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年拿扫把,她做精了这份苦差事——记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普环实业一分公司陈扣娣班班长成慧

2020年10月27日 10阅读 来源:新普陀报 2017/5/19

代表心声

市委的报告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令人深受鼓舞。作为基层环卫工作者,感到环卫工作要结合实际勇于创新,不断提升环卫作业科技化、精细化水平,提高保洁质量,让城市更干净。建议:在基层环卫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要通过弘扬劳模精神,加强对职工的管理和关心等途径,进一步增强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成慧)

1.jpg

大眼睛、白皮肤、笑声爽朗清脆,很难想象,今年42岁的成慧,在这个城市最苦最累的环卫岗位上工作了整整12年,目前担任上海普环实业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陈扣娣班班长。

可别小瞧她和她的班组,她的师傅是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华东地区环卫先进人物、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三八”红旗手陈扣娣,班组更是连续九届获得上海市劳模集体称号,副班长顾邦兰则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岁月流转、情怀不变,劳模精神引领着她不断坚定奉献社会、美化市容环境的信念与追求。

清扫风格干脆清爽

落叶季、雨水多,一场春雨过后,地面便落满一层树叶。根据班组的操作要求,环卫工人必须在清晨7点前完成第一遍清扫,让人们踏着干净的路面迎接崭新的一天。每逢这个时候,成慧总是和一线工人们一起外出,帮着“抢头遍”。

作为班长,一线清扫并不是成慧最主要的工作。但她却觉得,苦活累活都要自己带头做,只有埋头苦干、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班组里的60位成员才愿意听自己的话。2016年年末环境卫生质量综合测评阶段,为了保证班组辖区内路面的清扫质量,她每天清晨4时至17时全部在路面来回巡查,顾不上吃饭休息。一连几天,手脚都磨出了血泡。在她的带领下,大家团结一心,埋头苦干,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从而保证了道路保洁顺利通过验收。

如今,全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城区)工作和国家卫生区复审迎检工作。成慧和班组成员又一次冲在最前线,为提升普陀城区环境卫生质量而努力。

创新方式改良工具

成慧所在的班组负责宜川、甘泉两个街道范围内的18万平方米道路、6座公厕和3处沿路垃圾分拣站点。辖区的特点是人流量大,商业网点多,公交站点多,持续产生垃圾的时间段很长。针对这样的特点,成慧班组探索出了许多值得骄傲的创新工作法。

他们逐步总结创新推出“八大保洁作业法”,即:头遍精细化作业法、快速“飞行”保洁法、上门收集作业法、车站式保洁法、夜间收集工作法、“全天候”保洁法、机械组合作业法、质量监控管理法。其中“上门收集作业法”是针对沿街商铺随意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而制定的。为了把“上门收集作业法”做好,她与成员们本着“不怕跑断腿、不怕磨破嘴、不怕吃闭门羹”的决心,三番五次主动上门听取意见,一次次和业主敲定上门收集时间,尽最大努力得到商家支持,渐渐减少了沿街商铺门前垃圾成堆的状况。

她还与师傅陈扣娣一同,带领班组成员改良环卫工具,以此提升作业效率。针对一线职工平时清扫道路时,塑料袋、纸张容易飞扬的问题,改良了抑制垃圾飞扬的渔网式垃圾兜;为了把地面冲洗得更加干净,他们针对传统人力三轮冲洗车操作吃力又效率低下等弊端,改造出了三轮电瓶冲洗车。此外,针对压缩站的压缩机生产厂家不统一、型号不统一、电脑中控程序版本不统一,维修起来不方便等情况,她还带领大家着手对8种机型作了相应归类并进行改造,最终将所有非标准件更替成了标准件。这样一算,维修费用降低到了原先的50%。

主动服务赢得理解

在班组成员们的心目中,成慧不但是班长,也是他们的“家长”。班组成员来自各省市、说着不同的方言,年龄差距也比较大,互相之间往往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然而成慧都能听懂他们的方言,每当有人闹情绪、抱怨时她总是耐心开导、和对方谈心,有时工人加班多了、得不到家里人的理解,成慧甚至登门当和事佬,把工人家属也拉到自己同一条战线上。有什么秘诀?成慧又爽朗地笑了,她说,听懂别人的方言,让别人信自己服自己,唯有“用心”两个字。

成慧感受到,这些年来,公众对他们这个行业越来越理解和支持。以前,扫马路难在“一人保洁、万人糟蹋”,如今的氛围变成了“一人保洁、众人配合”,她定期带着班组到社区里参加家园整治行动,帮助社区提升环境质量,常常到班组附近敬老院帮老人清理房间,打扫园区环境;还组织骨干到学校给孩子们开设讲座,传递劳模精神,每一次社会服务,都为他们赢得一批支持者。有时,成慧一边清扫一边有人在旁边扔垃圾,没等她开口劝阻,身边就会有热心市民主动声援,这对她来说,比获得任何荣誉都令人欣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