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申城先锋】社区居民的“主心骨” ——记石泉路街道信仪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幸年

2020年10月29日 10阅读 来源:新普陀报 2018/7/12

他多年如一日坚守初心,以雷厉风行的行动,让曾经如一盘散沙的党组织重新凝聚,让杂乱无章、各自为政的社区变得有序;以积极为居民排忧解难的担当,细致入微的关怀,让社区居民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暖与支持;以不藏私不摆谱的教导,让初入社区工作的青年干部迅速成长。他就是石泉路街道信仪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幸年。

“陈书记很好,很关心我们。”“我们遇到困难,陈书记总是积极帮助我们解决。”日前,记者走进信仪新村,听到的称赞声不绝于耳。一个把根深扎在社区,将居民放在心上的基层党总支书记,用自己的真情与担当成为了信仪小区不可或缺的“主心骨”。

不惧困难,“新官”上任挑重担

2015年下半年,石泉街道党工委将陈幸年派到了情况复杂的信仪小区担任党总支书记。

当时,信仪小区作为石泉街道最老的小区,贫困人员较多,而且包含不少精神病患者、吸毒者,小区内多次发生治安事件。小区的不安定,再加上居委班子成员的一再更迭,让居民们对小区党组织充满着不信任。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幸年接受了这一重任。如何让信仪小区的党组织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让社区稳定起来,使社区居民能够安心、安居,成为摆在陈幸年面前的难题。

甫一上任,复杂的环境就让陈幸年意识到工作开展起来不顺畅,颇受掣肘。他发现,信仪小区党组织班子人员涣散,居委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社区各项事务推行起来停滞不前。面对这一情况,陈幸年首先想到的是要把松散的党组织重新凝聚起来,“只有恢复党组织活力,才能稳定小区人心,让大家劲往一处使。”为此,他深入社区,挨家挨户倾听居民意见,和部分党员谈心,在梳理出党组织和社区存在的问题后,陈幸年开始大刀阔斧为党组织“换血”,注入新的力量。

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得到了加强,社区各项事务工作也随之顺畅起来,整个小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原来到居委会,感觉就是一个乱糟糟的车马店,现在再来,感觉里面干净了,人员来往有序了,心情也舒畅起来。”居民路老伯说。

而在社区管理上,陈幸年自有一套做事的方式方法。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说法”,为此他将社区事务做到分工明确,落实到人,确保中心工作、党建工作、基础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并且重要事情、重点环节做到书记亲自过问与验收。“是党员的,要做好表率,主动作为;不是党员的,要积极向上,尽心为居民服务。作为党总支书记,我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让居委干部们放下心中的思想包袱,全力做好社区事务。”陈幸年告诉记者。

心系居民,把居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小区工作做得好不好,得是居民说了算。现在的信仪小区,居民对社区比较信任也比较依赖,什么事情都来找社区,有的是为了养老问题,有的是为了邻里纠纷,还有的是为了家庭矛盾问题来访。陈幸年总是耐心认真地倾听,并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直到居民满意。

记者了解到,小区有一户居民,原本是一名保安,后来因生病失去了收入来源,便将自己的房子违章搭建并出租,以此作为唯一的生活来源。恰逢“无违”创建时期,违建要被拆除。该居民态度非常抵触,拒绝配合,多次和上门做工作的人员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陈幸年通过上门和居民多次谈心,了解到他的实际困难后,与居委班子成员以及街道职能部门进行了沟通与商讨,在政策范围内为该居民争取到了各类帮困补助,最终打动了居民,成功将违建拆除。

“居民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务事。”陈幸年常常告诉居委干部,对于来居委会办事的居民,无论他是高高兴兴的,还是愁眉不展的,甚至是百般刁难,作为一名为居民服务的居委干部,要尊重他们,决不能推诿或者厌烦。3年多来,调解纠纷,维修公共绿地,安装电子防控系统、修补社区道路……一件件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在他的手中解决。

除了是信仪小区的党总支书记,陈幸年还身兼区人大代表、小区联合工会主席等身份。他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整合社区资源,组织开展了基层工会各类活动,帮助困难职工维护权益。在他的努力下,信仪小区联合工会至今未发生过群体性劳动纠纷。

正是陈幸年将社区的“家务事”、居民的烦心事儿、麻烦事儿、困难事儿全部记在心上,才因此成为了社区居民心中当之无愧的“当家人”。

传帮带教,他是最好的老师

在陈幸年的老搭档社区民警姚刚的眼中,不论是面对小区里流传的各类谣言,做到及时解答疑惑止谣遏谣,还是在拆违中面对74户人家抱团抗拒拆违,陈幸年从不退缩,而是联动社区民警、业委会、物业公司和驻区单位等各方力量,做好小区的维稳工作。“老陈善于做思想工作,群众的基础好,我们俩工作中‘软硬’配合得很好。”

在信仪社区的年轻干部小刘眼中,“陈书记工作经验丰富,他总是告诉我们,遇到难题时不要畏惧,也不要气馁,要从根本上去解决。”小刘作为新入社区的年轻干部,对社区的事务还在摸索阶段,“不论是走访困难家庭,还是巡查小区绿化、安全等,陈书记都会带着我一起走走看看,给我讲工作中注意的要点,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并给出自己的意见。”这种言传身教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让小刘迅速对社区有了深刻认识,也日渐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陈幸年说,作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不仅要总览全局,把握好社区发展方向,更要在管理中知人善用,给年轻干部一个成长的机会与空间。“陈书记就是我们小区的主心骨,工作中他虽然要求严格,但是遇到问题了,他总能给我们提供经验和帮助。”信仪居委会主任吴怀华深有感触地说。

“做好社区工作,关键在人。我要做的就是培养更多的年轻社区工作者,让他们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社区发展中不断成长。”作为工作30多年的老法师,陈幸年正将自己在工作中积累来的好经验好做法毫不藏私地传递给社区的年轻干部,挖掘培养后备干部。在他的传帮带下,信仪社区的年轻干部,迅速成长为社区的骨干力量,也为街道发掘和培养了数名居民区书记、副书记,陆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乐雯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出色的工作表现,社区居民的好口碑,也为陈幸年赢得了许多荣誉。他先后荣获了市“五一劳动奖章”、区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信仪居民区也先后打造出了一批特色亮点。其中,“信仪模式”实有人口管理工作成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典型,已在全市进行了复制推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