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打造智创新标杆 让城区更具活力更有温度

2020年10月29日 10阅读 来源:新普陀报 2017/12/2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时也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贯穿于报告其中。上海桃浦智创城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更新理念、解放思想,将创新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充分认清建设中的短板与问题,着力将学习成果融入到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实绩上来,推动桃浦地区实现脱胎换骨发展,打造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的示范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之一。

问: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转型发展、民生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作为桃浦地区转型发展最前线的桃浦智创城,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大精神上有着怎样的思考,在开发建设中又将如何融合这些新思想?

答:党的十九大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桃浦转型发展也已经到了全面发力的关键阶段,桃浦智创城的开发建设工作,要在三个方面把握好十九大的新理念、新思想。

在坚持新发展理念方面,要始终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谋划和推动桃浦转型发展的重要遵循和基本方向,积极探索五大发展理念在桃浦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实践路径和实践样本。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面对桃浦在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公共设施配套、产业发展能级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发展短板”,以及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不仅要尽力而为,还要全力以赴,要让“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在桃浦形成生动实践,不断提升桃浦人民的幸福感。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桃浦历史欠账较多,之前的粗放式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沉痛的代价,今后桃浦要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中央绿地建设、生态综合修复等项目,努力创造宜居、宜业、宜商的生活环境,建设美丽桃浦。

问: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围绕桃浦智创城开发建设,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改善与加强?

答:十九大召开后,结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精神,桃浦智创城建设也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认真梳理了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短板和问题,综合起来看,发现在产业功能定位、招商引资、智慧城市建设、土地收储、规划落地建设、中央绿地建设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和改善。

产业功能定位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桃浦智创城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体布局中,既要体现独特的功能和应有的作为,又要与其他中心城区错位发展、发挥桃浦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如何找准平衡点是工作的难点。

招商引资上,鉴于目前土地收储工作还在进行,重点项目建设尚未完成,标志性、功能性重点项目落地比较困难,因此,从最优发展环境建设成效角度出发,在招商引资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智慧城市建设上,桃浦智慧城市建设是体现“数据打通、应用集成”的信息化整合系统工程,推进难度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统筹协同。

土地收储上,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主要集中在目前土地收储成本与被收储对象要求的土地补偿款金额差距过大,导致部分地块收储进度较为缓慢。

规划落地建设上,各专项规划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绿色城区、分布式能源、智能交通等实施,从长远来看,是对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这些领域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大多处在试点起步阶段,基本无规范、标准、成功案例,创新难度较大,有必要形成一套容错和快速应变机制来保障创新理念的推动和完善。

此外,智能交通规划实施、综合管廊运行机制、分布式能源有效利用等方面探索试验,今后如何形成示范推广的经验,桃浦智创城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央绿地建设上,桃浦中央绿地不仅仅是景观式绿地,更是适宜人民群众休憩游乐的交往空间,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绿地公共空间的各类需求,未来开放式绿地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极大挑战。

问:面对机遇与挑战,围绕主要目标和发展定位,桃浦智创城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深化开发建设?

答:桃浦智创城立足于“智力、智能、智联一体化”的目标定位,面对机遇与挑战,在推进智创城的开发建设中,要牢牢把握住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产城深度融合。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产城一体化发展。严格执行各专项规划,发挥规划对城区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通过物联、数联达到智联,高标准打造智慧城区。进一步深化桃浦智创城产业规划,加强项目前期设计和创新生态布局,吸引集聚研发型、总部型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实现以产兴城、以城兴业。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严格落实“小尺度、高密度、人性化、高贴线率”城市规划设计,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坚定不移按规划要求建设“小尺度”街坊、步行5-10分钟半径范围的混合街区、具有“弯、窄、密”特征的道路网络、“口袋公园”和多层次公共开放空间,打造满足不同类型需求的“有温度”的现代化城区。

三是坚持补短板促发展。重点聚焦生态环境建设和公共设施布局,积极推进桃浦中央绿地、托马斯学校、英雄天地等一批生态、文化、体育、教育项目建设,加快三级甲等医院、养老设施、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落地,充分营造优质宜居、健康宜人环境,让桃浦地区居民早日有更多的获得感。

四是坚持整合资源。善用“外脑”,加强同各领域专家学者、智库联系,为转型发展继续提供智力支持。善借“外力”,深化与临港集团、华谊集团等企业的合作,推动区域开发建设。立足“智力、智能、智联”一体化,突出引大引强,吸引智能科技领域的优质企业落户,促进产业功能培育,推动形成职住平衡、充满活力的新型城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