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社区的当家人,是居民眼里可敬可亲的“自家人”。在社区,有问题了找他反映,有困难了找他帮助,有情绪了找他“吐吐苦水”……在他看来,当好社区的指挥棒,靠的不是说空话,也不是“宅”在办公室,更不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他说:“守护好这个社区不容易,只有以诚心对诚心,用心做事,才能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居民的信任。”他就是桃浦镇紫荆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柏林。
尽心奔走:为了让“我的居民”无后顾之忧
2015年11月的一天,小区居民邓某(化名)找到王柏林,向他讲述了自己面临的一个大难题。原来,邓某是两劳释放人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曾被判入狱三年,出狱后断断续续做过很多工作,后来受到桃浦镇“帮帮团”的帮助,安置到一家单位就业,将要在年底12月退休。结果要退休了却发现自己缴纳社保金年限不到国家规定的15年,还差十几个月。而按照当前社保金缴纳的有关规定,不能进行补缴,这意味着邓某退休后将无法申领到基本养老金。邓某内心十分焦急,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想到了向书记王柏林求助。
邓某因家庭困难,一直是居委会帮扶的对象。王柏林对他的家庭情况十分了解,也清楚地知道有无退休金保障对他的家庭影响有多大。因此,面对邓某的诉求,王柏林毫不迟疑地答应想办法去解决。
事情是答应了下来,但是怎么去做,从哪里着手很关键。王柏林之前在企业做过多年的党务和人事工作,对办事流程有着一定的了解。当前的情况是问题一定要在12月底邓某退休前解决,而留给他的也只有半个月时间,可以称得上是争分夺秒。为此,他理定思路,决定这几天马上着手去做。
考虑到其中可能遇到状况需要人帮忙,第二天,王柏林叫上小区热心的志愿者沈丽君,和邓某一起到桃浦镇社保中心去询问邓某就业情况,并查阅其档案。结果,社保中心人员告知他们并未查阅到邓某的档案,其就业履历表上一片空白。三个人无功而返。
王柏林回去后细细思考,觉得找到邓某的档案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邓某在入狱前曾在上棉一厂工作过,能够找到这一段的工作经历,对邓某工作年限问题的解决有很大帮助。因此,第三天8:45左右,他和沈丽君、邓某打车到武宁路上的普陀区就业促进中心去咨询邓某情况,查询无果后,他们马上去了区社保中心,也没有找到档案。
这时已经是接近中午,面对一上午的空跑,王柏林果断决定立马去位于澳门路上的上棉一厂退管会。毕竟邓某曾是上棉一厂的工人,虽然现在上棉一厂已经关闭,但是人事档案方面肯定会有所记录。这也是最后一个找到邓某档案的办法了。
三人马不停蹄地打车赶到退管会,将情况告知给相关工作人员。王柏林对其负责人恳切地说到:“我是他所在社区的党总支书记,这个事情对他以后的生活太重要了,恳求您一定帮帮忙。”工作人员听到请求,非常感动地对邓某说:“没想到一位社区书记能这么尽心地帮你忙。”然而,希望再一次落空,在上棉一厂的档案里没有找到邓某这个人。正要离开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突然说:“我们在陕西南路还有一个人事部门,说不定那里会有。我给你们打个电话问问吧。”
就是这个电话,给三人带来了一个有好有坏的消息,好消息是在那里有邓某的人事记录,坏消息是档案资料已经划归到死者档案里,不知道是否能找得到。看到这个情况,怕工作人员中午休息,王柏林他们中饭都没来得及吃,马上打车赶到上棉一厂人事部。在这里,王柏林让邓某把他的家庭关系都详细写了出来,和工作人员一起到死者档案库里翻找邓某档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了出来。原来,之所以归到死者档案里,是因为当年邓某被判入狱后,档案因种种原因没有随之调出,因此在其后上棉一厂核查找不到此人后,划归到了死者档案库。
档案找到了,邓某在上棉一厂工作的经历也赫赫在目。王柏林却不敢放松,他找到工作人员,恳求他们能够指派专人上门送档案。毕竟如果走组织调档路线,时间无法保证。前后只有半个月时间,耽误不起。为此,王柏林自己又打电话联系车辆,陪同工作人员一起将邓某的档案送到区就业促进中心,将相关的手续办好。这些做完后,王柏林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最终,邓某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落实了退休后的基本养老保障,在2016年1月份领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养老金。邓某感慨地对王柏林说:“王书记,我都不知道怎么来感谢您,您这样帮助我,又出钱又出力,让我以后的生活有了底。我真是遇到了一个好书记。”现在,退休后的邓某积极地参与到社区的各项志愿活动中,而且经常骑车在小区里四处巡逻,维护小区的清洁和安全。
王柏林说:“帮助居民解决困难,这是我作为一个书记应该做的事情。其实在这里,我也要感谢镇领导、热心志愿者,以及所有帮助我们的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努力。而我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不能让居民在以后生活中背上思想包袱。我要做的,就是传递给他正能量,让他看到生活希望,让他从此之后能够学会‘感恩’。这就是我最大的满足。”
真诚守护:就是想用心去做点好事实事
说起社区的“大事小情”,王柏林是如数家珍,小区防汛、加装无障碍通道、安全探头安装、垃圾厢房改造……凡是涉及到居民切身利益的事,王柏林都会认真、用心去做,他说:“你用心做,为居民切实解决问题,居民感受得到,你的心也踏实。”
2011年3月,王柏林担任紫荆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刚刚上任不久,所在辖区的白丽派出所所长就找到了他,向他通报了紫荆苑近一个月来的安全情况。据所长称,紫荆苑安全问题在整个辖区是最为严重的,盗窃案件频发,几乎达到了每天两起案件发生的频率。
面对此种情况,王柏林在进一步走家串户了解社区情况的同时,将安全问题提到了重要日程。为此,他制定了详细的安全计划,在一个多月的时间,自己带头夜间值班巡逻,带领居委、物业相关人员严密小区安全监控。辛苦没有白费,紫荆苑的盗窃案件大大减少,在一个月里只发生了两起。
这还不够,在建立了安全管理长效常态机制之后,王柏林又把小区目前最需要的安全作为工作切入点,联合物业公司、业委会,向桃浦镇政府申请安装社区安全探头。经过多番努力,小区52个安全探头全部到位,将小区整个纳入到安全可控范围。小区安全度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感上升了,王柏林的工作也由此打开了局面。
当前,正是“双创一巩固”的关键时刻,小区的治理更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看到垃圾厢房十分影响小区整体环境,而且因为地方有限,导致居民无法进行垃圾分类,一袋袋的建筑垃圾被居民随意丢弃在楼组门口,王柏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几天,他一直在为垃圾房改造问题奔走。通过与上级反映以及与环卫公司充分沟通后,事情得以解决,垃圾厢房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分类改造,建筑垃圾清运问题由环卫公司统一安排。
学会思考:管好一个小区也要用对方法
紫荆苑社区是一个公租房和动迁安置房并存的小区,房子老,困难人群多,由于社区人员成分复杂,社区矛盾不断。这些情况,王柏林都考虑到了,也要求自己时刻能够保持冷静的心态,对居民反映的事情,不管大事小事,都做到用心听、认真记、全力办,让居民能够从中看得到实惠、感受得到变化。
在面对不冷静、大吵大闹的居民时,他总是平心静气地等着别人把情绪发出来,和声和气地引导居民说出自己的诉求,再来谈谈问题的解决。往往到最后,居民总是因自己暴怒的态度向王书记道歉。王柏林告诉记者:“社区形形色色的人多,问题也多,这都是不可避免的,有怨气发出来,我们要有当好‘受气筒’的自觉。对居民,要做到换位思考,总归我们最后目的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激化矛盾。”
王柏林在处理社区事务时,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出题目、做题目,将小区近期的动态、问题都列出来,然后一个个分析,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因此,他时常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学会思考,理清工作思路,注意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灵活应对社区发生的各类问题。
不仅如此,他认为作为社区的“领头羊”,更要做到言传身教。只有尽自己最大努力,事事带好头,才能调动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才能真正使人信服。这样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起事来才能得心应手,真正为居民办得了事,解决好问题。
王柏林是这样评价自己的社区工作的,他说:“人们都觉得社区工作是最平常的工作,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不这样认为,做了长期的社区工作,我反倒觉得社区工作是一个最有品位的工作。不仅要学会怎样与人打交道,学会怎样去解决问题,更要学会如何做一个有素养有能力的人,能让自己的诚意、善意、正能量传递给他人,这就是最大的快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