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晚,铜川路水产市场关闭工作指挥部灯火通明。当时针指向24时,区领导宣布:“铜川路水产市场和百川综合市场正式关闭并停止经营!”随即,市场内9个应急通道的大门关闭,8个主通道出入口瞬时实施严格管控,全面禁止无关车辆及人员入内。
这一刻,指挥部内沸腾了,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真如副中心铜川路水产市场关闭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队员们欢呼雀跃。市场综合整治关闭的一幕一幕浮现眼前,不少队员眼眶湿润、情难自已。
吹响“决战真如”的冲锋号
4月11日,区委、区政府召开铜川路水产市场关闭动员会,擂响了市场关闭的战鼓,吹响了“决战真如”的冲锋号。
铜川路水产市场关闭是促进真如地区与桃浦地区联动,大力推动“一轴两翼”中“北翼”区域城市更新示范走廊建设的重要基础,被真如副中心列为2016年的头号工程。面对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真如副中心全体员工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为了全力保障铜川路水产市场按期顺利关闭,真如副中心于4月22日召开职工大会,向全体员工发出倡议:坚持弘扬“真如精神”,踊跃参加市场关闭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积极投身志愿者特别行动,用实际行动去夺取市场关闭的全面胜利!不到一天,就有28名员工踊跃报名,自愿加入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
5月26日上午,铜川路水产市场关闭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授旗仪式在铜川路水产市场整治办举行。“哪里有行动,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队员们在授旗仪式上响亮喊出的这句口号,激动人心、催人奋进!
从队伍成立到10月31日市场如期关闭,159个日日夜夜,队员们的心随着市场综合整治关闭的节奏一起律动。无论是整治办临时办公用房搭建、经营户约谈签约、“6.30”固川路101号地块清理清退、市场全面关闭攻坚、市场关闭后持续固守,还是新闻通气会、市“五违四必”综合治理普陀现场会,处处都能见到队员们忙碌的身影。
截至目前,铜川、百川市场经营户所有商户都已搬离,市场各出入口情况正常、治安态势平稳。门前的铜川路告别了往日的喧嚣,变得宁静整洁。这完美的答卷里,离不开真如副中心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队员们的辛劳付出。
挑战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铜川路水产市场关闭工作于4月11日全面启动,区整治办工作人员5月初就要进驻现场办公。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需要搭建起一个临时办公用房,压力可谓不小。
面对难题,真如副中心现场工作小组的队员们毫不畏惧。作为“先遣部队”的党员先锋队队员潘玉良,冷静地与区整治办联系沟通、确定临所方案,理清思路后便着手倒排工期。
工程从今年4月12日闪电开工。“潘工”和工友们一起吃住在现场,精心组织,优化方案,克服了场地移交晚、临水临电不到位、多雨季节砼浇筑难安排、各种配套方案未明确等重重困难,硬是在短短13天内完成场地平整4760m2,铺设车道及停车位混凝土地坪约1270m2,搭建办公用房、厨房等一层彩钢板房1285m2,并完成围墙砌筑、水电及设备安装等全部工作。
4月25日,当铜川路水产市场负责人吴建伟从“潘工”手中拿到办公室钥匙时,不禁竖起大拇指,“太不容易了!”
6月,经过前期摸排,区整治办发现市场整治工作量、整治难度极大,必须新增力量。随着整治工作队伍的不断扩容,原有临时用房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场办公需要。区整治办要求,从7月1日开始尽快完成原场区内新增临时用房建设。
“潘工”和他的伙伴们再次挑战起了“不可能的任务”——7月20日前,必须完成搭建任务。但难度在于,不能影响整治办正常办公,又要尽量避开各个重要会议,而且受场地不能承受重压的条件约束,众多建材都只能分批拆分驳运至施工场地。此外,新增临所建设正值40度左右的高温天气。
面对这一切不利因素的干扰,“潘工们”再次以智慧、经验和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出色地完成建设工作,赢得各方高度赞扬。
起早贪黑的“市场巡逻员”
青年突击队队员陈佳俊是入职两年不到的“新人”。在市场关闭那天,他说要和市场关闭倒计时牌合个影,让自己以后可以回想起亲历这场“战斗”的点点滴滴。
铜川路水产市场是一个有着20多年历史的专业市场,商户之众、合同数之多、门牌号之凌乱令人咋舌。在整治办“5+2”、“白+黑”连轴转摸清家底后,陈佳俊被安排到了12个工作组之一的铜川四组,配合组长钱炜开展商户告知和约谈工作。
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踏入市场的情形。时值盛夏,地上随处可见商户们随意丢弃的死鱼死蟹,市场里充斥着令人作呕的臭味。这一刻,他深刻体会到了市场关闭工作的艰难。
当时铜川四组分配到近200份合同,要求挨家挨户发放市场关闭告知单,然后进行约谈工作。于是,陈佳俊和“战友们”起早贪黑,穿梭于市场内各摊位,一家一家地发放告知单。
市场关闭后,转入持续固守模式。党员先锋队队长胡瑞灵将现场工作人员重新划分成两组,加强巡逻,
确保安全上万无一失。陈佳俊和“战友们”又开始起早贪黑,奔忙于市场各个角落“巡逻”——观察商户搬离动态,检查鱼缸废水排放进程,查看砌墙封门状况和市场安保措施落实情况,第一时间传回现场图片,及时填报巡视记录,方便领导实时研判市场关闭后的管理情况。
保障到位“扫平”后顾之忧
铜川路水产市场整治办正式启用以来,高峰期各路工作人员用餐峰值达到近400人,这对真如副中心的后勤保障能力是个严峻的考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市场关闭成功与否,后勤保障当属重要的影响因素。整治办工作组副组长孙剑耀人脉广、经验丰富、作风过硬,被选为现场“总管”,负责餐饮、保安、保洁等后勤工作。
在市场关闭攻坚战即将打响的前一天,“孙管家”和他的团队早早地就进入“备战”状态。为了保障奋战在前线的“战友们”,青年突击队队长陈李娜主动召集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女队员们组建“帮厨队伍”,协助“孙管家”做好餐饮等后勤保障工作。
攻坚战当天,随着倒计时牌一小时、一小时地不断刷新,后厨工作量也随之成倍增加。为了弥补厨房人手的不足,“孙管家”带领西站综管办同志洗菜、切菜、端盘子。“帮厨队伍”除了协助备好配菜,还轮班上岗,刷洗盘子,收拾餐桌,让辛勤工作的同志在饥肠辘辘的时候可以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盖浇面。
胜似专业的“业余”宣传组
铜川路水产市场闻名全国,要顺应全市“五违四必”综合治理形势予以关闭,自然吸引各方眼球。按照市场关闭总体计划,及时向公众传递主流的声音,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舆论杂音的干扰,化解综合整治关闭过程中的不稳定风险,还可以鼓舞团队士气,促进市场按期安全平稳关闭。
真如副中心委派书记助理、办公室主任尹廷光牵头组建宣传团队。根据市场关闭总体方案及区舆论引导组工作方案,宣传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总体计划、信息发布程序及宣传工作例会等工作措施,并决定推出“铜川印记”、“铜川周记”、“铜川捷报”等微信栏目,全程助力市场关闭。
5月8日,摄影摄像、新闻采编、微信编辑团队完成组建,第二天便在“铜川印记”栏目“发声”——区整治办正式入驻市场办公。
尹廷光和队员们此前都从未做过宣传工作。为了把日常宣传工作做得更专业,他们开始狠下苦功,花大力气补上“业余”短板。
要想写出好稿子,就必须熟悉关闭工作计划,踏准综合整治行动的节奏。为此,尹廷光常出现在整治办负责人吴建伟的办公室,了解每个阶段的重要安排。同时,他还常带领队员列席区市场关闭工作现场会、专题会和周例会,从中捕捉值得报道的信息线索。
为了快出稿、出好稿,宣传组的全体人员常常风里来雨里去,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记录下每一个细节和重要时刻。摄影师“老郝”就是这样一个“拼命三郎”。拍摄10月31日攻坚行动到凌晨1:30的他,稍作休息,又于清晨4点出现在铜川路,抢拍江苏商会组织旗下百余户商户集体搬场至嘉燕市场的精彩瞬间。
宣传组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当天的行动必须当天报、当天采写的稿子必须当天发。约谈签约期间,“经营户搬离协议第一单正式签约”、“阿拉今朝就搬”、“不是第一也是第二”、“水产‘老大哥’签约按期搬离”等稿件都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微信平台上,营造了商户你追我赶签订离场协议的良好氛围。在重要时间节点,熬夜写稿、审稿、发稿更是宣传组的工作常态。
除了发布微信跟踪报道市场关闭情况外,宣传组还利用宣传横幅、户外公益广告、专题图片展、公共广播系统、经营户搬离动态看板等形式加强宣传。到目前为止,共悬挂宣传标语418幅,布置宣传围板近4000平方米;发布“铜川印记”78条,“铜川周记”22条,铜川捷报1条;安装广播系统8套。为了鼓舞团队士气,还策划、组织了“聚焦铜川、闪亮真如——铜川路水产市场整治关闭进行时”专题图片展,受到一致好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