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申城先锋】13年坚守,“扫”出别样精彩 ——记普环公司一分公司陈扣娣劳模班班长成慧

2020年10月29日 10阅读 来源:新普陀报 2018/5/10

穿着橘黄色衣服,戴着帽子,围着围巾,左手提着簸箕,右手拿着扫帚,一年356天,无论风吹雨淋,严寒酷暑,杂乱恶臭,他们都会用手中的清洁工具为城市“梳妆打扮”,辛苦打扫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我们对一线环卫工人最深刻的印象。虽然他们被称为“城市美容师”,但工作中的艰辛却也让很多人避之不及。在人们看来,环卫工就是一个苦差事,要想干得好、干得长,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对普环公司一分公司陈扣娣劳模班班长成慧来说,工作不在于辛苦,而在于能否从中体会到劳动光荣的价值感,体会到用双手给人们带来洁净环境的快乐。也因此,这份“苦”差事,她一做就是13年。

有一种不服输的韧劲儿

从一开始在机关大院做楼宇保洁,到担任普环三分公司真光班中班副班长,再到真如班副班长,最后进入陈扣娣劳模班担任班长,一路走来,和成慧共事过的人都有这样一个评价,“踏实肯干,有韧劲。”正是这种从骨子里散发出的不服输的坚韧精神,让成慧在环卫工作中不断成长,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2005年1月,成慧进入普环三分公司工作。作为一个白白净净的上海小囡,成慧在进入环卫行业时,很多公司里的前辈都觉得她吃不了环卫这份苦,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放弃。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很快,成慧就用踏实肯干、不怕脏累的工作态度让大家大大地改观。在每次的考核检查中,经她手的保洁质量总是比别人要高。

这种执着的干劲一直伴随着成慧,也正是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让她对担负的各项任务都能不打折扣地完成,力求完美。2009年,成慧调任陈扣娣劳模班,这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和诸多荣誉的班组,看到墙上挂满的奖牌、奖旗时,成慧感到十分激动,“我没踏入这个行业前,总认为环卫是一个简单操作的职业,只要认真工作,做到不犯错误就行了。真正进入了,我对身上的责任有了更深的体会,然而,进入劳模班组,让我又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颠覆了我对环卫的认知,这是对工作怎样的一种坚持与付出啊!我感到我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为了更快地融入劳模班组的工作,成慧开始自我加压。她努力学习班组管理知识,还深入学习了劳动法、交通法、行业标准等规章制度,并获得了大专学历和清道保洁中级职称。在工作中,成慧主动向师傅陈扣娣提出到马路上、厕所间去锻炼,了解负责的各条道路、各个公厕以及夜间保洁的具体情况。不仅如此,成慧更是亲力亲为,身先士卒,将“韧劲”进行到底。有一名班员是老资格的公厕管理员,平时仗着自己在环卫资格老,脾气很差。成慧在考核检查中指出他保洁有不达标的地方,因瞧着成慧是刚来的,这名班员完全不予理会,甚至当场撕掉了成慧手中的考核单。成慧当时没有和他争论什么,只是守在公厕上,自己动手把保洁不到位的地方一一擦洗,从早上忙到晚上。看到成慧的做法,他认可地说,“这么多年没见过你这么倔的班长,我服气,放心吧,以后我这里肯定达标。”

2015年4月,成慧带领班组成员上街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要与沿路商家签订承诺书。但是,不仅许多商家不理解,班员们也向陈扣娣抱怨说成班长在带他们做无用功。但是,成慧始终坚持,一天不行两天,两天不行三天,以不怕跑断腿、不怕磨破嘴的决心,最终得到了沿路商家的全部支持。当拿到全部的签订书,成慧高兴地对师傅陈扣娣说,“师傅,我们终于做到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再苦再累也要坚持,这种韧劲让成慧得到了劳模班组所有成员的完全认可,也让她带领的劳模班组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劳模班的道路更是成为全区最早创建成功的“免检道路。”可以说,十年的劳模班组,磨砺了成慧的坚韧与坚守,也成就了细致入微追求完美的“成慧模式”。

让班组成员拧成一股绳儿

陈扣娣劳模班目前主要负责宜川街道辖区内13条道路,5座公共厕所、1座沿路垃圾房的保洁与管理。自1991年班组首次创建上海市劳模集体以来,已经连续九届被评选为上海市劳模集体,成为了上海乃至全国环卫行业的一张“名片”。

说实话,作为劳模班的“掌舵人”,如何守得住荣誉,让班组有更加长远发展,成慧有着不小的压力,不仅仅是把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做到极致,“掉血掉汗不掉分”,而且还有要将劳模精神传递下去的重要责任。

劳模班现有57名人员,40岁以上的占大多数,其中只有10人是上海籍,其他成员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人员的复杂,也意味着作为“大家长”的成慧,在日常管理中更要做好协调工作,当好“掌舵人”。面对班组成员“你一个年轻人,有什么本事”的质疑,成慧沉下心来,慢慢学习摸索。“我在一线做过,但没他们那么精通。他们对我抱怨,我就要对自己下苦心,勤能补拙,要多看、多听、多学、多做。师傅怎么做的,先进怎么做的,我都要学,他们会的,我肯定也能学会,别人不会的我更要学会。同时,要多听听大家的呼声。”成慧告诉记者。

逐渐地,在如何凝聚班组力量上,成慧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她注重把握班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在重大任务班组成员有畏难情绪时,她便和班组成员积极谈心,进行针对性的正面疏导,确保劳模班组“不怕苦不怕累”的先进性。不仅如此,成慧每月召开两次班组例会,介绍班组近期工作安排,以及工作中发生的各类问题和班员在作业中存在的不足,让班员表达意见,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记者了解到,在2017年创城巩卫期间,成慧每天清晨4点到晚上21点,都会带着抹布、竹签在路面来回巡查,看到保洁不到位的地方,随时帮班员补位;看到路边的废物箱没擦干净,会一个一个耐心地擦洗;看到沟眼堵塞,会用竹签一个一个认真疏通;看到公厕小便池有痰迹,会用毛刷一个一个仔细刷洗。“我就是要让班组员感受到班长同他们一样,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这样班组全体成员才能拧成一股绳。”

在生活中,她坚持“三看五必访”,即上班看脸色、工作看劲头、吃饭看胃口,以及职工生病必访,职工生活困难必访,职工家属病故必访,职工家庭纠纷必访,职工战双高前必访,真正让班组成员感受到温暖。而且,爱笑的成慧,一直把爽朗的笑容挂在脸上。“她自己总是很阳光,身上有一种很强的凝聚力,带动着班组始终洋溢着快乐的氛围。”普环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正是成慧自身榜样的作用,和对班员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打造出了相当团结稳定的工作团队。不论是家里出现生活困难,还是业务上需要提升,班组成员首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班长成慧帮忙,大家都把成慧当作了可以谈心可以诉苦可以分享快乐的“家长”,“我们不会跳槽,跟着这样的班长,辛苦也值得,心里踏实。”

做好“传帮带”,同样是成慧作为班长义不容辞的责任。环卫行业经常面临着人员新老交替的情况,新进工作人员没有经过劳模班组的熏陶,对环卫、班组的认识都停留在一张白纸的层面,为了让他们尽快了解班组工作,成慧手把手传授技能,不管是管理心得还是处世之道,她都倾囊相授,增强他们对环卫行业的认识与认同。据了解,劳模班目前在普环公司内部已经成为班组长培训基地,很多从这个班里出来的班员,都在别的班组挑起了大梁,成为班长和负责人,甚至交流到别的分公司担任一线管理者。

开动脑筋把小事做精做细

也许有的人认为,环卫工作缺少技术含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环卫工作不再单单停留在“扫扫马路”的层面,各种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不断渗透,也在大大改变着环卫作业的模式。

成慧和她的班组也在这种变化中逐渐调整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劳动者一线的智慧进行着小改小革,带来工作上的创新与便捷。如根据保洁区域人流量大、商业网点多,公交站点多,持续产生垃圾时间段长的特点,归纳总结出“八大保洁作业法”,实现精细化保洁;改良环卫工具,先后制作出渔网式垃圾兜、小便斗清洁刷;成功改造出三轮电瓶冲洗车。别看这些创新不起眼,有的甚至还很小,但是通过普环公司的推广,却给整个区域的环卫工作带来了不少变化,也有效改善了城区的环境。为此,2015年,陈扣娣劳模班成功创建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已成为上海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对市容环卫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城区精细化管理的标准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成慧和她的班组一刻都不敢松懈,也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她们将测评标准纳入到工作考核,着重加强中小道路作业管理,通过前期的精细化排摸,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环境、商铺数量、时间节点等情况,科学安排班次频率和保洁方式,全力确保所辖区域环境时刻保持清洁。为了争分多秒抓紧作业,她们把吃饭时间压缩到了极致,保洁街头、冲洗车边、垃圾箱房,“我告诉我的班员,不要害怕做不完,或者工作强度大,我们是一个集体,作为班长我会和他们一起,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小事做精,把凡事做细。”

再简单的小事也要做出亮点。作为劳模班的班长,成慧带领班组成员也担负起了应有的社会责任。倡导垃圾分类、做好参观接待、共建授课等,不断扩大劳模班先进性的辐射面。劳模班组坚持慰问孤老已达23年,与47家单位共建,真正达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在做环卫工之前,成慧从事的是中式点心师工作。从一个精雕细琢的点心师转变成清洁城市环境的环卫工,成长为环卫业务样样精通、同行同事心服口服的劳模班长,成慧用智慧和汗水磨砺出了不一样的环卫人生。说起越发喜爱的这份环卫工作,成慧很有成就感,“在我看来,做点心师和做环卫工人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在用自己的双手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同样要在劳动中追求精益求精和完美。只要是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劳动,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