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全区党的组织工作立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大局大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主基调,始终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一主线,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扎实履行选干部、配班子、抓队伍、强基层、聚人才的各项任务,不断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普陀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固根守魂,抓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
区委组织部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生命线”,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动力之源,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使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呈现新风貌。
加强理论武装,筑牢思想之“基”。以普陀区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为引领,不断完善区“五学并进”处级干部学教机制、“五站连训”中青年干部选育机制、“五式联动”现代教育培训机制建设。搭建“领导干部每月讲坛”、党校主体班次、“2+X”专题培训和干部选学“四个维度”的干部教育培训平台,努力形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理论教育培训体系。五年来共分层分类举办各类干部教育培训班次453个,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培训党员干部4.3万人次。
深化专题教育,补足精神之“钙”。把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作为对全区党员干部重要的思想洗礼与政治锤炼,不断深化和拓展富有普陀特色的教育载体。深入开展“三新四好”、“创卫先锋行动”、“学身边先进、树优良作风”、“明实情、办实事、求实效”主题活动。以“支部争星,党员积分”活动为载体,整合各类党建资源、活动项目和群众需求,推动各级党组织、各领域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注重党性锻炼,祛除作风之“弊”。将党性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全面覆盖主体班次,引导党员学好党章党史,守牢党纪党风。安排中青班学员赴旧改基地和“同心家园”等重大项目工程实践锻炼。建立顾正红纪念馆、启星师德基地、于井子护理小组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实践基地等一批党性教育基地。构建“社区党校+社区党校分站”的党员教育阵地网络,依托“上海普陀党建”公众号、党员干部现代远教平台等线上载体,定期发布党建服务中心月度活动和社区党校课程安排,以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党内教育影响力和渗透度。
强本固基,夯实党执政基础“最前沿”
将抓好基层党建作为重中之重,坚持重心下移、持续发力,围绕提升基层党建的整体效能,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突出党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引领地位,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聚力“同心家园”,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6”文件精神,以“同心家园”建设为依托,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创新机制。推行居民区党员代表议事会制度,强化“区-街镇-片区-居村、园区、楼宇”四级党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自治共治中的作用。完善党组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构建“四服务”工作体系。深化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亮身份、践承诺”以及“双报到、双反馈”工作机制,推进“党员到社区、人人做公益”志愿行动,提升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五年来,累计组织党代表参加联系社区和群众接待活动4800余人次,解决基层“急难愁”问题2500余件。
突出资源整合,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聚焦资源整合型党建工作模式培育,构建条块互补、同促共享的三级区域化党建组织网络。区级层面建立普陀区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街镇完善社区党建“1+2+2+X”新体制,居民区全面推行兼职委员制度。健全区委领导直接联系指导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各专委会工作机制,深化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机制。打造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以共建联建为抓手,推动项目落地生效。
狠抓责任落实,增强各领域党建工作有效性。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为抓手,把从严治党的要求向基层延伸。注重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严格“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结合各领域机构和体制改革,找准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抓实“两新”党建,以党建、群建、综合服务一体化为目标,构建“两站一中心”联动工作体系,推出“普星工坊”工作品牌,促进党在新兴领域的“两个覆盖”和“两个作用”的发挥。抓实机关党建,全面提升机关党组织与居(村)党组织“双结对”工作能级,加强机关“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有效解决机关“灯下黑”问题。统筹推进国资、教育、卫生等系统基层党建,不断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稳步提升党组织在国企、学校、医院中的政治影响力。
抓实基础保障,加强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以2015年居(村)党组织书记换届选举为契机,优化班子结构,加强后备储备,拓宽“带头人”队伍来源,有效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质量。完善居(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养、薪酬管理、考核激励工作体系,促进基层带头人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成立居(村)工作协会党建研究会,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机制,推出一批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工作室、实教实训示范点,基层党组织书记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得到有序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中涌现出杨兆顺、梁慧丽等一批全国、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从严从实,选育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区委组织部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和区域建设发展实际需要,以“20字”好干部标准为遵循选贤任能,不断加强干部选拔、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强配置、严管理”,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围绕中心,选优配强领导班子。聚焦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大局,加大对重点领域、重要工作项目的干部保障力度,选拔任用了一批谋划发展有实招、推进发展有韧劲、落实发展有实效的干部,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配备不断强化。
坚持导向,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贯彻到考察、识别、使用干部的全过程,进一步扩大区委全委会对重要人事任用的决策权,把握动议提名、民主推荐、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干部选任工作的重点环节。完善干部考核考察机制,依托干部综合信息系统等大数据手段,将选任考察与区委巡察、年度考核、换届考核有机结合,注重借鉴现代人力资源理念和工具,近距离观察干部,提升辨人识人精准度。
完善机制,加强各类干部培养。完善干部培养和使用机制,制定《围绕区域转型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及4项配套制度。协调推进处级、科级干部交流,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区级机关、街道镇、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干部交流任职。开展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专项调研,打造年轻干部培养使用选拔链,着力发现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潜力大、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形成以80后为主、3个层级、500名左右的“8035”优秀年轻干部库,实现干部队伍梯次储备。五年来,共选派238名年轻干部赴信访维稳、旧区改造、对口支援地区等重要岗位及区联席办、信访办等一线岗位挂职锻炼。
严格管理,落实干部日常监管职责。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抓预防,健全经常提醒教育机制,制定干部谈心谈话、新任党政领导主体责任告知承诺等制度。研究出台《普陀区关于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进行岗位调整的实施办法(试行)》,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抓好“关键少数”,进一步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干部选拔任用职责情况检查、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等在从严监督管理干部中的作用。推动专项整治常态长效,开展干部经商办企业行为专项治理、领导职数核定和配备情况自查、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等专项整治工作,强化纪律规矩。
筑巢引凤,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在人才建设上,持续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推出“人才新政”,不断提高政策“含金量”和人才服务工作满意度,为普陀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服务转型发展不断凸显新优势。
坚持党管人才,科学统筹人才发展规划。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制定《关于普陀区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考核机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进一步形成人才工作合力。深入开展重点领域人才工作调研,立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的构建”、“普陀‘四新’经济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等课题研究成果,制定《普陀区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普陀区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发挥人才规划引领作用。
坚持市场导向,完善区域人才政策体系。立足人才和企业需求,出台《普陀区人才激励保障政策实施意见(试行)》,发布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等“人才政策十条”,推出涉及人才住房、医疗、科研等全方位的人才激励和保障措施,实现区人才政策与区域产业政策、财政扶持政策相互衔接、相互配套。
坚持需求导向,加大人才工程实施力度。围绕区重点地区发展需要和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实施人才引进工程,积极邀请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和千人计划专家赴普陀考察参观、学术交流。五年来,共引进市级以上“千人计划”专家22人、各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800余名。抓实人才工作重点项目,以提高政策精准度和人才感受度为目标,推出“提升众创空间能级”、“发布‘科创+’服务平台”、“建设‘青年千人’数据库”等10大人才工作重点项目。加强区域人才培养,积极推荐选送区域内人才参加市级研修班、培训班,为人才提升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唯实干,方有为。五年来,全区党的组织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亮点纷呈。站在新起点上,全区组织工作将以改革创新精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作,继续书写普陀转型发展的精彩篇章,以昂扬的精神、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