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地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作出了精准表述,为推进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区社工委(社区办)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社会治理的核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同心家园”建设为抓手,立足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做好社会治理大文章。
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也对“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新思路,社工委(社区办)在社会治理方面有哪些思考?又是如何理解社会治理这项重点工作的?
答:随着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不断深入学习,如何“学懂、弄通、做实”,确实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很多,尤其是“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怎么做,鲜明地摆在我们面前。结合上海的实际,上海要勇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者,创新社会治理工作要走在全国的前列,为此,我们社工委(社区办)需要去做的工作有很多,肩上的责任也很重,也需要对加强社会治理工作的新理念新理论有一个清醒而又深刻的理解认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将“共治”放入“共建共享”中间,我认为除了“建”还要“治”,最后才是“享”,这三个字都是以“人”为核心的。
“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治理制度”,我觉得这也和“人”有关,在多元需求、多元利益、多元参与、多元治理的情况下,有必要建立“规则问题”,在党委领导下、政府负起责、社会协同起来、公众积极参与、最后在法律的框架内,实现治理目标,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这需要有一套机制体制作保障的。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对于这句话,结合社会治理工作,我认为社会治理是需要培养广大市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和互助精神、法制精神、平等精神,最终达到“分享的快乐”、“共享的结果”!我们要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引导人民有序参与,否则就是“草民”了,就“无序”了,就不能达到“善治”了。
通过学习,我觉得“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社会治理的目标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社会治理的格局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立足点是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一句话就是: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去做社会治理的大文章。
问:在加强社会治理上,我们哪些方面反映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推进解决的着力点在哪里?
答:区委集中梳理了6个方面39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结合工作实际,社区办也从中分析了反映区域社会治理现状的几方面问题,集中体现在:社会自治共治组织协调机制不够成熟、对居民主动参与社区自治的引导发动不够,帮助提升群众自治能力举措不够扎实;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分布不平衡、服务能级不高、服务半径较小、服务内容不够多元化,服务的能力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等。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我认为要围绕“人”来做文章、“以人民为中心”去推进工作。通过继续加大对社会治理薄弱环节的整治力度,努力补齐工作“短板”;继续关注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继续提高重点领域建设和管理水平,努力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继续理顺条块关系并将力量配备、服务资源、财力物力向基层一线倾斜,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基层工作。
问:结合十九大精神,围绕“同心家园”建设,社工委(社区办)下一步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营造一个群众满意的社会治理环境?
答:对于以后的工作方向,我们社工委(社区办)有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也有了逐步要达到的工作目标。下一步,我们将以“同心家园”建设促进“社区转型”,即一是环境提升有品质,做到“拆建管美”;二是生活服务有温度,规划引领发展;三是活动空间有活力,着力打造“三个公共空间”;四是邻里安全有保障,做到“干净、有序、安全”。
要紧抓“无违建”创建工作不放,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到“拆”有章法,“建”有规划,“管”有成效,“美”有温度,综合打造居民公共生活空间、便捷的公共服务空间、熟人社区的公共活动空间等三个公共空间。坚持条块结合、联勤联动、综合施策、依法治理的原则,注重社会参与、源头防控,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信息化、法治化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要研究好社区公共服务专项规划,解决社区公共服务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我们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社情分析、资源梳理、项目征集、设施完善、社会评估等,针对合理布局问题、服务能力问题、服务半径问题、服务内容问题编制“普陀区社区公共服务专项规划”,以规划为导引,明确社区公共服务的发展目标,通过精准施策、持续用力不断完善普陀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社区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要强化以“党建引领”为主线,解决社区创新治理不充分、不平衡问题。通过换届契机,优化居民区党建引领的社区自治共治机制,发挥居民区党组织和居委会依法组织居民自治的核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通过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以社区项目凝聚共识、以群众智慧解决问题、以各方参与同向发力,推动“同心家园”向纵深方向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