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曹杨新村街道兰溪园以“四百活动”为契机听民声顺民意体民情

2020年10月19日 10阅读 来源:新普陀报 2019/4/8

高龄老人、长期患病人员、残疾人家庭、独居老人、失独家庭、困难家庭……曹杨新村街道兰溪园居委从身边社会关系相对薄弱、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入手,逐渐将走访范围扩展至整个居民区,深入开展“四百活动”,倾听居民心声,解决居民急难愁盼。

顺民意拆除电梯不锈钢座椅

兰溪园居民区曹杨六村内的10号和12号大楼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为普陀区第一栋高层居民住宅,层高分别为26层和24层,共有498户居民。不少居民为了出行方便,直接将电动车放置在居住楼层进行充电。物业公司为了杜绝电动车在楼道内充电引发火灾事故,故在大楼的4个电梯轿厢内安装了宽约60厘米的不锈钢座椅,希望引导居民将电动车统一停放至车棚进行充电。没想到,这个出于好意的举动,却引来了楼内居民的强烈反应。“物业的初衷虽是为大家办好事,但没有充分进行征求居民意见,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出行,大楼内有250户居民,上下班高峰时间平时可以载十二三人的电梯现在只能载六七人,有时甚至要等个两三趟才能挤进电梯。”家住10楼的周阿姨话音未落,住在26楼的朱师傅也说道:“自从安装了不锈钢座椅,大家都挤在电梯轿厢的前半部分,可能受力不均,最近电梯维修的次数也比以前增加了,现在乘坐电梯心里有点怕。”

通过走访了解,居委干部们意识到,轿厢内的不锈钢座椅已成为了这两幢高楼的居民近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居民提出的种种疑虑,居委会牵头召集了物业、业委会、楼组长、居民代表等,召开了1+3+X联席会议,物业在最终听取居民意见后,排出了两天内拆除4个电梯轿厢内不锈钢座椅的时间表。同时,居民也表示,同意在确保不影响出行的前提下,在楼道合适位置安装障碍物,防止电动车楼道内充电。

据悉,目前,两栋大楼电梯轿厢内的不锈钢座椅已全部拆除。

体民情多层加装共享爱心椅

老旧小区居民反应问题的一个集中点还聚焦在了上下楼难上。由于多层住宅没有电梯,一些上了年纪,腿脚早已不再利索的老人们,每次出门爬上爬下一趟至少需要花上几分钟时间。这短短的几分钟,对他们来说却并不轻松,它导致许多老人的生活圈越来越小,生活质量越来越差,有的老人真正变成了“宅老”。为此,许多楼内的老人为了上下楼能有一处歇歇脚、喘喘气的地方,就自行在楼道内放置了旧椅子,也由此变成了楼道乱堆物的源头,一时,居委会也进入了两难境地。“我们也想经常出门走走,跟朋友们在花园聊聊天,但是年纪大了,走楼梯实在吃不消。”“不是实在没办法,我现在都不出门,只能每天待在家里。”“一个星期出门一次,老朋友都要见不到咯……”看到居委干部来了解情况,住在多层的老人们纷纷表示。

但加装电梯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而且,每个楼组的实际情况也造成了并非所有老人的“电梯梦”都能如愿达成。居委会也曾经想过以自治项目申报的方式,由每户居民出资在楼道内统一安装爱心座椅,但由于涉及面广,楼道内租户多造成操作上有困难,方案无法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通过率,爱心座椅的安装也只能暂时搁浅。

可喜的是,此次“四百活动”期间,兰溪园居委在与共建单位区政协的沟通中找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将由区政协认领“共享爱心椅”项目,给小区内41个楼道的三楼和五楼各安装一个爱心座椅,后续座椅的维修保养则由物业公司和居委会共同管理。

目前,“爱心椅”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很快,老人们上下楼时就能有地方歇一歇、喘口气了。通过“四百活动”,居委干部又把这个好消息带回到了老人身边,“以后我们又能下楼晒晒太阳,锻炼身体了,真是太好了。”老人激动地说道。他们还主动清理了之前摆放在楼道内的旧椅子,“居委会帮大家解决了困难,我们可不能拖后腿啊。”

“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短短的16个字背后,是一次次轻声的敲门,是一次次深深地交流。下一步,曹杨新村街道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四百活动”,收集汇总居民反馈的问题,及时回应民生关切,为建设大美曹杨不断努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