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当时钟指向24时整时,铜川路水产市场的9个应急通道的大门被关闭,8个主通道出入口采取严格管控措施,除搬场车辆外,无关车辆及人员被禁止入内。
这个有着20多年历史的上海中心城区最大水产市场,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铜川路市场如期关闭,对于普陀区提升域整体环境,可谓举足轻重,也标志着半年来上上下下的攻坚克难,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
记者了解到,水产市场关闭后,9成商户将分流至位于宝山的江杨水产市场和江阳水产市场。而铜川路地块将纳入真如的整体规划,今后,市场部分区域将成为绿化,还有地铁14号线穿越而过。
不舍与期盼
沿着铜川路主干道,曾经两边都是海鲜摊档,前面是店面,后面是仓库,这不到一公里的海鲜一条街就是上海人所熟知的铜川路水产市场。全国各地乃至来自全世界的海鲜都在这里中转,这里白天做零售和餐饮,晚上做批发和进货。经营范围包括活鲜、冰鲜、水发、干货、酒店用品、调味调料等。该市场占地约206亩,建筑面积163800平方米,包括铜川水产市场、百川综合市场和利民冻品市场三部分。
自1996年开办以来,铜川路水产市场24小时不间断运作了20年。因为价格便宜选择范围又广,不少人会舍近求远来此买水产,去铜川路饕餮一顿现买现烧的新鲜海鲜大餐,更是不少“吃货”的乐趣。铜川路水产市场承载起了一代人的回忆。
对于在这里经营十数年的商贩们而言,不舍情绪尤甚。“就像姑娘嫁出去一样,舍不得离开这里。”10月30日下午5点多,小杨和家人在店铺里吃着在市场的最后一顿晚饭。小杨告诉记者,自己2001年来到上海,起初帮人打工。2004年伊始,在铜川路水产市场租了个店铺,做起了卖河虾的生意,这一卖就是12年。“铜川路水产市场见证了我结婚、生女等诸多人生中重要的时刻。”
一方面,是超大的水产交易量让水产商和食客皆大欢喜。然而,另一方面,进进出出的运货车使周边交通拥堵,加之万吨水产集聚交易带来污水横流和刺鼻腥臭,严重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成为普陀区城市顽症综合整治重点区域。
在铜川路一带的居民印象里,铜川路水产市场沿路永远是湿漉漉的,“噪音循环、污水满地、臭气熏天……这日子是没法过了!”住在附近的居民老赵回忆从前神情严肃,“家里几乎开不了窗,就盼着哪天市场可以关闭。”
十年与半年
在一片投诉声中,2007年前后传出了铜川路水产市场要搬迁的风声。此后10年,调整、搬迁、关闭的消息始终不绝于耳。
然而,一边是传言不断,一边是继续发展。到2015年,铜川路水产市场的年交易量甚至达到了20万吨,占全市水产批发市场交易量的20%。
小钟从小在这里长大,后来在真如实业公司工作。守着铜川市场20年,看着它从无到有,虽有留恋但他坦言,“上海在转型发展,普陀区位于中心城区,铜川路人流密集,市场的配置与周边的城市建设不匹配。”
正如小钟所言,低端市场的调整关闭,是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必然。事实上,普陀区针对铜川路水产市场的相关调整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在今年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表示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普陀将加快推进以桃浦为引领的“一轴两翼”新格局,并计划于年内完成铜川路水产市场等整治、调整关闭工作。除此之外,已开工建设的地铁14号线将穿越铜川路水产市场也成为关闭的原因之一,“市场如果不关闭,将直接影响上海市政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展。”
曹安路蔬菜批发市场、曹杨路果品批发市场、三官堂禽蛋批发市场的相继关闭,更是释放了一个信号——属于同一区块的铜川路水产市场的关闭“志在必得”。
4月11日,饱受争议的铜川路水产市场,终于等来了半年后要关门落闩的确实消息。
“10月31日全面关闭”、“拆”等标语在市场上陆续悬挂、招贴。一张张关闭告知书,派发到每个商户。整治办在市场的主要通道和入口处开始挂出公告启事。
“这次是真的了。”商户们纷纷感受到,关闭真的势在必行了。
据铜川路水产市场整治办负责人吴建伟介绍,市场关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关闭固川路101号地块。”吴建伟说,该地块是原先的禽蛋市场关闭后,附近百川市场扩展而成,1.3万平方米地块上共有72户商户,经营着水产、冻品、南北干货等生意。“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这个小市场成为关闭工程的第一步。”6月30日晚24时,72家商户正式停止经营。
兰溪路铜川路路口的8家违法搭建商户是第二个关闭目标。“3家纯违建,5家跨门违建,他们所占用的是公共用地,自然应还地于民。”7月24日,铲车开进了这个路口,1000平方米地块于两天内完成清除。
7月25日,关闭进入最后一个阶段。10月31日当天9时开始,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全员到岗引导商户有序搬离。10月31日晚24时,铜川路水产市场和百川综合市场宣告全面关闭并停止营业。
关闭与分流
市场关闭后,商户们将何去何从,是这半年间大家询问最多的一个问题。于是,在铜川路水产市场里,召开了一次次的通气会、约谈会。“我们是依法依规关闭,社会化市场化分流。”吴建伟在会上的这句话,让大家记忆犹新,也表明了市场关闭的立场和原则。
一方面,市场关闭工作聘请了法律顾问,确保全程依法依规。区政法委办牵头完成了市场关闭风险评估报告,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提前3个月,在市场主要出入口及显著位置张贴市场关闭公告,规避市场关闭法律风险。
另一方面,区商务委与市商务委、市水产协会联系,引导商户分流,经过排摸,全市其他水产市场有能力疏导铜川路的商户,也不会影响市民购买海鲜的需求。市水产协会还牵头召开了“上海市重点水产市场赴铜川路水产市场招商对接会”,江杨板块、东方国际、凌海国际、横沙渔港在内的沪上知名水产市场现场接受商户咨询。“这些市场总共有摊位3400多个,完全能满足铜川路水产市场所有商户的疏散,估计还会有空余摊位1000多户。”据统计,当天接受现场登记的商户有1651户次。活动后,部分市场继续对接47户,使得登记总数达1698户次。
从8月1日开始,整治办把整个市场划分为15块责任区,成立15个约谈小组,每组5人走进市场,与商户进行面对面的商谈。针对每个经营户制定了“一户一表”,掌握经营户分流动向,引导经营户及时分流,减轻市场关闭压力,使关闭工作依法、平稳、有序。
为了引导商户积极搬离,市场方还确定了“3+X”的奖励机制;对于提前搬离的商户,返还从搬离日往前推的三个月的租金;所谓的“X”,就是以10月31日为截止日期,提前多少天就额外奖励多少天的租金。
记者了解到,在前期举办招商对接会、设立长期现场招商对接点的基础上,铜川路水产市场的90%商户都已和宝山的江杨水产市场和江阳水产市场签约,141户选择了上海嘉燕市场,还有100多户选择到浦东的凌海国际水产品贸易中心。
对于未来,商户们还是充满信心:“积累了20年的水产经营经验,到其他市场也一样有用武之地。”“在这里也不可能开一辈子店,换个地方也许有更好的出路。”“聚人气需要时间,但是新地方也会带来新客源,很快会带来新生机。”……
汗水与欢笑
作为华东六省一市里最大的海鲜综合市场,铜川路水产市场总摊位2400多个,冷库近300间,停车场7个,注册经营户1350户。整个市场涉及到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周边的饭店和送货物流人员)将近2.5万人的生计。
千头万绪的市场情况,需要排摸;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需要兼顾……这半年来,位于固川路上的铜川路水产市场关闭工作指挥部几乎夜夜灯火通明。脚不沾地、喉咙嘶哑是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常态。
所以,当10月31日晚关闭指令话音刚落的那一刹那,回想起这187个奋战的日日夜夜,不少工作人员难抑激动之情,红了眼眶。
刚结婚一个多月的徐寅峰是百川综合市场第五组组长,他告诉记者,自己小组负责的区域有18家商户,原本都是斩钉截铁说着“不会搬”的“钉子户”。“他们在2005年每家出资5万余元自行建设摊位,单户建筑面积约30平米,在市场面临关闭之际提出补偿要求,集体拒绝签约。”但因为没有自建摊位的书面凭证,而且在市场交接及法院取证期间,无人提出赔偿要求,市场方对此诉求不予认可。
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
一次次的集体约谈、调查走访,让徐寅峰找到了“突破口”——18家商户其实并非铁板一块,大多数人因签约期限临近已开始动摇,只是碍于“带头大哥”不敢妄动。徐寅峰便带领组员深夜逐户上门做思想工作,敲开心门。
这是最为关键和紧张的“心理拉锯战”期间,但恰好“撞”上了徐寅峰大婚在即。无暇顾及婚礼的他,只能当起“甩手掌柜”,全部交由未婚妻负责,自己则一头“扎”进了市场。
“各个击破”的方式果然奏效。很快,便拿下了签约意向最强的4家商户,并陆续说服了其他人。最后,已成孤家寡人的“带头大哥”见大势已去,也主动到整治办签订搬离协议。
此时,多日高强度工作的徐寅峰病倒了。突发带状疱疹、淋巴肿胀的他,被送医治疗。可谁也没想到,打完点滴的他又出现在了市场里。
和徐寅峰一样,顾大家忘小家的还有百川综合市场第六组组长周煜锋。因为负责的是市场内水产大户最为集中的区域,周煜锋的工作量之大不言而喻。部分对政策颇有微词的中小商户选择躲到新市场、音讯全无的做法,更是让他寝食难安。考虑到几次去老店铺走访都是“铁将军把门”,电话联系也是无人接听状态,周煜锋决定前往江杨、凌海等市场,打听这些商户的新去处。“三顾茅庐”的诚意和决心,感动了原本铁了心要“对抗到底”的商户,他们纷纷松了口,表示可以听听他的政策解释。了解到搬离奖励政策确实公开透明、一视同仁,商户们表示同意签约,并配合搬离。
“泰然水产行”、“恒珑冻品行“、“新海隆水产行”……采访时,周煜锋对商户情况、关闭数据、节点日期熟捻于心,倒背如流。但就是这样一个拥有惊人记忆力的男人,却忘记了自己宝贝女儿的10岁生日。“回到家,看到桌上蛋糕才想起来,那时女儿都睡着了。”说这话时,周煜锋难掩愧疚。
“这都是为了工作。真的不容易,很敬佩您!”面对记者的夸赞,周煜锋却说在金组长面前,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金组长”是区整治办大组长金雷,一位54岁的老民警。据他介绍,自己主要负责协调12个责任区的青年组长开展工作。但其实,从会议通知到任务布置、从哨卡定位到巡视查勤,都在他“管辖”范围内。
俨然“大管家”的金雷,工作上说一不二、雷厉风行。但铁汉柔情的他,也是大家公认的“暖男”——
“你们这个年纪,孩子都还小,我家那个‘出道’了,没事,我留下。”“你爱人又值班了吧,快回去给儿子烧饭,加班有我在。”“你母亲不是刚做完手术吗,快回去吧,不早了。”“痛风是不是犯了,岗位上给你多安排一位民警,要注意休息。”……
正是因为有了“徐寅峰”、“周煜锋”、“金雷”们的不畏难、不怕苦,斗智斗勇、竭尽心力,这场平衡多方利益的“攻坚战”才拥有了最强劲的推动力,并最终得以圆满完成。
面对新情况,面对新问题,面对新要求,这支队伍在区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步调一致,统一行动,主动补位,相互配合,形成了合力,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谢幕与启程
铜川路市场关闭,释放了城市发展空间,也必将推动全区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周边消防、治安、交通、卫生等方面的环境大为改善,老百姓能够切切实实地享受到普陀转型发展带来的成果,这也是对“人民城市为人民”精神的最切实的诠释。
如今,“硝烟”散去,铜川路水产市场地块的未来如何规划成为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事情。
真如副中心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描绘了该地块的未来愿景:“未来将建设一条绿色走廊,还居民一个绿色生态家园,并将打造慢行交通系统,同时结合地铁14号线建设最有特色的地铁空间”。
“该地块将纳入真如地区整体规划,以此推动真如地区乃至整个普陀的转型发展。”据该负责人介绍,未来,真如地区将建设成为上海高端商务活动中心,通过强化低碳发展及绿色建设理念,摆脱粗放式、拼资源的发展路径,发展与中心城区相适应的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推动真如地区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同时,通过统筹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资源开发,全力打造上海休闲型文化体验中心。按照“体绿、文绿、蓝绿”多模式结合的规划理念,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对桃浦河、真如港的综合整治,着力把真如港打造成为亲水休闲、水上娱乐、景观欣赏、旅游体验、亲近自然的地标性开放区域。进一步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通过串联市体育宫、真如市民公园、真如古寺等重要文化休闲节点,激发真如地区的生态活力。特别是与真如古寺的二心合一,将使该地块成为最具文化核心和最有魅力的地块。“此项规划已进入总体规划研究阶段。”
普陀区在城市转型的进程中,一步步扎实前行,“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近在眼前。
期待谢幕后的铜川路水产市场地块,再次启程,荣耀回归。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