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以及普陀区“同心家园”建设背景下,真如镇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社区自治共治为阵地、以项目运作为抓手,努力打造区域多元力量,齐心共创党建工作新格局。
如何将社区党员组织起来、发动起来,成为街道重要课题。在探索过程中,真西新村第一居民区党总支积极搭建“一心两翼”平台,以居民区党总支为核心平台,以商户自治和楼组自治为辅助平台,建立起完整、动态、开放、可持续的凝聚居民区党员力量的机制,组织党员参加社区建设和社区活动,让社区党员找到“家”,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家,不断激活社区新动力。
以居民区党总支为核“心”,凝心聚力促发展
“真西一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19个党小组,453名党员,到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423名,这都是社区中可贵的人才资源。”虽然社区党员人数不算少,但真西一党总支书记徐玉玲告诉记者,由于老党员居多,年轻党员少,而且在职党员作用多在本单位、本部门,回到社区往往处于“休眠”状态,社区党员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增强在职党员与群众联系,强化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是关键。“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指挥棒’作用,才能更好地将居民区党员、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社区民警等力量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参与社区自治共治。”因此,徐玉玲带领着真西一党总支牢牢抓住基层党建工作“核心是人”的关键,始终把“服务大局、服务党员、服务基层”的各项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2016年初,真西一党总支在全区率先成立居民区层面区域化党建联席工作会议,并推行兼职委员制度,选举产生党组织兼职区域化党建委员,吸引共建联建单位发挥资源优势,参与社区治理。
除了线下平台,真西一党支部还注重利用网络联系党员队伍,线上线下、内应外和,开拓党员居民沟通新模式。2016年,真西一已经建立好自己的微信公众服务号,公开信息动态,使居民区党建信息透明化、公开化,既能密切联系居民,又能让居民区在职党员在第一时间、第一视角深入了解社区动向,该微信公众号还加入街道党工委“真如益”微信矩阵当中,发挥联动实效作用。
在真西一社区,活跃着一支活跃的楼组长队伍,以优秀退休老党员干部为主,线上建立微信群积极交流,线下时常互相串门、主动沟通,“线上线下”形成良性互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交流楼组管理经验,彼此“取经”,以点带面,逐渐成为党总支将服务、理念深入每个楼组的重要支撑力量。此外,党总支还深挖积极党员,组成核心党员志愿者队伍,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核心党员组长们充分利用夜晚与周末时间,主动与楼组居民沟通交流。楼组队伍中的其他志愿者颇受鼓舞,纷纷向党员模范学习,慢慢形成一支“懂方法、讲态度”的党员志愿团队。
以楼组自治为辅“翼”,志愿服务促和谐
创新社会治理,有了居民区党总支为核心动力远远不够,还需双翼才能“起飞”,楼组自治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真西一小区里有处“过街楼”,不仅停满“僵尸车”,乱堆放的杂物和空调外机的滴水也造成了环境的脏乱。有不少居民提议利用此处改建一个供居民休闲的场所,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废地利用”。志愿者们挨家挨户征求意见,在街道、小区物业、共建单位的帮助下移空调外机、搬垃圾杂物、改设计图纸。在街道大力支持下,古色古香的“邻里议事厅”建成了,居民们在此下棋、聊天,好不热闹。居民张老伯每天都要和好友在此相聚,共同聊聊社区里的新鲜事。“有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感觉心情也舒畅了!”
长期以来,真西一居的志愿者队伍就是维护小区平安、和谐、稳定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良好的志愿土壤基础上,真西一党总支开始以18号楼组自治为试点,深化社区群众自治建设。楼组会组建“一长五大员”队伍,即楼组长、宣传员、安全员、调解员、社保员和卫生员,队伍中党员为龙头,发挥核心作用,献计献策、主动担当,同时,发动群众力量,加深联系、互相配合。经过3年的试点实践,居民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增进了,爱护家园的自觉性提高了。“这就像在居民区与居民之间架起的一座座桥梁,拉近彼此距离的同时,以点带面延伸服务群众的触角,让党员服务范围更广、更深。”
目前,“楼组自治”建设工作已从试点示范阶段走向全面普及阶段,形成了我爱我家“楼组自治”效应。
以商户自治为辅“翼”,社区治理增合力
“以前这条路,车子停得人都不好走,路坑坑洼洼,里面都是积水,你没有办法走路的。”但如今的大渡河路1550弄一改过去的“邋遢样”,化身“真如益同心街”。道路通畅了,路面干净了,乱设摊没有了,跨门营业也少了,出门便是整洁有序的菜场和风景宜人的花园,居民连声称赞。
为了有效提升区域自治共治能力,真西一党总支牵头成立了大渡河路1550弄特色商业街弄管会,徐玉玲成为了第一任“会长”。由于小商户较多较杂,居民区党总支特意组织召集了社区党员志愿者加入排查小组,仔细排摸周边商户信息。同时,组建成立经营户自治管理小组,详细记录违建情况,摸清家底并制定一户一方案,从党员和居民小组长的家庭着手,先易后难,逐步推开“五违四必”整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充分动员了社区在职党员的力量,使他们加深对社区治理难点、热点问题的了解度、参与度。为方便他们的时间,基本安排在夜晚和周末时间进行督查。”以“硬性约束+柔性自治”实现经营户管理、服务双兼顾。
这一加强商户自治的创新做法,在街道范围起到示范效应。比如,真如西村党总支与自治管理小组成员签订了《“美丽西村”自治管理公约》,涵盖了临街商铺的环境卫生、治安防范、设施管护、公共秩序等。目前,真如镇街道党工委正在36个居民区发动居民制定小区“村规民约”,使其成为社区自治共治的新路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