游等特色产业领域,吸引更多更好的企业落户普陀,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上半年,桃浦智创城、真如城市副中心、长风生态商务区,中环商贸区、长寿商业商务区等重点地区的开发建设正在加快进行。”这是王赟代表对《报告》感受最深的一点,“聚焦重点,稳步推进桃浦转型发展等区域开发建设,会对我区经济转型发展起到示范引领的‘龙头’作用。”

“《报告》无论是对上半年的总结,还是下半年的谋划,桃浦地区转型已成为全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一点让来自桃浦组的侯雪华代表倍感鼓舞。他表示,“我将始终将思想统一到全区中心工作上来,以服务大局为宗旨,结合桃浦智创城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要求,积极找差距、补短板,做好各项本职工作。”

聚焦短板 高效整治 建设和谐宜居家园

上半年,普陀区全力以赴补短板,大力开展“五违四必”区域环境整治,从严落实两级“河长制”,加强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全力推进“双创一巩固”工作,有效改善城市环境面貌,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美好。在各个分组讨论会场,“环境整治”成了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郑则祥代表认为,普陀区现在俨然是个“大工地”,全区市重点工程扎堆,区内又正在转型升级,是“腾笼换鸟”的关键建设期。在全面开展“五违四必”整治、河道综合治理及二级旧里房屋征收拆迁等工作的同时,上半年,普陀区依然完成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提名的测评检查工作,并超额完成了全区降尘量指标,这是全区上下努力奋斗、齐心协力的结果。

2017年上半年是“双创一巩固”的关键时期,作为“双创一巩固”的参与者,杜佳敏代表表示其深刻感受到了普陀文化在这半年的大爆发,“创城我们在一起,创城我们是认真的”这句话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创城工作者的心中,内化成为大家信心和动力的源泉。

作为一名桃浦地区的社区工作者,高莹代表对本区环境综合整治与民生工程相结合取得的成效深有体会:她所在的樱花苑小区休闲长廊、健身步道等项目已经完工,获得了居民的交口称赞。现在,区河道所又把在小区里闲置的泵房作为居民活动室使用,高莹说,“等这项工程完工后,我们樱花苑将成为桃浦地区最美的住宅小区”。

长征组代表接正萍说,在“五违四必”整治、“双创一巩固”工作中,区政府积极落实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尤其是朝阳河生态修复治理等工作,使城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群众获得感大大提高。同时,政府花大力气开展非法规模性租赁场所清理整治,开展生产、消防、交通、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进一步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社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正是建设“宜居”普陀的重要方面。

以人为本 创新治理 深化“同心家园”建设

《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社会创新治理,深化“同心家园”建设,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些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保障问题也是各组代表们热议的重点。

何英代表认为,推动社会创新治理,深化“同心家园”建设,要着力构建自下而上的评估体系,就是要积极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形成“党组织引领,居委会为主,居民为主体,业委会、物业公司、群众团队、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强化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位一体”联动协调,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小区文明程度和居民文明素质。

桃浦镇结合区域实际,提出了“安心、舒心、贴心、开心、爱心、廉心”六心为主题的“同心家园,美丽桃浦”建设工程,以项目化推进的形式,解决老百姓身边“最后一碗汤”、“最后一公里”等“急难愁盼”问题,让广大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高莹代表对此深有感触,譬如桃浦1230路便民巴士解决了桃浦新村很多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票价也低廉实惠,是一项真正为民、利民、惠民的民生举措。

作为利群医院的一名行政管理人员,王梅芳代表比较关注养老服务。她建议,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服务体系的衔接整合,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台为载体,加快实现数字化健康管理,提升信息化水平;要打造具有医养特色的健康管理系统,可涵盖自我健康管理、健康监测、远程医疗协助等功能。相信通过这些举措,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区健康养老服务水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